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軍歷史簡介
德國國防軍在世界大戰結束時,德意志帝國的軍隊幾乎完全解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國防軍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德國國防軍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意志帝國的軍隊幾乎完全解散。士兵獨自或是結伴返回德國。很多這些士兵后來成為半軍事自愿組織自由軍團(Freikorps)的成員,在1918至1923年期間參與鎮壓革命與邊境沖突。
但是,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始終需要組織軍隊,于是在1919年3月6日頒布法令,建立了臨時國防軍(Vorläufige Reichswehr),包括臨時國家陸軍(Vorläufige Reichsheer)與臨時國家海軍(Vorläufige Reichsmarine)。陸軍人數有大約四十萬男性。9月30日,軍隊被重新組織為"過渡性軍隊" (Übergangsheer),直到1921年1月1日政府按照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建立德國防衛軍(Reichswehr)為止。
1933至1934年間,時任德國阿道夫·希特勒秘密開始了德國防衛軍的擴充。在1935年10月15日,納粹德國正式將將德國防衛軍(Reichswehr)更名為德國國防軍(Wehrmacht)。
1936年3月7日,德國國防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西方國家沒有干涉。1936年7月,德國國防軍開始派人參加西班牙內戰。1938年3月,德國國防軍占領奧地利。1938年10月,德國國防軍占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9日,德國國防軍先后入侵過波蘭、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英國、南斯拉夫、北非各國、希臘、蘇聯等國,并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945年5月9日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國防軍被予以解散。
德國國防軍戰爭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布黨衛隊為犯罪組織,但并未對德國國防軍總指揮部和總參謀部宣布犯有戰爭罪行。此后很長時間"國防軍無罪"論在德國流傳極為普遍。但實際上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觸犯了日內瓦公約和海牙戰爭條例,犯有重大罪行。
在蘇聯,德國國防軍根據既定政策在蘇聯瘋狂掠奪糧食、日用品、石油等物資。同時,德國國防軍協助黨衛軍殺害了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當時國防軍的任務主要是負責確定黑名單、限制猶太人活動范圍和提供猶太人的住址,沒有國防軍的這些配合,黨衛軍也難以得手。二戰期間蘇聯戰俘死亡人數高達330萬,德國國防軍有不可推卸的罪責。
德國國防軍戰爭傷亡
在二戰期間,有超過600萬國防軍士兵受傷,超過1100萬人成為俘虜。有553萬名德軍士兵死亡(包括黨衛軍),其中215,000人是在德國征召的蘇聯公民。德軍大約四分之三的損失都發生在東線(270萬人),外加最后階段1945年1月到5月損失的120多萬人,德軍在東線累計損失了390多萬人
看了德國國防軍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