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樣, 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傳統節日,希望能幫到你。
一、傳統節日簡介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春節、元宵節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的畫面。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歷法、數學,以及后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歷》、《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后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二、節日發展
中國傳統節日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沖擊與影響;一些歷史人物被賦予永恒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里,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于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后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并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三、節日標志
24日從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
中秋、重陽等中國七大傳統節日logo正式發布。據悉,這是中國文化促進會節慶中國協作會發起的,將七大傳統節日連起來打包申遺的行動之一。郭道榮表示,已經延續上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積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但由于沒有形象logo系統,在現代社會不利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推廣和傳播。
中國七大傳統節日形象logo的出爐將有利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走向世界。同時,《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也即日擬定,根據《傳統節日形象logo管理辦法》要求,中國文化促進會擁有此次征集評定的傳統節日形象logo著作權,任何單位或個人在使用傳統節日形象logo時,應確保合法使用。
四、中國的傳統節日順序
1、春節,農歷正月初一
2、元旦,陽歷1月1日
3、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4、清明節,4月5日(或6日)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6、七夕情人節,農歷七月初七
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9、冬至,12月22日(或23日)
10、臘八節,農歷臘月初八
看過中國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