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有哪些特點?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體現了什么?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篇1
沒有聲名顯赫的地位,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環衛工人,在從事著這樣普通工作時,卻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勞動、默默的付出,贏得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贊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跡!他就是涼城縣城管局環衛職工喬__。
喬__,男,出生于19__年__月__日。20__年開始從事環衛工作至今已有8年。從事環衛工作以來,他總是自覺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工作積極主動、聽從指揮,在實際工作中埋頭苦干、任勞任怨,樂于奉獻。
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環衛工人,卻認認真真地堅守著環衛工人的責任,愿意把臟和累留給自己,把干凈和優美獻給別人。盡管時常身上掛滿了灰塵,但卻始終有著一顆閃光的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在宣德街舊畜牧局附近責任路段工作中,由于人流密集、復雜,飯店、商鋪多,道路兩旁樹池里的垃圾多而且比較難清理,工作量大,難度大,他總是主動地將衛生死角及樹池里的垃圾清理干凈,細心地用手將道路的流水口的泥沙及雜物清除。此處路段因為飯店較多,因此垃圾量比較多,衛生死角多,在刮風下雨的季節或在太陽暴曬的日子里,總是臭味熏天,但他卻從來沒有因為垃圾的臟、臭而怨天尤人,總是默默無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冬夜,汗水濕透的棉衣變成了冰甲;夏日,雨水淋透的衣服貼在身上,他從不叫苦,不抱怨,為了市民的健康,苦和累他認了,臟和臭他也認了,給環衛職工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喬__家庭比較困難,老夫妻倆沒有其他收入,加之老伴身體多病,除了他的環衛工資,就只有靠夫妻倆撿拾破爛維持生計。即便如此,他也從來沒有因為家庭情況曠過一次工,每天都是按時按點、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
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奉獻著,恪守著“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環衛工人精神,為我縣環衛事業作出了不平凡貢獻,他是環衛工人學習的榜樣。
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篇2
提起縣環衛所乃至整個城管部門,無論領導、工作幾十年的老同志、還是剛參加工作兩三年的新同志,無不表示欽佩,因為他是大家心目中的榜樣。19__年他到環衛所工作,因為工作積極,肯干,不怕臟、苦、累,又虛心好學,很快就學會了駕駛,單位因此把他安排到了清運司機的崗位上,負責開清運垃圾車。這一開就是34年。34年如一日,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大局為重,以工作為重,舍小家,顧大家,以自己默默的行為忠實地履行著一個普通環衛工人崇高而又無私的職責。34年的工作得到了組織的認可、同事的敬佩,19__年起至今先后十多次單位評為先進個人,20__年曾參加全市環衛系統技能競賽,榮獲過三等獎。
一.干一行愛一行
剛到環衛所工作,由于司機少,單位安排他跟師傅學開車,說是學開車,其實什么活都得干,裝卸工請假人員不夠的時候,他得去頂,有單位要清垃圾,他又要跟車的鏟垃圾,身上經常沾到污垢,但是他沒有抱怨,反而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盡管他文化程度不高,但他積極肯干,好學上進。有時車出了毛病,修理師傅修理的時候,他在旁邊專心的看著,并不時地請教,回到家后又把這些情況記錄下來。幾年下來,他的小本上記滿了車輛故障的原因,以及排除方法。平時車輛有什么小病小災的,他都手到擒來。由于他對車輛的精心愛護和勤于保養。使得他的車況最好,為單位在修理這塊的費用節約了不少開支。
在干好本職工作同時,他還熱心地幫助同事,在垃圾場和工作當中,他經常為其它垃圾車排除故障,并向司機耐心地講解,將自己的技術無私的傳授給他人,贏得同事的尊敬。
二.愛崗敬業無怨無悔
三十多年如一日,他日復一日地干著自己的清運工作,每天面對嗆人的灰塵、臭氣熏天的氣味,他沒有退縮,沒有氣餒,反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與車組人員共同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好單位交給的工作任務。他常對同事們說:“環衛工作別人瞧不起,我瞧得起;有人不愿干,我愿干;別人不愛,我愛!”他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像一頭老黃牛,默默無聞,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他總是搶重活、臟活、累活來干,別人不愿意干的,他也搶著干。垃圾點的垃圾裝完了,他總是搶著蓋篷布、打掃場地。每天上班,他第一個來把車里車外擦洗得干干凈凈,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在他的影響下,他所在的車組出色的完成了單位交給的垃圾清運任務。裝卸工們都愿意跟著他干,都說跟著蔣師傅干“有勁”。他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單位幾乎成了他的家,工作成了他全部的生活。他經常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單位需要加班,他從來不講條件,一叫就跟上走。有時下班后剛回到家,身上的土還沒有拍掉又有人喊,他也跟上就走。后來,漸漸的加班成了他的一種習慣,有事沒事他都到單位轉悠一圈。有一次,他正在家里看電視的時候,有位司機來找他說,收轉垃圾的農用車陷到了垃圾場,需要一個車去拉,讓他去幫忙,他拿了一件衣服就走了。由于下了一天的雨,垃圾場成了一個泥坑,車又不能進去,無法往上拖,他不顧臟,和其他人一起用手推、用肩抗,硬是把農用車從泥坑里推了出來。等他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多鐘,他也變了一個泥人。
還有一次,他開的封閉式垃圾車的鏈軌出了問題,在修理的過程中,鏈軌突然滑了下來,把他的小拇指砸成了粉碎性骨折。但他沒有因此停止工作,只是到附近的小診所進行了簡單的包扎,修好鏈軌后又把車開出去拉垃圾,忍疼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后來到醫院一檢查他的小拇指是粉碎性骨折,醫生都向他投出了佩服的目光:“要是常人早就疼得受不了了”。
三十幾年來,熱愛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干一行,愛一行,以“寧可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無私奉獻精神,默默地戰斗在環衛清運工作的第一線。他的崇高精神體現了一名普通環衛工人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為廣大環衛工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面對未來,他決心以過去的成績和榮譽作為今后工作的動力,為市容和環衛工作做出更大的貢獻。
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篇3
張__,男,19__年4月出生,20__年起從事環衛工作,多年來在福州市五一廣場環衛戰線上,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熱情和汗水。他視廣場如家,帶領班組成員長年累月、夜以繼日、風雨無阻、砥礪奮進為打造干凈整潔的廣場環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受到廣大市民交口稱贊。
一、 埋頭苦干 默默奉獻
五一廣場是福州每天五星紅旗升旗的地方,地處福州市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城區著名的風景旅游點,是福州市的形象窗口,環衛保潔工作十分重要。
20__年,張成軍來到五一廣場從事環衛工作至今,一直在一線從事清掃保潔工作,由于他工作積極肯干、認真負責、熱愛環衛事業、又有駕駛車輛經驗,沒幾年就擔任了環衛清洗班班長。他所在的班組,負責福州市五一廣場中心及古田路、廣達路、海底路、高橋路的道路清掃任務及垃圾清運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為了完成好工作任務,他總是身先士卒,堅持天天起早貪黑帶領班組成員,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三伏酷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沒有休息日,沒有節假日,始終和班組人員戰斗在一線,默默無聞。埋頭苦干。使廣場的衛生始終保持在較好的狀態,樹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特別是每逢文明城市迎檢等重大任務中,他更是加班加點,無私奉獻,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怕苦累,連續作戰,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二、急難險重 勇于擔當
福州每年都會受到臺風影響,每次臺風過后,廣場周圍常常是一片狼藉,枯枝遍地,垃圾成堆,加上污水橫流,淤泥成片,給他們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為了盡快完成清理工作,給市民提供良好的廣場環境,每當此時,張成華更是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帶領班組人員始終奮戰在災后恢復一線。
20__年9月28日強臺風“鲇魚”給福州帶來了嚴重影響。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30日晚,五一廣場管理處對災后工作進行部署集結迎戰,要求以最快速度恢復五一廣場面貌。越是急難險重,越見主動擔當,張成華說“臺風一來,就是我們環衛工人的事情。如果我們不出來,到處都是淤泥、垃圾,把別人路堵了怎么辦?。他不顧疲憊,主動請纓,家都沒回,直接投入一線。面對洪水退后道路一片狼藉,淤泥有的厚達二三十厘米,張成華沒有退卻,帶領班組人員連夜作戰,展開了清淤行動,經過一整夜的艱苦努力,早上6點廣場道路均恢復了正常通行,受到親臨廣場一線檢測災后恢復情況的上級領導的高度評價。
三、知難而進 迎接挑戰
20__年五一廣場管理處提出了打造最干凈最整潔城市廣場品牌,搶抓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機遇,建立道路保潔“一路一策” 精細化管理理念。清掃保潔的要求空前提高,達標難度可想而知,可張成華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道路清掃衛生始終做到四個一樣: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節日和平常一個樣、繁華地段和城鄉結合部一個樣、下雨和晴天一個樣。
張成華把環衛提出的“勇當社會責任”的環衛精神化成班組的精神動力,變成每個人的世紀行動,教育班組人員把履行好環衛保潔的鄭重承諾,嚴格按照清掃保潔標準和要求,團結一致,努力工作,圓滿完成廣場的清潔保潔任務,為實現廣場提出的“席地而坐”目標而努力奮斗。在他們的努力下,近年來廣場的環衛保潔質量已經得到了穩步提升,廣場的衛生環境受到廣大市民和國內外游客的廣泛好評。
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篇4
她,一名年將50歲的環衛女工,一位至今仍辛勤勞作在環衛一線的“戰士”,一個日曬雨打21年,扛著五尺掃把與大街小巷上的垃圾污水打了十來年交道的普通女人,用“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敬業精神,譜寫了一篇環衛戰線上艱苦創業、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者的華章,她——就是連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清掃保潔組4組長,陳強秀。
1995年,陳強秀同志正值風華正茂,卻報名當了一名清潔工人。環衛工作不僅臟而且累,成天與垃圾、污物打交道,而且屬于重體力勞動。一板車垃圾,幾百斤重,就連有的男同志都望而生畏,許多人都不愿做這份工作。而陳強秀同志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個崗位,在工作中,她充分發揚愛崗敬業,處處爭先吃苦在前,始終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顧大家舍小家,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和汗水贏得了領導的信任和同事們的尊敬。從事環衛工作21來,陳強秀差不多年年被評為環衛處優秀人員,她所帶領的清掃保潔組工作積極,認真負責。
環衛工作是特殊行業,環境衛生是一個城市的臉面,清掃保潔是維護這個臉面的基礎性工作。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城市的對外形象,干好這項工作不僅要有充沛的精力,而且還要擁有做好本職工作的強烈責任心,她自到環衛工作以來,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寒冬,每天帶領大家手不停、腳不住的一遍遍地清掃保潔,對大街、邊角等清掃過程中易產生的盲區,總是進行徹底清掃。在堅持掃好每一段路面、清理好每一處死角,如遇惡劣天氣或路況較臟等特殊情況時,她干完手中的活還繼續留在路面上幫助他人,一起保潔,檢查一下路段保潔質量,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陳強秀負責保潔的路段是大街,路面人車流量大,清掃難度大、保潔標準高。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每天凌晨五點她就來到崗位上,一天工作下來,經常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痛。天氣炎熱時,就坐在街邊的臺階上擦擦汗,喘口氣,垃圾的臭味刺鼻,揚灰沖天,常常弄得她眼圈發黑,滿身是灰。冬天手凍僵了,哈上幾口氣暖一暖仍接著繼續掃下去。在這21年中,她從沒叫一聲苦,喊過一聲累。每當有人問她,有沒有反感這工作時,她總是樸實的一笑,答案永遠是那句:“街道不潔凈,我們臉無光,為了市民有一個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多辛苦都是值得的。”家里不管有多重要的事情,她從不缺班,也從不請人代班,她總說:“工作中不能有沒有責任心,若請別人代班,自己心里總會不踏實”。21年來,陳強秀始終堅守著“清潔城市,造福市民”的信念。無論寒冬酷暑,刮風下雨,都能堅持做好道路保潔工作,而且認認真真地將路面掃凈,垃圾掏盡,灰堆收盡才滿意。如無特殊情況,基本上每天總是第一個到班,最后一個下班。所保潔的路段在環衛處歷次檢查中從未發現問題,保潔質量總是名列前茅。
每逢節假日垃圾產生的高峰期,陳強秀都將自己的工作時間安排的緊緊的,經常以身作則,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地工作,加班加點是時常的事,毫無怨言。去年十月的一天,一輛灰油車在經過她所負責的路段時候發生意外,車上的灰油傾灑了整段街道。當時陳強秀剛好將責任路段保潔完下班,可她得知此情況后,馬上趕到現場,參加清理工作,從下午的六點一直到晚上九點,完成后一個人默默回到家里,對此沒有一句怨言。
在20__年連州水災期間,她以一名優秀環衛工人的品格在水災中奮戰了許多個日日夜夜。那時大街小巷上的垃圾可以用“山”來形容,人見人怕,她始終堅持在清理垃圾棄土的第一線,帶領隊員隨時聽候領導調遣,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累了困了就在路邊打個盹,根本顧不上整理自家的財物,為我市的災后市容市貌的恢復做出應有的貢獻。“能為市民服務,給大家一個干凈的環境,我也得到了快樂。”她說不出什么豪言壯語,這是作為環衛工人最樸實的一句話。
陳強秀同志敢于與不文明的市民做斗爭,對破壞公共設施的市民敢于批評教育,見到有亂丟垃圾、亂張貼等行為能及時勸阻,并告訴他們不要隨地亂丟垃圾,應該把垃圾扔進果皮箱,宣傳維護街道市容衛生,提高市民愛護環境衛生意識。
作為一名環衛保潔組組長,陳強秀和工人們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但她們有真城和友情互相支撐。她不曾忘和工人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臉霜,也不曾忘和工人們午飯蹲墻根、坐路牙、吃冷飯、喝涼水;更也不曾忘多少個除夕之夜與工人們在馬路上“過年”。也正是她,在生活、工作上像大姐一樣關愛同事,經常教育工人上班時一定要穿上工作服,作業時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同事有了困難她都愛幫一把,誰的垃圾車壞了,她幫著整修,誰的掃帚散了,她幫著扎,誰的鍬頭掉了,她幫著裝,誰的載重垃圾手推車拉不上坡,她停下來幫著推一把。她的行為增加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她和那些樸實的環衛工人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團結互助,圓滿地完成一項又一項上級交給的重大清掃、保潔任務。
陳強秀同志以自己的辛勤汗水換來了城市的整潔,在平凡的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展示了環衛工人顧全大局,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用汗水澆注了城市的美麗。
搞衛生工人勞模事跡精選篇5
市區環境衛生管理處現有職工1300多人,擔負轄區內一、二級道路28條,三、四級道路572條的清掃保潔任務,道路清掃總面積371萬平方米,負責轄區13.7萬戶城市居民和行業單位的生活垃圾清運工作,日除運垃圾400余噸,擔負轄區環衛設施日常管理維護工作。在大連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中,區環衛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堅持以科學發展為動力,以創造環境美好為目的,以民心和諧為根本,努力打造這座城市民心向往,環境優美的主旋律,努力創造更加清潔、舒適、安全、優美、民心和諧的城市。誠心誠意為民造福,誠心誠意接受人民監督,誠心誠意為民生環境和諧奉獻。為此,全面打造和諧環衛隊伍,積極發揮環衛行業的整體優勢和職能作用。健全城市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提升環境衛生長效整體管理水平。高標準地完成了大連創建文明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保障任務。得到了市、區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堅持“四個抓好”為創建文明城市打好基礎
一抓好服務型環衛建設。區環衛處積極抓好班子建設和職工隊伍建設,牢固樹立為創建文明城市建設出力、為政府工作分擔責任、為廣大市民服務的工作宗旨。加強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在創建文明城市活動中,要求黨員干部有更高的標準、更嚴格的要求、更自覺的行動,自覺成為遵守紀律的模范。在維護紀律上,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管好自己、管好單位、管好班子、管好隊伍、管好家人。進一步加強黨風建設,規范領導干部的行為,使班子成員能自覺地加強黨性修養,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為搞好服務型環衛建設,一是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搞好職工道德教育,強化公民道德意識,二是提高隊伍法律法規意識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強化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的提高,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感召力、戰斗力和創新能力。
二抓好誠信型環衛建設。區環衛處在實踐中體會到,城市環衛工作水平的高低與市民生活環境的好壞有直接聯系,環衛工作做的好與不好直接影響政府在市民心中的形象。工作中堅持從大局出發,深入推進誠信型環衛建設,一是深入行業單位征求意見,二是圍繞城市發展,抓好環衛設施規劃與建設。三是自覺查找不足,敢于開展批評與我批評。
三抓好長效管理型環衛建設。區環衛處在市同行業中率先全面導入綜合管理體系,即: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同時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針對轄區環境衛生管理面寬、點多、管理難度大的特點,積極探討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機制問題。
四抓好數字化環衛建設。區環衛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區環衛信息管理平臺”,區垃圾實時處理信息化系統,對所有車輛都安裝了gprs實時監控系統。建立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視頻監控系統”。視頻監控系統覆蓋全區24平方公里區域,能對335個監控點進行24小時監控,視覺拉近,監控效果好,發現環境衛生問題及時,解決處置問題快捷。使廣大環衛職工增強了緊迫感和責任感,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了社會影響力。
二、從大局出發,規范管理,為創建文明城市創造條件
1、道路清掃高標準
區環衛處負責道路清掃面積371萬平方米,其中機械化清掃面積148萬米,人工清掃面積223萬平方米,嚴格按照“九凈、三不準、三定時”的道路清掃作業檢查標準落實,人工清掃作業與機械清掃作業有機結合,在規定的時間內清掃作業完畢,道路清掃保潔率達到100%,在“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和市爭創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期間,道路清掃保潔作業延時至22時,并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各項保障任務。每天環衛工人在完成道路清掃保潔任務的同時,還擔負起清除電線桿、墻面、地面上的各種野廣告工作,不求索取。
2、監督管理待運點,加大居民生活垃圾除運力度
區環衛處先后撤掉臟、亂、差待運點16個,采取定人定位的方式,對全區119個垃圾待運點進行監督管理,使垃圾點能達到干凈整潔、無滯留垃圾存在,年度除運居民生活垃圾12萬余噸。
3、規范轄區餐飲單位餐廚垃圾量的管理
區環衛處重視轄區餐廚垃圾的管理,有效解決餐飲單位餐廚垃圾無序投放的問題。根據市環衛處的要求,組織業務管理人員分組分片對轄區餐飲單位餐廚垃圾產生量和投放情況進行審核。全區現有餐飲單位786家,日產生餐廚垃圾113余噸。環衛處專車收集清運餐廚垃圾的餐飲單位671家。對自行投放餐廚垃圾單位加大監管力度,逐步納入規范管理,不斷完善餐廚垃圾上門定時收集的服務標準。
4、協調街道積極整治衛生死角
區環衛處結合“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愛國衛生月”活動,組織業務監察人員查找環境衛生死角80余處,清除各類垃圾400余噸。對物業棄管、臟亂差的景潤小區進行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投入人力物力,徹底解決了景潤小區環境衛生問題,并組織專門隊伍接管景潤小區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先后協同有關部門整治工人村香周路兩側的環境衛生,鳳鳴街的環境衛生。
5、認真解決投訴問題
區環衛處重視解決有關單位和居民投訴的問題,根據投訴問題,查找原因,查找責任單位,及時解決并給予答復,做到不拖不靠不推。受理人大代表建議2件,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在省民心網上宣傳區環衛處關于創建文明城市建設的有關信息26篇,中國建設報2篇,有力地推動了環境衛生管理不斷的向高層次發展。
三、環衛設施建設更具實效性,為創建文明城市提升服務質量
區環衛處根據市環衛處城市環境衛生設施建設的基本要求,積極規范環衛設施建設。特別是在我區垃圾移動壓縮轉運站及配套工程建設方面,立足現有條件,堅持“兩個滿意”、“三個適應”、“四個突破”的理念,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垃圾集運轉型,創造城市環境衛生和諧的大好局面。所謂“兩個滿意”就是要達到政府滿意,達到市民滿意;“三個適應”就是環衛設施建設要適應環衛管理的要求,適應市民居住環境的要求,適應城市整體協調發展的要求。“四個突破”就是要突破僵化思想觀念、突破傳統作業模式、突破低效循環格局、突破人與機械銜接不協調的局面。
一是四處移動小型垃圾收集轉運站投入運用功效明顯。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區環衛處在林茂巷、民助巷、站北、新日已建成了居民生活垃圾轉運站,這種垃圾轉運設備具有密封擠壓,能將生活垃圾中的污水擠壓排出,廂體收集容量達到了18噸。它的投入使用,延長了居民生活垃圾的收集投放時間,解決了垃圾運輸車輛在運輸中污水撒漏污染環境的問題,同時還能極大地提高作業效率,現有的垃圾待運點將逐步被這種新型轉運方式所取代,環衛作業服務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是地埋式環保清潔柜方便居民投放垃圾。區環衛處為抓好社區樓院衛生的管理,多次召開有街道城管科、社區環衛專干參加的協調會,推廣地埋式環保清潔柜的安裝使用,解決樓院垃圾收集方面的問題,合理化解矛盾。全區現已安裝地下環保清潔柜2900多個,有效解決了市民不定時投放生活垃圾與收集垃圾人員定時收集生活垃圾不同步所產生的散袋垃圾隨處可見的問題,這項率先創新的工作,得到市政府認可,已在全市推廣。
四、重視載體建設,為創建文明城市拓展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宣傳領域
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力作用,面對現實、著眼發展,以創新成果和規范管理為載體,制作光盤片。先后制作《市容環境衛生存在問題》、《順應時代發展、創新管理模式》、《抓長效管理、建靚麗》(“大掃除”簡介)、《區城建法制宣傳活動月紀實》等六部片,把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亮點”與“污點”,把“實地”搬到“會場”的做法直觀形象示教性強,說服人、教育人效果好。把先進技術手段融入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之中,增加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科技含量,極大地提高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水平,保障了大連城市的清潔靚麗。為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