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闔閭的歷史評價
吳王闔閭執政時期,以伍子胥為相,以齊人孫武為,興盛吳國,大破楚國,稱霸一時。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吳王闔閭的歷史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吳王闔閭的歷史評價
司馬遷:“闔廬弒僚,賓服荊楚。”
王充:“孫武、闔廬,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學其法者,戰必勝;不曉什伯之陳,不知擊刺之術者,強使之軍,軍覆師敗,無其法也。”
趙曄:“始任賢使能,施恩行惠,以仁義聞于諸侯。”
司馬貞:“光既篡位,是稱闔閭。王僚見殺,賊由專諸。”
闔閭墓
闔閭墓位于江蘇省蘇州市閶門外虎丘山下劍池水中。其子吳王夫差為營造闔閭墓,征調十萬民工使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歷時三年竣工。因闔閭愛劍,下葬時以“專諸”、“魚腸”等劍三千殉葬。陵墓上方劍池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傳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派人來此鑿石求劍,但無所獲,惟鑿處成為深池,故稱劍池。一說劍池為冶煉寶劍淬火之處。
闔閭墓所在的虎丘山劍池,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曾在此書寫“虎丘劍池”四個大字,,每一筆畫都有二尺多長,筆力遒勁。經風霜侵蝕,“虎丘二字段落湮沒,于是在明代萬歷年間照原樣鉤摹重刻。所以蘇州人稱為“假虎丘,真劍池”,也有人說這句話暗指闔閭墓的秘密。
據方志記載,劍池下面是吳王闔閭埋葬的地方,因入葬時把他生前喜愛的三千寶劍作為殉葬品埋在墓中,故名“劍池”。歷史上不少淘金者想挖掘闔閭墓。劍池的外側有一塊南北傾向的大盤石,面積有一二畝。傳說闔閭墓筑成后,吳王夫差擔心工匠們泄露墓中的秘密,便將全部工匠邀來飲酒看鶴舞。白鶴也會跳舞,多么稀罕!他們興高采烈地伸長頸脖,等待著仙鶴降臨,但是等到的卻是一把把寒光閃閃的利刃。據說,當年千余名工匠喋血石上,至今石頭還是紫褐色的,名曰“千人石”。吳王夫差以這種欺騙伎倆殘殺無辜,手段十分卑劣。
看了“吳王闔閭的歷史評價”還想看:
1.歷史是怎么評價吳王夫差的
2.吳王闔閭的典故介紹
3.吳王闔閭之子夫差
4.關于史記里的故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