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
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志愿者站在防疫沖鋒第一線,為廣大人民群眾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1】
沖鋒在前,共克時艱
“疫情無情人有情”,大年初二,當其他人還在歡度春節時,在__分公司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已經在為購買防疫物資開始忙碌著,他就是辦公室(工會辦公室)綜合行政室李__,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各方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1月26日起李__就多渠道聯系購買防疫物資,經過多方聯系告知口罩目前均無現貨。最終聯系到初中同學,得知河南有一正規廠商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的貨源,經過不斷確認,排除風險因素,在保證質量的同時保證接受物資時效的前提下基本確定第一批口罩采購事宜。隨后,又極力尋找醫用消毒酒精貨源,該物資屬于政府及公安管控類危化用品,民眾無法購買。因公司需求數量較大,經與物資廠商及社區協調溝通后,獲得采購許可。為了保證順利拿到物資,先后四次前往廠家排隊取貨,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中等候5小時,并協助廠商搬運貨物。最終將200瓶醫用消毒酒精運送至職場,并分散擺放在通風處。
在李__的努力下,最終為__分公司成功采購到口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資。為正常復工后,全體員工能在一個干凈、放心的環境中辦公提供了保證。為這位優秀共產黨員的付出表示感謝,為他的行為點贊。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2】
黃__,女,漢族,1986年3月出生,陸豐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獲得__省護理學會“十佳‘領頭羊’”、陸豐市優秀護士等榮譽稱號,2020年2月9日,黃__成為__省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奔赴武漢,沖鋒在抗疫前線。
面對疫情,在此關鍵和危險時刻,黃__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共黨員和醫護工作者,很本能的覺得,這就是她的使命和擔當,來不及絲毫的猶疑和害怕,也無所謂英雄的美化,只是覺得前方需要,就應該主動到一線去,希望能為百姓的康復盡一份力量。
身在前線,密不透風的防護、多團隊配合等重重考驗下,黃__本著把患者當作親人的初心,用自己的專業護理好每一位患者。除了完成日常的護理工作,黃__還參與總護士長輪值,承擔搶救車專人管理、負責除顫、吸痰等急救技能及應急預案培訓考核等工作。此外,黃__還擔任了汕尾醫療隊院感組長工作,身肩執勤、督促隊員嚴格落實院感要求等工作。
在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下,抵達武漢滿月日迎來了她所在的客廳方艙醫院休艙的階段性勝利。黃__也獲得了“先進標兵”的光榮稱號,但是疫情未取得最終勝利,原地休整待命的他們,堅定的遞上了再次請戰書,隨時聽從指揮,接受新的使命,用行動踐行醫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3】
于__,__市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該同志始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在思想上積極與黨組織靠攏,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身政治修養,堅守初心使命、敢于擔當作為,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用實際行動踐行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處處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
于__在16年的重癥護理工作中處處以身作則,臟活累活沖在最前面。在科室護理人力資源緊缺的時候她總是主動加班,同事生病她主動替班,科室收治急危重患者,她都會趕到科室參與救治。2018年夏天,__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持續高溫,重癥醫學科作為急危重熱射病患者收治的主戰場,于__帶領重癥護理團隊不眠不休的奮戰在工作崗位上,直至所有熱射病患者病情穩定。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她臨危受命組建發熱門診,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發熱門診的人員排班,建立規章制度,完善就診流程。疫情平穩后,她又帶領護士負責疫苗接種及醫療保障工作,為抗擊疫情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該同志自工作以來,秉承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宗旨,恪盡職守,兢兢業業,數年如一日,始終奮戰在臨床第一線,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作為一名黨員,她始終牢記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4】
不是從疫區回來,也沒有離開上海,可燒傷科醫師陳浩杰還是被保護性隔離了。他的隔離,與一名___疑似感染者有關。
作為國家電網全國電燒傷治療中心、上海市衛生系統首批“重點特色專科”、長寧區首批“醫學名專科”,1月29日,醫院燒傷科接到上海市長寧區衛健委發來的會診通知。在長寧區武漢返滬人員醫學觀察定點賓館內,有一名燙傷病人需要醫院燒傷科專家到場參加會診。
救病治人高于一切。上海電力醫院迅速響應,剛下夜班的燒傷科黨員醫師陳浩杰主動請纓,趕赴現場診治。經診斷,患者約有2.5%的胸腹部二度深燙傷,好在處理及時專業,患者傷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疼痛得以緩解。
按照原定治療計劃,陳浩杰此后將定期為患者上門換藥。但幾天后,這名燙傷患者的配偶被確診為___感染病例,燙傷患者本人經醫學檢查也被列為疑似病例,并被就近送入同仁醫院發熱門診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為確保患者燙傷創面不進一步惡化,陳浩杰在了解情況后仍于2月3日前往同仁醫院會診,了解患者傷情,指導其在隔離區的換藥注意事項,并表示將根據同仁醫院及患者傷情需要,隨時再來會診。
雖然在前后的會診過程中都嚴格做好防護措施,但醫院慎重起見,還是要求陳浩杰居家醫學觀察兩周,并于2月10日致電關心其身體情況。可離崗位不離職任,居家隔離期間,他,仍多次通過電話聯系同仁醫院了解患者傷口恢復情況,充分彰顯了醫者仁心,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5】
防“疫”戰場勇往前,無私奉獻我擔當。
世上本沒有英雄,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凡人,沒有勛章,也是英雄。
突如其來的疫情,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普通人高貴的靈魂。在興和縣疫情防控一線上有這樣一群普通而又平凡的“志愿者”,有的是孩子的父親、有的是孩子的母親、有的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有的是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初心,勇擔責任,無私奉獻,踐行使命!
賈志華,女,漢族,28歲,2018年1月份到興和縣扶貧開發辦公室工作,從事財務會計業務,該同志嚴于律己,認真履行會計職責,認真學習業務知識,苦練業務基本功,工作任勞任怨,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賈志華同志不怕辛苦,積極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履職;主動請纓,發揚當代青年“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危險”的精神,舍小家顧大家;在疫情防控戰場上始終帶頭站在最前列、沖在志愿者行列的第一線;她先后在興和縣新城區明星三期、萬林小區、扶貧小區開展體溫檢測、出入登記以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工作,截止目前,服務時間240小時,體溫檢測人員5000多人,配合包聯單位工作人員檢查車輛2000余輛。她說:新時代的青年,應該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將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的使命放在心上,將遏制疫情蔓延擴散的責任擔在肩上,用實際行動扛起抗疫使命擔當,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高度贊譽和充分肯定。
2月10日上午,因在小區門口的“志愿者”人員的調整,現需要調整人員到萬林小區值守卡點,她主動請纓:我家雖然離的遠,但我可以早早起來,沒有帳篷也沒有關系,多穿一點就好了,我還年輕,微微的笑著說......在場的其他服務工作都不約而同的對她豎起來大拇指。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她用勇敢傳遞了社會正能量,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青年的責任和擔當,踏實質樸的她希望自己能成為勇敢者中的一份子,為興和縣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她是當之無愧的青年榜樣。
面對繼續蔓延的疫情,他們這些新時代的“志愿者”們,不管條件怎樣的艱苦,不管面臨多么大的困難和危險,始終堅守陣地,疫情不被控制絕不回頭。在一線陣地上迎風飄揚的那一面面鮮紅的黨旗,那舞動的鐵錘鐮刀,正閃爍著金色的光芒,迎接著新一輪春暖花開!
感謝這場疫情戰役中的“最美逆行者”們謝謝你們英勇無畏的奮戰!你們的存在是這場疫情時節里最美的溫暖。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6】
20日,武漢市江夏區衛生健康局發布公告,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醫生彭銀華,在抗擊疫情一線不幸感染___。因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于2月20日21時50分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
“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從第一例___患者確診到隔離病區組建,作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的一名呼吸內科醫生,彭銀華深知“有場硬仗要打”。
他推遲了原定正月初八的婚期,主動請纓上一線。彭銀華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得到了未過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堅守在隔離病區抗擊疫情的日子里,“白班加夜班”輪班倒,工作強度很大。雖然陸續有更多醫生加入進來共同抗擊疫情,壓力得到緩解,但隨著疫情的發展,彭銀華再次選擇堅守。大年三十,同事們心疼他,讓他回家休息,多陪陪未過門的妻子。他卻說:“讓更多有家人的同事多休息,我年輕,我先頂上!”和未婚妻簡短通話后,彭銀華再次義無反顧穿上隔離衣,全身心投入到更需要他的戰場。但是不幸還是發生了,正月初一這一天,彭銀華倒下了。從1月25日(正月初一)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彭銀華在醫院里被救治了整整27天。一位微博網友曾在2月2日給彭銀華拍照,照片里,他躺在病床上,一只手擺出“勝利”的手勢,看著鏡頭,微微笑著。如今他辦公桌抽屜里的結婚請柬還沒來得及發出去,推遲的婚禮也永遠無法舉行彭醫生,一路走好!
防疫志愿者事跡自述材料【篇7】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在疫情襲來最危險的第一線,是駐守鄉村的村醫,堅守崗位,勇敢逆行,用平凡之軀,守護你我的安危。就是這些平凡的村醫,為我們撐起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守護著我們的生命健康安全。三口塘鎮兩位年過七十的老村醫,原本應該退休在家頤享天年,但毅然選擇了成為一名抗“疫”戰士,在重病纏身的情況下,仍不顧自身安危,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事跡,感動了鄉親們。
鄭新選是三口塘鎮石湖塘村的村醫,今年73歲,身患肝病,體質很差。為了抗擊疫情,積極響應縣防冠指揮部的工作要求,每天堅持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密切接觸者測量體溫。其中有一位密切接觸者極不配合,且體溫反復,每次測量體溫鄭新選都不厭其煩地耐心解釋,反復宣傳,風里雨里從未間斷,積極為該密切接觸者聯系上級會診,并安排了4次轉診檢查,成功排除了患有___的可能。
莫朝雄是三口塘鎮豪山口村的村醫,今年71歲,身患高血壓、糖尿病,腿腳行動不便。接到疫情防控命令后,從未抱怨,堅持為武漢返鄉人員監測體溫,宣傳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相關政策。一開始也受到了武漢返鄉人員的冷諷和口頭謾罵,但是通過不斷的解釋宣傳,最后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及配合。因工作勞累,在2月9日發生低血糖反應導致昏迷不醒,及時送往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在住院期間依然不忘安排其女兒莫金梅(本鎮另一個村的鄉村醫師)繼續給豪山口村的醫學觀察人員測量體溫,自己身體略好就堅持要出院回來工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給村民帶去一份安心。
七旬抗“疫”戰士鄭新選、莫朝雄,就是我們身邊平凡英雄,是防控一線“最可愛的人”。我們之所以能健康、幸福、平安,正是有許許多多像鄭新選、莫朝雄一樣的人,在危難面前堅守崗位,無私奉獻,他們平凡而偉大。作為被這些平凡英雄默默守護的普通人,為鄉村醫生鄭新選、莫朝雄點贊的同時,也應該積極配合他們的.工作,助力早日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