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人物簡介
白起(?—公元前257年),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郿縣(今陜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軍事家。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起人物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白起簡介
白起,又名公孫起,羋姓,戰國時期秦國郿人(今陜西寶雞眉縣人)。白起與李牧、廉頗、王翦齊名,并稱“戰國四將”,其中白起號稱“人屠”、“戰神”,位于四將首位。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將領統帥。
白起是中國歷史上戰功最顯赫的,同時被評為自孫武、吳起之后的又一個出色的將領統帥。相關史書曾記載:所有國家不敢與秦國對戰,因為秦國有個——白起。可見白起在軍事上的成就是多么的輝煌。
然而,白起的這些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白起的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白起在年少時就由做的苗頭,從小就能耐得住寂寞與無聊,善于觀察地形地勢,不僅觀察家鄉岐山附近的地形地脈,還能夠模擬打仗時候的排兵布陣。除此之外,白起還十分好學,時常拿著兵書觀看學習。這也是他之后能取得好成績打下的堅實基礎。
白起從十五歲開始,便開始從軍打仗,在戰場上更是屢立奇功,被魏冉賞識培養,從此在軍事上便開始發揮重要作用。
白起為秦國贏得很多戰役,所以也很受秦國領導秦昭王的賞識、獎勵,最高的時候,白起被封為“武安君”,相當于現在“國防部”重要領導。白起也是完全能夠勝任這個稱號的。他為先后為秦昭王攻占其他敵對國的七十有余的城池,殲滅六國的軍隊大約一百六十五萬。
白起作戰“穩、準、狠”,曾經在伊闕之戰中打破魏韓的聯軍,攻陷楚國的國都郢城,致使楚國萎靡不振,為征戰六國立下汗馬功勞。
但是,正因為白起的優秀、厲害、威懾力強大,導致秦昭王也對其產生畏懼之心,于是功高蓋主的白起在晚年的時候被秦昭王免去官職,后來因奸人誣陷,最后自刎而死。
白起殺了多少人
白起是擁有顯赫戰功的戰國名將,是百年難遇的兵家奇才,更是另敵人聞風喪膽的戰神“人屠”。之所以叫白起“人屠”,便是因為他殺敵無數。從伊闕之戰開始,他相機的斬殺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殲滅楚國大軍三十五萬,并占領楚國的都城,使楚國元氣大傷。
另外,在與趙將賈偃之戰時殺死2萬余人。長平之戰更是殲敵四十五萬,是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可以說白起一生征戰沙場,殲滅六國軍隊一百三十多萬,是中國歷史上戰功最輝煌的。
從十五歲開始,白起便隨軍打仗,被魏冉賞識培養后,更是廣受重用。據歷史資料記載,在當時那個戰火連天的歲月里,白起一生征戰沙場三十七年,但是從未有過敗績,并且多數的時候還是以少勝多。最經典的戰役便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重要的戰役,首先這是中國走下統一的關鍵,也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大型、殘酷、壯烈的戰役。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比較輝煌的戰斗。與此同時,長平之戰也是白起人生最出名的一戰。
據《史記》記載:“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日:“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后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由此可見長平之戰最后結局是,白起坑殺四十多萬的趙國軍隊,即使是戰俘,也都被白起坑殺。這也是白起被稱為“人屠”之名重要原因。
白起怎么死的
自古以來,身為君王的人都害怕那些功高蓋主的英雄們,所以,就會有所猜忌、懷疑。最后,這些出色優秀的臣子,便會因為各種理由被處死,白起便是如此。
白起是秦國著名的將領,曾經還是秦國的武安君,相當于現在的“國安”,在他打下最具爭議的、也是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長平之戰后,上書兵諫秦王順勢攻打邯鄲,但是,因為白起太過出色,行軍打仗十分的精彩,導致在朝廷內部有人對他忌憚,所以就有人收受了賄賂,陷害白起,破壞白起攻打邯鄲的計劃,使白起錯過順利攻打邯鄲的最佳時機,并且也促使秦昭王和白起之間產生誤會,最后白起被秦王怒而賜之絞刑。最后,白起也是自刎而死。
針對于白起的死法,在不同的書中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應侯(范雎)請之,不起,于是免武安君為士武“。白起先被免去的職位,降職為普通將士。之后,范睢又從中作梗,最后,迫使秦王向白起賜劍自刎。換句話也就是說,白起到最后是自刎而死。
然而據《戰國策·秦策·文信侯欲攻廣河間》記載,白起是被賜予絞刑的,是“絞而殺之”。
看了“白起人物簡介”還想看:
1.名將白起的簡介
2.吳起人物簡介
3.孫武人物平生介紹
4.白起是個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