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榮譽成就
孟子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各國治亂興亡的規(guī)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子的榮譽成就,歡迎大家閱讀。
孟子的榮譽成就
歷史地位的奠定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tǒng)”的人物開始,出現(xiàn)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
《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jīng)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谷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jīng)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準(zhǔn)配享孔廟。以后《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jīng)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xué)》、《中庸》合為“四書”,《大學(xué)》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jīng)”之上。
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圣公”,以后就稱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
在明清兩代,官方規(guī)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之一了。
孟子的追封追謚
齊宣王封孟子為稷下學(xué)宮第一任上大夫。
朝代 年代 帝王封謚
宋朝元豐六年(1083年) 宋神宗 鄒國公
元朝 至順元年(1330年) 元文宗 鄒國亞圣公
明朝 嘉靖9年(1530年) 明世宗 奉為亞圣,罷公爵。
明景泰2年,孟子嫡派后裔被封為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子孫世襲,一直到民國3年,73代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慶棠改封奉祀官,民國24年改稱亞圣奉祀官。
看了“孟子的榮譽成就”還想看:
1.有關(guān)于挫折成就成功的名言警句
2.遇到挫折堅持后成功的名人名言
3.關(guān)于成功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