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一般事跡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精選篇1
陳妹華,女,1958年12月出生,鐵山區銅鼓地社區舞蹈協會成員、社區志愿者。陳妹華從退休后就一直為社區的文體活動、居民趣味休閑活動出謀劃策,引導社區居民強身娛樂兩不誤,帶領銅鼓地社區廣場舞舞蹈隊舞出別樣夕陽紅。
陳妹華是一名舞蹈愛好者,也是社區舞蹈隊副隊長。近年來,在她的帶動下,社區舞蹈愛好者成立了35人的“擺手舞舞蹈隊”。這支舞蹈隊成為了社區文化活動的骨干,多次聯合社區老年協會開展助老服務等活動。作為副隊長,陳妹華不僅帶領大家在社區跳,還邀請臨近社區舞蹈隊成員來社區交流表演,2015年成功舉辦了“銅鼓杯”廣場舞邀請賽。
陳妹華性格開朗,勤于思考,樂于助人。社區內舞蹈愛好者們得到了樂趣,那么其他居民喜歡什么樣的文體活動呢?陳阿姨摸底調查居民興趣愛好,并根據居民們的愛好,向社區提出合理化建議。近年來,社區向區文體局申請安裝了健身器材,在昌盛小區安裝了乒乓球臺、排球網、籃球架,在社區成立了氣排球隊,毽球隊并定期開展比賽活動。
陳妹華還加入了社區義務治安聯防隊,每天都按時出隊巡邏,在巡邏過程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發現可疑情況就立即通知社區民警。從早到晚,人們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替鄰居鎖上沒鎖好的門、領著居民清潔打掃樓道、帶獨居老人到醫院去看病、熱心為不識路的群眾指路帶路……
服務社區老年人也是陳妹華志愿服務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銅鼓地社區有好幾位獨居老人已經有80多、90多歲高齡,在平時接觸中,陳妹華發現他們有的身患重病,陳阿姨就經常到其家中問候與其談心,給他們送報、讀報,幫助他們解除恐懼感、提高信心。老人們都感動地說:“妹華你真好。”
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殊才能,只是用一顆博大的愛心,溫暖了一個又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用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回報社會,服務他人。陳妹華沒有獲得豐厚的物質回報,但每天卻過得充實而快樂。
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精選篇2
總有一種信念要求我們追求卓越,總有一種堅持鐫刻在崗位一線,也總有一種感動讓你我淚流滿面。一位又一位國家電網的勞動楷模為我們搭建了一座又座豐富厚重高尚的精神豐碑,引領我們不斷駐足致敬。在學習國家電網各位勞模先進事跡的過程中,我始終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感動著,感動于勞模們那一點一滴的踏實作風,感動于勞模們那辛勤勞動的汗水,感動于勞模們那無私奉獻的忘我精神。這些勞模來自國網的不同企業,不同的崗位;他們中有百姓電工——左光滿,胸有“大愛”萬家燈火更璀璨的韓克勤,甘當一名出色的士兵夏曉賓,塞上光明守護神虎志文等,他們在工作崗位中扮演中不同的角色,但共同的書寫著一段不平凡的事跡。
大愛使者韓克勤,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愛的奇跡,從1994年的第一次獻血到如今,20年的時間里一直堅持義務獻血,她用一腔熱血救助那些危及病人,希望通過她的愛心能夠拯救更多的生命,這么多年里不知不覺她成了獻血狀元,她的獻血證上已蓋了30多個印章,獻血總量達9600毫升,然而在她的臉上看不出絲毫抱怨,在她的影響下,好多同事也加入了獻血的隊伍中來,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華骨髓庫中,他不緊奉獻愛心,更是傳播愛的力量。在生活中她關心他人,在工作中也能盡職盡責,“真誠服務,用微笑傳遞感動”,對韓克勤來說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執著的追求,而她也始終踐行著自己的諾言,因為始終站在客戶的立場想問題,即使遇到比較難溝通的人,她也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工作中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愛心,更看到了一個勞模堅持不懈,勤勤懇懇的忠誠。不倒的鐵塔江小金則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國網員工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40年風雨征程,江小金從一名電力線路工逐漸成長為高級工程師,用畢生心血點亮萬家燈火,他參與設計了11750座架線鐵塔,領銜設計了4700多公里輸電線路,完成了300多項輸電線路工程設計,設計校核了18000多張設計圖紙;他在11750多座電力線路鐵塔下都留下了足跡,踏勘里程無法計算,他的一生都在和線路鐵塔作伴,他的事跡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忠誠事業、不辱使命的價值追求,展現了淡泊名利、勇于創新的精神境界,更展示了一名勞模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他的事跡鼓舞著青年員工愛崗敬業,要求青年員工勤奮學習,不斷探索,用積極的心態,認真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堅強的毅力攀登電力的高峰。他樹立的`鐵塔成為了一座豐碑,成為了人們心中不朽的坐標。
電力雄鷹呂清森,一生只做一件事,然而他把這件事做到了完美的極致。呂清森的工作就是巡視從吉林樺甸紅石變電站到白山發電廠的66千伏輸電線路,及時發現隱患和缺陷,保證線路狀態良好,運行安全。工作看似簡單,可是卻充滿危險,巡線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體會到的,工作中的意外時常發生,此外幾十年的工作時間在他的臉上走滿了滄桑,走了32年,他把這條紅白線走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把崎嶇險峻的山路走成了一條光明大道,把深山野林走成了自己無比熟悉的另一個家院。呂清森工作是平凡的,但是他用最樸實、最堅定的責任心筑就了自己的高度。在他的眼里責任就是保障安全:干了巡線這個工作,就要保證不出事故,責任就是刻苦鉆研:干工作不能光埋著頭苦干,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責任就是默默堅守:這輩子,我就是要守好紅白線。因此在他的身上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就把他做好,在他的線路不發生事故,此外在工作之余他還
鉆研專業知識,考慮如何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對他來說只要把這件事做好,任何事情都會去思考實踐。我為他的執著而感動,在他的事跡中看到了一個最真實,最純粹,最樸實的國網電力員工,體現了一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時代精神。勞模是一種精神。勞模在創造物質價值的同時,也在創造著精神價值,他們成就了惠及后人的物質財富,也鑄就了永載史冊的精神財富。有了勞模,人類的勞動才顯出奪目光彩;有了勞模精神,我們的生活才更加充滿活力。
作為一名青年員工,我們應當學習勞模堅定理想的信念,以事業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自己的價值,為電力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要學習勞模艱苦奮斗的精神,勞動模范的先進事跡充分說明了事業是實干出來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惡勞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業的。求真務實、兢兢業業工作,就是我們學習勞模的行動。學習勞模那種勇于創新、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我們要在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尋求革新,創新工作方法,把創新作為推動事業進步的動力。最后要學習勞模那種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樂于服務的忘我精神。我們要像勞模一樣,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做一名優秀的電網人。
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精選篇3
_,中航工業黎明裝配廠總裝班班長。作為首席技能專家,他敬業誠信,創新求效;身為一班之長,他帶領團隊能征善戰不退縮,為強健“中國心”,拼搏奉獻勇擔當,盡責守職做貢獻。
攻堅克難的先鋒。_努力鉆研、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練就了過硬的技能,成為行業的能工巧匠。在一次排故中,_帶領班組晝夜兼程60天,為排故做出了巨大貢獻。
創新工作的榜樣。多年來,_與班組成員持續開展精益改善活動。推廣管路校正與安裝的_操作法,消除了發動機組件的裝配瓶頸;采取零件形跡管理、裝配車防撞保護裝置、接油盒搭板等舉措,工具改進后明顯提高了裝配效率。
敬業奉獻的典范。_技能高超、經驗豐富,具備多機種發動機的裝配技能。工友們稱他是發動機裝配的“活圖紙”、“活標準”。任務緊張時,他常常不知疲倦地忙碌,平均每天加班4個多小時,有時甚至干到凌晨一兩點鐘。
他曾先后榮獲航空報國優秀貢獻獎、中航工業風云人物、遼寧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一系列榮譽。_班組先后榮獲遼寧省五一獎狀、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最美職工”等榮譽。“_勞模創新工作室”獲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
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精選篇4
宋文明,男,漢族,生于1981年9月,退休軍人,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程度,20__年12月擔任村委委員。現擔任村委委員、民調主任、團支部書記兼民兵連長。被縣人大任命為“人民陪審員”;被共青團翼城縣委評為“五四青農標兵”;連續兩年被縣武裝部評為“優秀民兵連”等光榮稱號。
宋文明走馬上任的頭一天,就遇到了個下馬威。因年關將近,村里決定為貧困村民發放福利。村民陳某是退休職工,按規定陳某不在享受之列,但生性倔強的陳某就是想不通,找到村委大院破口大罵,任誰勸也不罷休。宋文明仗著和陳某的兒子交好,就上前攙扶陳某,在氣急頭上的陳某照著宋文明的手上就是一口,一股鉆心的疼遍布宋文明的全身,可他依舊面帶微笑著扶著陳某勸說著,看到宋文明鮮血直流的手,陳某一下子清醒過來,滿臉羞愧,悻悻離去。
這件事使宋文明意識到,辦好村里的工作,光憑熱情是不夠的,還要講究技巧和方法。
村民王某經常酗酒,喝了酒不是敲東家門,就是進西家院,攪得四鄰不安。回到家里,一語不合,不是打老婆,就是罵孩子。妻子找到村里,堅持要離婚。宋文明經過了解,得知王某除了酗酒的毛病外,為人尚可,和妻子的感情也比較深。宋文明就反復做王某妻子的工作,同時,要求王某立下軍令狀,戒煙戒酒。在宋文明的不懈努力下,王某兩口子和好如初,酗酒滋事的毛病也收斂了許多。
地處縣城的北關村可以說是寸土寸金。為了爭奪宅基地,不少家庭因此鬧得不可開交。回民買某老宅共四孔窯洞,其歸屬問題一直糾纏不清。一家人為此反目,買老太太長吁短嘆。宋文明得知此事后,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在他多方努力下一家人終于心平氣和地坐到一起,簽訂了一式五份的房屋產權調解協議。
進東家,出西家,宋文明的嗓子啞了,腿跑細了,人磨瘦了,但是村民間的糾紛卻大幅度減少下來。大伙都說,文明這孩子不賴,不怕麻煩,調解能調到大伙的心坎上,我們信服他。如今的北關村,大伙遇事說理,以理服人,成為時尚,真正成為文明村里的文明人。
為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的模范帶頭作用,發揮青年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的熱情和能力,宋文明征得兩委班子主要領導的同意,帶領83名團員青年,到聞名全國的華西村實地考察。
為了組建民兵連,這位在抗洪救災中曾和國家總理并肩作戰的“老”戰士,自告奮勇擔任民兵連連長,負擔基干民兵的日常訓練任務。并請北關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榮光擔任指導員,每月一次,為民兵講解國防知識、預備役制度和國家相關的政策、法律法規;逢年過節,他就組織基干民兵晝夜巡邏,確保群眾過上安全祥和的節假日;北關村商場多、店鋪多,他就組織基干民兵,組成保衛人員,主動積極地做好各種服務工作。如今,由59人組成的北關村民兵連,已成為縣武裝部門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骨干力量。
這位當過兵、扛過槍的年輕人深知,后方的安定是前方戰士能否安心服役的重要因素。為此,年年他都要和村主要領導一道,挨門挨戶為軍屬送溫暖,還經常組織人到軍屬家中辦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村里營造出當兵光榮的濃郁氛圍。
按照分工,宋文明還承擔著二、四兩個村民小組的包組任務。可別小看了這包組的活!深有體會的宋文明說:“你要干,就有干不完的活!”有人建房屋,宋文明就趕緊幫著丈量尺寸,衡量地平,把鄰里糾紛隱患消除于萌芽狀態;村民家里有紅白喜事,宋文明總是隨叫隨到,一竿子插到底;自家的小轎車,成了村民接新媳婦的“專用車”;大街小巷修路、鋪下水道,他挨家挨戶做工作。
30多歲的村民王某,刑滿釋放后破罐破摔,酗酒滋事,經他多方聯系,王某痛改前非,踏上外地打工的列車。村民韓某人品敦厚,家境貧寒,他就積極找熟人拉關系,將韓某安置到翼鋼上班;二組組長韓某身有殘疾,妻子又患大病住院,宋文明得知后到衛生局找合作醫療,民政局找大病救助;40多歲的村民曹某從小患小兒麻痹,整年靠母親做飯養活。看到曹某日漸衰老的老母,宋文明又是東奔西走,為曹某辦妥了低保。
為村民的事情他總能毫不猶豫地東跑西顛,輪到自家事卻是一拖再拖。妻子在醫院生孩子,家人給他打電話,他還在給村民丈量宅基地。孩子因臍帶絞到脖子上,差點窒息。待他忙完這些趕到醫院,看著妻子哀怨的目光,生性豪爽的宋文明略懷內疚地說:“這不緩過來了嗎!緩過來就沒事了。可蓋房子的事,可是一絲一毫也馬虎不得啊……”
在北關村這片熱土上,他憑著滿腔赤誠、勤勞、真誠和樂于助人,樹立了新時期農村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
2022最美勞動者奮進新時代事跡精選篇5
張輝:用汗水澆灌志愿之花。
女,今年62歲,建設路社區關工委副主任。
她像老黃牛,在志愿服務的沃土上,在群眾工作的田野里,辛勤耕耘,播種希望,收獲幸福,用汗水澆灌志愿之花。
發揮余熱真情愛護下一代。
在張輝的努力下,建設路社區關工委每個月組織青少年開展主題鮮明的詩詞朗讀會,深受大家喜歡。寒暑假她堅持給青少年講安全知識,宣傳愛國精神和國防教育知識,使孩子們懂得國弱就會挨打,國強老百姓才有幸福生活。暑期帶領青少年慰問消防官兵,參觀黃石市氣象局,讓青少年既開闊了視野,又增長了見識。同時她還對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社區有位劉姓同學,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相當困難,張輝每年給該同學買書包、學習用品,并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寒暑假張輝有時還把該同學接到家中同吃同住,像對待自己的孫子一樣。
一心為了人們群眾的健康。
4年來,張輝每晚在張之洞廣場"天天跳、周周唱"活動中義務為大家播放音樂,無論是嚴寒酷暑,每晚七點音樂準時響起。她每年堅持帶隊經常性到福利院慰問演出,讓孤老不孤,福利院的老人都認識她,如果有陣子沒見到她,還要打電話給張輝問一下什么時候再來。
為了社區的文體事業樂于奉獻。
張輝多才多藝,有主持、朗誦等特長,多次在省里奪得大獎。在社區籌備"喜迎__"大型文藝匯演期間,她每天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編排和練習。她還為建設路社區居干精心編排了一套歌頌社區文明建設的快板,督促大家經常練習,并到居民樓棟表演,樓棟居民聞訊圍攏來,笑聲、掌聲伴隨著快板聲在空中久久回蕩,營造了濃厚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氛圍。
張輝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志愿者的無私貢獻精神。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了老弱孤殘的幸福生活,她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溫暖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