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
革命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英雄;你知道哪些英雄烈士人物事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5篇,歡迎大家分享。
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篇1)
劉胡蘭別名富蘭,山西省文水縣云周西村人,生于1932年10月8日,她的一生很短暫。她8歲時上小學,10歲參加了兒童團,13歲進中共婦女干部訓練班,劉胡蘭14歲時被破格納入中國共產黨后補黨員,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5月,劉胡蘭調任第五區“抗聯”婦女干事,組織參與當地婦女革命工作,同年6月她被調回云周西村領導當地的土改運動。
1946年12月,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
1947年1月12日,國民黨閻錫山軍和地主武裝“復仇自衛隊”包圍了云周西村,將群眾趕到場地上,劉胡蘭因叛徒出賣被捕。
在敵人面前她沒有被屈服,面對敵人問她的“你給八路做過什么工作?”她大義凜然地說:“我什么都做過!”敵人問她你為啥要參加共產黨?她回答“因為共產黨為窮人辦事。”
殘忍的敵人為了使她屈服,當著她的面殺害了六位革命群眾,可是劉胡蘭毫無畏懼,從容地走向鍘刀,壯烈地犧牲了。
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篇2)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我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最終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友宋惠云一齊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我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之后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最終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水的朝鮮兒童,羅盛教英勇獻身。
全村老百姓都趕到了河邊,沉痛哀悼這位英雄的志愿軍戰士。村民們將羅盛教安葬在村莊邊的佛體洞山。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羅盛教追記特等功,同時授予“一級模范”、“特等功臣”的稱號。同年4月1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決定追認羅盛教為“模范青年團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及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篇3)
楊靖宇是我黨我軍優秀的高級軍事指揮將領。他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滿省委書記、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治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等職。他率部長期轉戰于長白山麓、松花江、鴨綠江畔,活動足跡遍及30個縣,是我國的英雄。
楊靖宇犧牲前五天。“討伐隊”將已無力奔跑的楊靖宇包圍在一片小樹林中。他們逐步逼近到50米處,喊話勸降,對方“連答應的神色也沒有,依然用手槍向討伐隊射擊”。日軍見生擒困難就猛烈開火,有一彈擊中胸部,對方才“被打倒而絕命”。日軍根據追蹤估算,認為他缺糧已有半個月,完全斷糧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且沒有房屋的山林中堅持下來簡直不可思議,于是將遺體送到縣醫院解剖。當腸胃被切開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軍官狠狠地說:“算他是支那的一條好漢!”日本關東軍在烈士殉難處破例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和對軀體的葬禮,以楊靖宇的頑強為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篇4)
江竹筠在她8歲時,性格剛強的母親與游手好閑的父親不能相處,便帶著江竹筠姐弟到重慶投奔兄弟.江竹筠10歲到重慶的織襪廠當了童工,因為人還沒有機器高,老板就為她特制了一個高腳凳.11歲時,她又進了重慶的一所教會辦的孤兒院,邊做工邊讀書.在苦難的生活經歷中,江竹筠對當時的社會制度充滿了憎恨,同時也養成了刻苦學習的精神.她在上學時非常用功,記憶力超群.后來據同牢難友講,在獄中,她背誦和默寫下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和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供難友們學習.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慶的中國公學,秘密加入了共產黨.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學農學院植物病蟲系,翌年轉入農藝系.1946年,她畢業后回到重慶,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1947年春,中共重慶市委創辦《挺進報》,江竹筠具體負責校對、整理、傳送電訊稿和發行工作,只幾個月的時間,報紙就發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敵人的極大恐慌.
1948年4月,《挺進報》的發行機關被偽裝進步的特務打入,以順藤摸瓜的方式破壞了重慶市委,6月間,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慶的碼頭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經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東地委書記涂孝文,立即機智地大聲呵斥叛徒,使得叛徒無法再偽裝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慶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渣滓洞”監獄后,慘遭手指釘竹簽等毒刑的殘酷折磨,仍堅貞不屈,并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后被用鏹水毀尸滅跡,時年29歲。
英雄烈士人物事跡簡介(篇5)
革命烈士郭亮,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他在長沙侗官東山寺小學讀書時,就一身正氣,敢說敢為。有一次上作文課,郭亮寫了一首題名《問問社會》的白話詩,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當局的腐敗。這下子可觸怒了反動派,郭亮立即被傳進了東山寺自治所。
郭亮從容不迫地走進自治所的大廳,只見所長懶洋洋地躺在榻上,正吞云吐霧地吸著鴉片。里間屋,傳出了刺耳的麻將聲。郭亮有意跺了一下腳,所長這才抬起頭來,以審問的口氣說:“你是學生,為何倡導邪說?”
“我一不提倡吸__片,二不提倡嫖賭,三不魚肉百姓,四不坑害好人,怎叫倡導邪說?”郭亮面無懼色,針鋒相對。所長一驚:這學生好不厲害!他想了半天,才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來:“你想誣賴不成!”
郭亮冷笑一聲,反問道:“我的作文既未貼在街頭,又未刊于報端,豈能說是蠱惑民心?再者,作文提問,乃學生之學業。學者不問,教者不容。請問,辦學校是干什么的?”一席話駁得所長啞口無言,只好讓郭亮回去了。郭亮走 出大門,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立即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治所門上:“魚所、肉所、麻將所,所內者甜,所外者苦;豬公、狗公、烏龜公,公道何在,公理何存!”
這副對聯罵得痛快淋漓。老百姓見了無不拍手稱快,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