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闔閭的人物生平
吳王闔閭(?-公元前496年),姬姓,名光,別名闔廬、公子光,春秋末期吳國君主。公元前515年,吳王闔閭派專諸刺殺吳王僚,奪取吳國王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吳王闔閭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吳王闔閭的人物生平
率兵伐楚
闔閭,原稱公子光,是吳王諸樊之子(《左傳》、《世本》作吳王余眛之子)。吳國在吳王壽夢在位時期開始強盛。吳王壽夢死后,四個兒子,前三個兒子諸樊、馀祭、馀昧相繼即位,四子季札德能最高卻無心王位,屢辭王位而不授。馀昧病故,馀昧的兒子僚即位,是為吳王僚。公子光心有不甘,常常認為自己的父親兄弟四人,應當傳位給叔父季子。季子既不接受國家,而自己的父親最先繼位。既然沒有傳位給季子,自己就應當繼位。于是暗中招納賢能之士,準備襲擊吳王僚,奪回王位。
公元前525年(吳王僚二年),吳王僚派公子光率軍攻打楚國,公子光戰敗而且丟失先王的船。公子光懼怕獲罪,便偷襲楚軍,奪回王船后才回軍。
公元前522年(吳王僚五年),楚國逃亡之臣伍子胥前來投奔,公子光以賓客之禮接待他。
公元前519年(吳王僚八年),吳國派公子光攻打楚國,擊敗楚軍,將楚國的前太子建的母親從居巢迎接到吳國。借勢北伐,擊敗陳國和蔡國的軍隊。
殺僚奪位
公元前518年(吳王僚九年),當時,楚國邊邑卑梁氏的少女與吳國邊邑的女子爭采桑葉,兩個女子的家人發怒而互相攻殺,兩國邊邑長官聽說后,也發怒而互相攻打,楚國滅掉吳國的邊邑。吳王僚大怒,于是派公子光討伐楚國,奪取楚國的居巢和鐘離二城凱旋而歸。
當初伍子胥投奔吳國,勸說吳王僚:“楚國可攻破,希望再派公子光去。”公子光對吳王僚說:“伍子胥的父兄被楚平王殺害,勸大王討伐楚國是為了報私仇罷了。攻打楚國未必能攻破。”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想殺吳王僚而自立為王,又不能說穿此事,于是就將勇士專諸推薦給公子光。公子光大喜,便以伍子胥為賓客。伍子胥退隱鄉下從事耕作,以等待專諸的行動。
公元前514年(吳王僚十三年),吳王僚趁楚平王駕崩,國內動蕩之時,興兵伐楚。由于國內空虛,闔閭加大了策動政變的步伐,并在吳王僚班師回朝的慶功宴上派專諸將劍藏在魚腹中,趁上菜之機刺殺了吳王僚,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專諸刺王僚”的故事。由此闔閭奪得吳國王位,史稱吳王闔閭。
強兵興國
當時的吳國雖已強大起來,但仍有不少困難:譬如常受江河海水的侵害,軍事防御設施尚不完備,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沒有保障;國家糧倉還未建立,荒地也未充分開墾;西邊的楚國已成為雄踞中南的泱泱大國,南邊的越國也有很強的實力,對吳國構成威脅。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具有政治膽識的吳王闔閭大力搜羅人才,任賢使能,采納良策,聽取民聲。他任用了楚國舊臣伍子胥,聽取其振興吳國的建議。吳王闔閭任用伍子胥為行人(外交官),伯嚭為大夫,共同參議國事。經伍子胥推薦,吳王闔閭親自召見軍事家孫武,與孫武討論晉國六卿強弱,孫武獻出了自己的軍事著作兵法十三篇。當時正是吳國振興霸業之機,吳王闔閭讀了很感興趣,拜孫為。
吳王闔閭命伍子胥主持修筑的闔閭大城(今江蘇蘇州),于是名城蘇州(姑蘇)開始建立。吳王闔閭還設置守備,積聚糧食,充實兵庫,為稱霸諸侯作準備。經過幾年的努力,吳國不斷發展壯大,百姓豐衣足食,樂于為國家而獻身。為了給楚國點顏色看,他一舉滅亡了楚的附庸徐國,楚國對此也無可奈何,眼睜睜地看著他在徐國稱王。
吳國經過吳王闔閭的一系列改革,具有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吳王闔閭開始把重點轉向軍事上的發展。他訓練吳國的士卒,以適應與中原諸侯國作戰的需要。又重用軍事家孫武,提高戰術素養。加緊制作鋒利的寶劍,以供戰爭之用。一切準備就緒,吳王闔閭首先把矛頭指向了強大的楚國。
攻入郢都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三年),吳王闔閭與伍子胥、伯嚭率軍攻打楚國,奪取楚國的舒邑,誅殺吳王僚之弟、逃亡投降楚國的燭庸、掩余二公子。吳王闔閭謀劃攻入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孫武說:“民眾疲勞,不能攻打郢都,要等待時機。”
公元前511年(吳王闔閭四年),再次攻打楚國,奪取了楚國的六邑和灊邑。
公元前510年(吳王闔閭五年),攻打越國,擊敗越軍。
公元前509年(吳王闔閭六年),楚國派子常、囊瓦率軍攻打吳國。吳軍迎頭還擊,在豫章大敗楚軍,奪取楚國的居巢然后撤回。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九年),吳王闔閭詢問伍子胥和孫武說:“當初你們說不能攻打郢都,現在情況如何?”二人回答說:“楚國大將子常貪婪,唐國、蔡國都恨他。大王您如一定大舉伐楚,必須聯合唐、蔡二國才能成功。”于是吳王闔閭聽從他們的計策,出動全部軍隊,與唐國、蔡國一道西進伐楚,來到漢水邊上。楚國也發兵抵拒,雙方隔水列陣。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欲戰,吳王闔閭不許。夫概說:“大王已把軍隊委托于我,作戰要抓住有利時機才是上策,還等什么!”夫概于是帶領其部五千人突襲楚軍,楚軍大敗奔逃。吳王闔閭縱兵追擊,追至楚國都城郢都,與楚軍交戰五次,五戰都把楚軍打敗。楚昭王逃出郢都,跑到鄖縣。鄖公之弟想殺死楚昭王,楚昭王又與鄖公逃到隨國。吳軍進入郢都,創造了春秋時期攻占大國都城的先例。
夫概反叛
公元前505年(吳王闔閭十年),越王允常聽說吳王闔閭在郢都,吳國國內空虛,于是率軍攻打吳國。吳國另派軍隊迎擊越軍。楚國向秦國告急求救,秦國派軍隊救楚擊吳,吳軍被擊敗。吳王闔閭的弟弟夫概見秦軍、越軍接連擊敗吳軍,而吳王闔閭滯留楚國不撤離,夫概便逃回吳國而自立為吳王。吳王闔閭聞知此事,便率軍返回吳國,攻擊夫概。夫概兵敗投奔楚國。同年九月,楚昭王才得以回到郢都,而將夫概封于堂溪,稱為堂溪氏。
公元前504年(吳王闔閭十一年),吳王闔閭派太子夫差率軍再次討伐楚國,攻取了楚國的番邑,迫使楚國遷都于鄀(今湖北宜城東南)。從此吳國威震華夏。
傷重去世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十九年)夏,吳王闔閭興師伐越,越王勾踐帶兵在欈李(今浙江嘉興南)抗擊(史稱“槜李之戰“)。越軍派遣敢死隊挑戰,三次沖向吳陣,全部失敗。最后越王讓犯死罪的囚徒走到吳軍陣前,舉劍自盡。吳軍只顧觀看這種奇怪的現象而放松防備,越軍趁勢攻擊,在姑蘇(今江蘇蘇州)大敗吳軍。
越國大夫靈姑浮用戈攻擊吳王闔閭,斬落吳王闔閭腳拇指。吳王闔閭被迫還師,軍隊退卻七里,吳王闔閭因傷重死于陘,后葬今天的蘇州虎丘山。
臨死前吳王闔閭命立太子夫差為吳王,對夫差說,你能忘記勾踐殺死了你的父親嗎?夫差回答說不敢忘。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二年),吳王夫差在夫椒(在太湖之中)擊敗越國,攻入越國都城會稽(今浙江紹興),終于為父親吳王闔閭報復了越國。越王勾踐派人向吳國求和,伍子胥認為不能答應,要求滅掉越國以除后患,但吳王夫差志得意滿,答應越國的求和,并著越王為之服役。后來伍子胥屢諫,吳王夫差卻聽信讒言,將伍子胥賜殺。伍子胥臨死前說:“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地”,后來果如其所料,吳王被越國所滅。
吳王闔閭的故事
為女殉葬
吳王闔閭的女兒滕玉因對他有怨氣而自殺,吳王闔閭非常悲痛,在閶門外為女兒大造墳墓,又制作雕刻精美的石槨,并用金鼎、銀樽、珠玉待珍寶作為隨葬品。到了為女兒送葬那一天,吳王闔閭令人一路舞著白鶴,吸引成千上萬的市民跟隨觀看,到了墓地,吳王闔閭下令將跟隨觀看的男女全部趕進地宮,然后塞上墓門。這些觀鶴的百姓就這樣被埋進墳墓,成了吳王闔閭女兒的殉葬品。
愛吃咸魚
吳王闔閭帶兵渡海攻打越國時,船上沒糧了。正張皇的時候,無數金色大魚游了過來,它們自投羅網,成了吳軍的口糧,而且數目如此之多,直到吳軍班師,還沒吃完。吳王闔閭回來問那些魚還在么?身邊的人回答說都腌成了魚干。于是吳王闔閭就大吃特吃起來,不覺得咸,反而覺得味美,還當場寫下了一個字,上面是美,下面是魚,這字后來演變成了“鲞”,專指魚干。
看了“吳王闔閭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吳王夫差的人物生平
2.吳王夫差的生平故事
3.孫武人物平生介紹
4.范蠡人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