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
你是否在尋找“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你了解多少?邊防戰士王焯冉英勇犧牲的事跡具體是如何的?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5篇,歡迎大家分享。
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篇1
王焯冉,男,河南漯河人,1996年10月出生,2016年9月入伍,陸軍某部班長,下士軍銜。2020年6月15日奉命前出支援加勒萬河谷斗爭,作為渡河先鋒,王焯冉率先跳入冰冷刺骨的河中。當有戰友被激流沖散時,他拼力救助4名戰友脫險,英勇犧牲。2020年6月,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生死與共的堅守感天動地,以身許國的誓言氣壯山河。他們一直用自己的精神感染著世人,國家不會忘記他們的事跡,人們也始終會記得他們的身影。
當好先遣傳人
王焯冉所在單位,前身是“進藏先遣英雄連”。入伍后,王焯冉在這種紅色文化熏陶下,時刻激勵自己要賡續英雄血脈,向英雄學習。他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班長。“讓我來負責,交給我們班。”這是戰友們常聽到王焯冉說的一句話。王焯冉犧牲前,在家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作為英雄連的戰士,我應該把老革命的精神傳承下去。我是先鋒隊的隊員,我應該沖在第一線。”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找到王焯冉為什么總有那么一股子勁、總是把集體榮譽看得那么重、總是沖在最前頭。
5份入黨申請書
2018年年初,還是上等兵的王焯冉就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說起來,他入黨最初還是受母親楊素香這個老黨員的影響。他說:“鮮艷的黨旗如熊熊燃燒的烈火暖著我的心窩,我常常夢想著有一天也能站在黨旗下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2019年1月,王焯冉因表現突出,被任命為副班長。在他看來,雖然已是副班長,但還不是黨員,一些任務就沒他的份。為此,他遞交了第二份入黨申請書。同年7月1日,全團官兵在李狄三銅像前宣誓,看著鮮紅的黨旗,他入黨的愿望更加迫切了,回來后就寫下了第三份入黨申請書。
2020年1月,王焯冉在同年兵中第一個當上班長。當時,連隊9名班長中有5名是黨員,一些重要任務連隊往往優先考慮黨員班長帶的班,組建突擊隊也先選是黨員的骨干。
王焯冉犧牲前向組織遞交了第五份入黨申請書。當時,中印邊境已多次發生沖突,連隊隨時可能奔赴一線執行任務,王焯冉再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寫道:“作為一名軍人在這個時候正應當挺身而出,我申請上一線,我要和黨員并肩作戰”,“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就是希望能夠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身份走向戰場”。
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篇2
冰河中的永恒雕像
加勒萬河谷發生沖突后,遠在50公里外的團隊奉命緊急前出。經過約3小時的機動行軍,又徒步穿越3道冰河后,凌晨1點多,他們來到距沖突發生地100多米的最后一道冰河前。
為保障部隊安全過河,需先拉一條繩子到河對岸,王焯冉、馬命、孔祥強3名士官和2名義務兵組成“渡河先鋒隊”執行這一任務。剛走到河中央,由于水勢太急,5人一下子被沖到下游5米多遠,還好被一塊大石頭擋住。險情不斷發生,洶涌的河水把他們一次又一次沖散。在岸邊戰友的幫助下,3名士官先把2名義務兵推上了岸,而后王焯冉、馬命又合力把孔祥強也推上了岸。
這時,王焯冉、馬命已在河里泡了近半個小時,突然馬命腳一滑,河水立馬沒過了他的鼻子。王焯冉一把抓住他,兩人一起被河水沖向下游10多米,直到王焯冉的一只腳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才停下。此時兩人已近虛脫,王焯冉被緊緊卡住難以動彈。生死一刻,王焯冉大聲喊道:“前方任務重要!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之后竭盡全力,猛地一下將馬命推向岸邊。
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王焯冉23歲的生命,永遠留在了祖國西部邊陲的冰河中。他在冰河中的奮力一推,定格為喀喇昆侖山脈中一座永恒的雕像。
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篇3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又是一年清明至,我們追思先烈,致敬英雄,在銘記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撫今追昔中堅定前行意志。祈愿山河無恙,魂安九州!
祖國西部邊陲,喀喇昆侖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位年輕的戰士在衛國戍邊一線,用生命捍衛了祖國尊嚴和人民安寧。他就是戍邊烈士——王焯冉:
漯河市的黑龍潭鎮土城王村位于潁河南岸,烈士王焯冉從小就在這里長大,當地的村干部告訴記者,在王焯冉犧牲的大半年時間里,整個村里的人都瞞著王焯冉的奶奶,因為王焯冉跟奶奶最親,他們怕老人聽到這個消息受不了,整個村莊都在替烈士的家人瞞著這件事情。“為咱國捐軀了,為咱國爭光了,他也為俺土城王村爭光了,真是的。”
王焯冉出生于1996年,入伍的時候正在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為了當兵,王焯冉瞞著家人報了名,攜筆從戎奔赴高原,從一名大學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人民解放軍戰士。楊素香:“他跟我們說的時間,他就在網上報過名了。他說我想去當兵。他跟他奶奶不是比較親。奶奶說你這么瘦,當什么兵啊!說你這么瘦。他光會笑,俺兒子從來不跟你犟嘴呀,什么的,跟俺倆說,我要不當兵會后悔一輩子。“
2020年6月,在回擊外軍蓄意挑起事端的斗爭中,他作為渡河先鋒率先跳下河,把四名戰友推上了岸,自己卻永遠躺在了加勒萬河那冰冷刺骨的激流中。王焯冉的母親楊素香:“那時間焯冉的腳被卡住了,就是他救那個叫馬命也過來了,馬命說,我兒子是六班班長,他是五班班長,他說他們兩個把那三個沖散的推上岸,最后剩他們兩個了,他說我也動不了啦,下半身都麻木了。我兒子就是猛地把他推上去了,給馬命推上去了。“
執行任務前,王焯冉向組織遞交了第5份入黨申請書,字里行間,戰士的家國情懷催人淚下,他用崢崢誓言詮釋了軍人的使命和榮光。受王焯冉烈士事跡的感召,今年又有更多的河南大學生報名參軍,立志報效祖國。漯河軍分區副司令員 田鋒:“我感覺到我們的青年官兵,是很有希望的一代。這些官兵確確實實是給我們做出了表率,邊防的官兵確實很英勇、很頑強,而且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尤其是在維護國家利益面前,決不退讓。”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是高原邊防官兵們喜愛的一首歌。英雄雖離去,英魂立昆侖。大家都向往穩定安樂的生活,但總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來,逆流而上,負重前行,多少個像王焯冉這樣的戰士正堅守在苦寒邊境,守護著我們,他們是這個時代真正的英雄!
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篇4
2月19日,解放軍報刊發長篇通訊“英雄屹立喀喇昆侖”,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邊境對峙事件詳細過程。據報道,中央軍委日前表彰了中印邊境沖突中涌現的戍邊英雄,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記者了解到,被授予一等功的烈士王焯冉老家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黑龍潭鎮土城王村。在村子的麥地里,記者見到了這位烈士王焯冉的父親王恒召。提起兒子被授予一等功的事情,王恒召的眼眶紅了,“我為兒子的所作所為,感到非常驕傲。”
據王恒召介紹,王焯冉出生于1996年,入伍的時候正在專科學校里讀計算機專業。“他當初是偷偷報名的,根本沒給家人說。”王恒召說兒子當時回來給家里說要去當兵之后,家里人都很尊重他的決定,王恒召覺得兒子已經長大,有自己的理想。
“當時最舍不得他的是奶奶”,王恒召說,自己和妻子平時很忙,王焯冉小時候是跟著奶奶一起長大,焯冉犧牲的消息家里人到現在還瞞著他奶奶,“老人年紀大了,害怕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后受不了。”老人經常向夫妻倆問起孫子的消息,王恒召和家人告訴奶奶,王卓冉在前線為國家效力,還立了功,讓老人不要擔心。
平日里一向堅強的王恒召在采訪時不斷落淚,收到兒子王焯冉被追記一等功的通報后,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兒子,你為國捐軀,永遠是爸爸的驕傲!”
邊防戰士王焯冉烈士事跡篇5
王焯冉(1996年-2020年6月),男,漢族,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機步營戰士,一等功臣,烈士。2016年,年輕的王焯冉走上邊關。
2020年6月,23歲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線第4次蹚河時有人被激流沖散,王焯冉和馬命拼盡全力將3名戰友推上岸,自己卻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突然,王焯冉一只腳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危急時刻,他將馬命猛地推向岸邊:“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馬命獲救了,王焯冉則永遠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走上斗爭一線前,王焯冉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在斗爭一線考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