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璽印是怎樣的
璽印,《釋名》解釋為:“璽,德也,封物使可轉德而不可發也。印,信也。所以封物為信驗也。亦言因也,封物相因付”。先秦前,璽、印是一物。秦始皇后,只有皇帝印才可稱“璽”。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戰國時期的璽印是怎樣的?
戰國時期的璽印簡介
中國現存的最古印章。《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已有關于使用印章的記載。今可確證的先秦古印多屬戰國時期,遺存古璽約有 6000 余方,分官璽、私璽兩大類。官璽僅約 300方,絕大部分是私璽。戰國時期已廣泛使用印章,其質地、形狀、紐式乃至用字多寡、璽文排列形式等均無固定的模式。璽文為戰國古文,用陰陽兩法鐫刻,結構多緊密,筆劃圓轉多姿,印面布局錯落有致,和諧自然,并依據構圖美觀的需要,或減筆,或增筆,或挪動偏旁,甚至合文。由于國別不同,個別璽文的筆畫結構也有一定的區別。
官璽是官吏佩帶和使用的印章。戰國時期已有拜官授印、辭官交印、罷官收印的制度,每官均有相應的官璽,以作為其身份等級及行使權力的憑證。遺存官璽有銅、玉、陶等質地,多數為銅質。官璽多鐫有官名,見于文獻的有王、君、司徒、司馬、司工、司寇、莫囂(敖)、連尹、大偗、行偗、職歲、大夫、丞工師、嗇夫等,也有不少官名為文獻所無。印面有的僅刻官名,如“左司徒”、“右司馬”,有的官名下加“?”或“之?”,如“行士?”、“司寇之?”(圖1),有的官名下鐫刻品位較低的官名,如“余子嗇夫”,這種鐫刻形式表示后者對前者的從屬關系,有的地名下刻官名,如“溝城都丞”,這類官璽均為縣、邑等各級地方行政官吏所佩。以上官璽鐫刻形式,多數為后世所承繼,唯僅刻官名的形式除秦及西漢仍在低級別的官吏范疇中沿用外, 東漢以后已不多見。官璽中也有兩類不鐫官名的:①邑、縣以下低級地方機構中最高官吏佩印。這類璽印有的鐫地名和機構名,如“安昌里?”,有的僅鐫地名,如“平阿”。
② 特殊專用璽印, 如烙馬印及關稅用印。玉質和陶質官璽均陰文,銅璽則陰、陽文并見。陰文多刻鑿,陽文多鑄出。遺存的燕、楚、齊等國的銅質官璽以陰文鼻紐方璽為主,也有少量陰文圓璽。燕陰文方璽邊長一般約2.1~2.3厘米,制作規范,印背邊緣有一臺,印體呈壇狀,是官璽中制作最精的一類。楚、齊陰文方璽一般比燕璽略大,背多呈斜坡狀,無臺。今存趙、韓、魏三國的銅方璽多是陽文,邊長一般為1.5厘米,印背亦多呈斜坡狀,無臺,鼻紐。今存官璽中還有形制特異的,如:楚國的陰文“大偗”璽(圖2),紐高可握,形作瓜蒂狀,齊陰文“易都邑埾嶦儻之?”,一邊中部突起,燕陽文“日庚都萃車馬”璽,紐作圓筒狀,可納木,燕國“單佑都□王□鍴”等長條形陽文璽,?紐,上部有環可穿帶。這類印體碩大、形制特殊的官璽,多屬工官璽或特殊專用璽,而非一般武吏或行政官員所佩。
私璽是指私人使用的印章。今遺存的私璽亦銅質居多,其次為玉質、銀質。銅私璽形制多種多樣,印體有方、長方、圓、橢圓、半圓及心形、月牙形、矩形等不規則形狀。紐有鼻、亭、蛇、鳥、獸、?、帶勾等式。最常見的為邊長僅 1.5厘米左右的方形鼻紐小璽,印背有的隆起呈坡狀,有的起臺呈壇狀,制作極為精致。銀質璽亦多此形制。銅璽陰、陽文并用,陽文璽字畫細如毫發,剛柔相兼,勁麗自然,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玉璽均陰文,多覆斗紐,也有人紐、獸紐,雕鏤均精。依據璽文內容,私璽可分姓名璽、閑文璽、肖形璽3 類。
延伸閱讀
印材指制作璽印的原材料,有金、銀、銅、鐵、鉛、水晶、玉、石、陶泥、琥珀、瑪瑙、翡翠、骨角、木、牙、竹根、磚瓦,瓷等多種。它在各個歷史時期,使用中有所側重。先秦時期“……民皆佩綬,以金、銀、銅、犀、象為方寸璽”(東漢衛宏《漢舊儀》),但從傳世文物來看,當時的官、私之印,絕大多數為銅質,間有玉印和石印,數量很少,犀、象印尚未見有實物。秦漢至南北朝這一時期的璽印,仍廣泛用于封泥上,其制作材料最常見的依然是銅,但是也有少量金、銀、玉、鐵、鉛、水晶、滑石、陶泥等材料制作的璽印。隋唐以后,一般官員的印章仍為銅質(宋代曾有用瓷作印材的官印),但私印的材料,品種就十分豐富了,如玉、牙、角、黃楊、檀香、竹根、瑪瑙、琥珀、花乳石等??偟膩碚f,元代以前的私印材料,以玉、牙、角為主,而明代以后則以花乳為主。歷代官印的印材均有一定的制度,不得僭越,其卑等級,以玉為貴,金次之,銀又次之,普通官員則為銅質。私印的印材,在文獻資料中未發現有何種規定。
用花乳石作印材,是篆刻史上的一大發明。它的廣泛應用,與明清以來印學的昌盛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ㄈ槭米饔〔?,始于元代。明郎瑛《七修類稿》說:“圖書,古有皆以銅鑄,至元末會稽王冕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盡崇處州燈明石,果溫潤可愛也。”朱彝尊《王冕傳》中也有“始用花乳石治印”的記載。花乳石是篆刻用石材的總稱,質地柔、脆、膩且硬度適中,頗得明清以來治印者的青睞?;ㄈ槭漠a地較多,品目繁雜,所產石質也各有差異。
青田石產于浙江省青田縣,以劉山產量最豐。石質細膩,溫潤,不硬不燥,易于鐫刻;顏色有黃、白、青、綠、黑、灰等多種。其中尤以石質呈半透明狀的“凍石”最為珍貴。凍石有“燈光凍”、“魚腦凍”、“密蠟凍”、“封門青”等多種名稱。一般青田石雖不及凍石佳妙,亦不失為印材佳品,是理想的篆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