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漢諾威歷史發展
漢諾威(Hannover)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德國漢諾威歷史發展,希望能幫到你。
德國漢諾威歷史發展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日本館"超級紙屋"
中世紀時期,在萊納河(Die Leine)的岸上建立了這個城鎮;它原來的名字是Honovere,可以翻譯成"高高的河岸"。最早,這是一個漁夫和擺渡者生活的小村莊;到了13世紀,逐漸發展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城鎮。14世紀,漢諾威教堂建立;同時還建造了帶有三個城門的城墻,用以保護城市。
1636年,Calenberg公爵決定把他的宅第搬遷到漢諾威;他的公國后來也就被稱為"漢諾威公國"。他的后裔中出現了多位英國國王,其中的第一位就是喬治一世,他于1714年即位;共有三位英國國王同時也是漢諾威的選帝侯。
七年戰爭期間,1757年7月26日爆發了Hastenbeck戰役;法國軍隊擊敗了當地的守備軍并占領漢諾威。
1803年7月5日,拿破侖強加了Artlenburg協定(易北協定)之后,大約三萬人的法國部隊占領了漢諾威;同時,這個協議還解散了漢諾威軍隊。喬治三世不認可易北協定,并且努力招募外籍部隊;這導致大量的漢諾威戰士最終移居英國,組成了后來在滑鐵盧戰役中一個重要的角色:國王的德國軍團。1814年在維也納會議,喬治三世把整個選區提升為"漢諾威王國";它的首府漢諾威也擴展到了萊納河的對岸,并有大幅的增長。
1837年,英國和漢諾威的共主邦聯中止,因為威廉四世在英國的繼承人是女性,而漢諾威則只能由男性繼承。而后,漢諾威王國一直延續到1866年,當時它被普魯士吞并。在被吞并之后,漢諾威人民一直反對普魯士政權。然而,漢諾威繼續成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城市的三分之二被轟炸成為廢墟。戰后,漢諾威以承辦商業博覽會而聞名,1947年英國軍政府下令舉辦工業博覽會(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一家名叫聯合輕合金工廠的廠址動工,因陋就簡,開辦展覽,沒想到展覽會竟然大獲成功,有幾十萬人前來參觀。這次展會隨后發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博覽會。每年四月,來自全球不下6000家廠商參展。成為世界最新機器設備和新技術的風向標。除一年一度的工業博覽會外,1986年起又從工業博覽會分出CeBIT(辦公技術、信息通信展覽),航空博覽會,國際建筑博覽會等,把博覽事業提升到新的高度。2000年,漢諾威承辦了世界博覽會。
德國漢諾威簡介
漢諾威(Hannover)是德國下薩克森州的首府。位于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既處于德國南北和東西鐵路干線的交叉口,又瀕臨中德運河,是個水陸輻輳的交通樞紐。漢諾威是工業制造業高度發達的城市,是德國的汽車、機械、電子等產業中心。此外第三產業已占就業人數的2/3,除商業、金融、保險業外,漢諾威最著名的就是會展業和旅游業,歐洲最大的旅游企業途易的總部就設在這里。當地每年將舉辦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術展覽CeBIT。
看了德國漢諾威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