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三個階段是什么
抗日戰爭指的是在二戰進行的過程中,中國面對日本的入侵發起抵抗的重大戰爭,這次戰爭的時間比較長。這次戰爭進行的時間很長,而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也將全部的過程包括其中,那么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是怎樣的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抗日戰爭三個階段是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抗日戰爭三個階段是什么
抗日戰爭的三個階段通常都是這樣劃分的,首先第一個階段就是從1937年開始一直到第二年的十月份,那個時候廣州和武漢等地區已經相繼成為日本的囊中之物,而這段時間則是中國進行戰略防御的階段。當時中國方面處于多種位置的考慮,并沒有主動進行戰爭。日本從盧溝橋開始發起進攻,這也就代表著戰爭進入了全面爆發的時期。
抗日戰爭三個階段中第二個階段從也是最長的一個時期,從1938年開始,這時候國民政府出現了投降叛變的人,汪精衛的行為讓中國人民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人民依舊英勇作戰,和日本的戰爭也進入了互相對峙的時期,一直到1943年為止,對峙形勢并沒有發生改變。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從1944年開始,中國發起了新一輪的攻勢,日本也受到了來自國際上的壓力,而中國的支持者越來越多,直到1945年戰爭勝利,日本已經沒辦法做出任何的攻擊,向世界宣布了自己投降。
抗日戰爭恥辱
如果要提起最大的抗日戰爭恥辱,那么一定要提起中條山戰役,這次的戰爭也被人們稱為是晉南會戰,在這場戰爭中國國民黨軍隊被日軍抓獲的俘虜人數在三萬五千人左右,而戰場上所遺留下來的國民黨士兵的尸體也達到了四萬二這個龐大的數字,可是日軍卻僅僅有六百多人死去,受傷的人數也不過在兩千人左右。就連蔣介石都不得不無奈的承認這是最大的抗日戰爭恥辱。
日本在百團大戰中受到了很嚴重的打擊,于是他們將八路軍看成了是最大的對手和敵人,認為必須全力以赴的鏟除八路軍才能夠占領整個中國地區。在中條山周圍卻有著二十幾萬國民黨軍隊,他們始終牽制著日軍的重大力量,如果將這些國民黨軍隊打走,那么日軍就可以全力面對八路軍了。于是日軍派出了十萬多人的部隊前去進行戰爭。
其實當時那個條件之下國民黨軍隊還是有一些有利條件的,可是當時國民黨卻一直沒有在這個地區修建防御設施,直到戰爭發生了才倉皇的應戰。從戰爭的過程來看國民黨軍隊似乎一直都沒有找到狀態,被動挨打持續的進行著,根本沒有任何的抗爭精神,面對日軍的攻勢幾乎沒有任何還手的能力。而日軍方面不僅有空軍協助,而且裝備精良物資充足,而且還使用了毒氣彈,這樣一來國民黨軍隊的形勢更加惡劣了。因為國民黨軍隊的疏忽和輕敵,最終釀成了這場抗日戰爭最大的恥辱。
抗日戰爭第四戰區
抗日戰爭第四戰區是中華民國政府劃分的對抗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自七七事變爆發后,為了展開全面抗日運動,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將整體兵力劃分為幾個戰區,以此來瓦解日軍的軍事勢力。抗日戰戰爭第四戰區劃分之初,所管轄的是廣東、福建一帶。
后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整頓。抗日戰爭接近尾聲時,抗日戰爭第四戰區與抗日戰爭第三戰區進行了合并。1937年,根據中華民國政府的安排,抗日戰爭第四戰區由何應欽管理,其中第四戰區管轄第四集團軍和第十二集團軍。
1938年,抗日戰爭第四戰區作了整頓,其中司令長官一職還是由何應欽擔任。并且,作戰地區變為廣西和廣東一帶,抗日戰爭第四戰區的第十二集團軍由余漢謀領導。總的來說,抗日戰爭第四戰區共管轄九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
1939年,抗日戰爭第四戰區作了較大的整頓,其中司令長官由何應欽變為張發奎。并且,抗日戰爭第四戰區的作戰范圍改變為兩廣一帶。除此之外,抗日戰爭第四戰區包含第九集團軍、第十二集團軍、第十六集團軍,其中第九集團軍由吳奇偉帶領,第十二集團軍由余漢謀帶領,第十六集團軍由夏威帶領。
總的來說,調整后的第四戰區還是管轄九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中華民國政府經過實際情況對抗日戰爭第四戰區進行了整改,以此保障充沛兵力來對抗日軍。
看了“抗日戰爭三個階段是什么”還想看:
1.抗日戰爭分哪三個階段
2.抗日戰爭分幾個戰區
3.抗日戰爭有哪幾場重要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