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的人物簡介
腓特烈二世(德語:Friedrich II von Preußen, der Große,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亦稱腓特烈大帝和弗里德里希二世,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軍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腓特烈二世的人物簡介,希望對你有用!
腓特烈二世的人物簡介
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統治時期普魯士軍事大規模發展,領土擴張,文化藝術得到贊助,使普魯士在德意志取得霸權。腓特烈二世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名將之一,而且在政治、經濟、哲學、法律、甚至音樂諸多方面都頗有建樹。
腓特烈在他的父親「士兵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嚴格,強硬和軍事式的教育下長大。1730年他嘗試和朋友漢斯•赫爾曼•馮•卡特通往到英格蘭。但以失敗告終。他們被囚禁在現在德波邊境的小鎮昆斯特林(德語:Küstrin),在那,卡特被處決。究竟腓特烈是看到還是只聽到行刑,目前還有爭議。
他的父親一再受到親奧勢力的壓力,腓特烈在其影響下,不情愿的和伊莉薩白•克里斯丁娜•馮•布賴恩施懷克—貝芬(Elisabeth Christine von Braunschweig-Bevern)成婚。伊莉薩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個遠房親戚。兩人并未誕下一子。腓特烈基本上和她分居,只在節慶場合一同出現。但腓特烈在其父臨終前答應了,誓不會對伊莉薩白不忠。在萊茵斯堡(Rheinsberg)的四年(1736–1740)可能是兩位在一起最幸福的日子了,但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只是做給他那多疑的父親的一出戲,目前尚沒有定論。
腓特烈二世的個人貢獻
即使忽略他作為政治家的作為和他對立法所做的貢獻,單憑他在軍事上的表現,就足以使他在歷史上占一席位。在西方軍事歷史學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在歷代名將中的的地位,可能僅次于亞歷山大、西澤、漢尼拔、拿破侖這四大偉人。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腓特烈初次綻放光芒。索爾戰役更是腓特烈第一次試圖把經過自己思考和設計的斜線式戰術付諸實施。戰后腓特烈寫出了他最重要的軍事理論著作《戰爭原理》(有譯為軍事教令,德語:Die General Principia vom Kriege)。這本書集中體現腓特烈對自己早期戰爭經驗的總結和思考,不僅僅是行而上的戰爭理論,而且貼近實際,是當時最好的戰爭實踐指南。腓特烈其實是用法文寫成此書的,后來才譯成德文,僅僅下發給普魯士的將級軍官,不得外傳。但是他沒有把法文原版的第12章翻成德文,因為這一章寫的是腓特烈本人駕馭部下的經驗,當然不愿意讓部下看見。后來在七年戰爭中的1760年2月,奧地利從一位被俘虜的普魯士那里得到這本書,這才流傳于世,1762年這本書傳到倫敦,在那里公開刻印出版。
七年戰爭中,腓特烈大帝遇挫愈強,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以普魯士一個小國之力,獨抗法、俄、奧三大強國,其瘋狂程度,可與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或者希特勒相媲美。羅斯巴赫會戰更是腓特烈斜線陣勢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國西點軍校選作那個時代的經典戰役,以大模型重現在它的軍事博物館陳列中。軍事史家亦把此戰與洛伊滕會戰許為腓特烈大帝軍事藝術的巔峰之作,就象拿破侖的奧斯特里茨會戰一樣。僅憑這兩場會戰,腓特烈就完全奠定了其作為古今最偉大名將之一的地位,普魯士的一個永遠的軍事神話,從此誕生。 后世拿破侖評價腓特烈大帝的時候說:「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就越顯得他的偉大,這是我們對于他能說的最高的贊譽之詞」。
1785年西里西亞一年一度的秋季大演習中,英國王弟弗雷德里克王子 (約克公爵),美國獨立戰爭中出名的康沃里斯(Cornwallis),拉法葉特侯爵都來參觀,并向腓特烈致敬。當時腓特烈指揮的普魯士軍隊的操演方法,成為全歐洲軍界競相模仿的樣板,老國王在訓練場上禁不住掩口偷笑「天下英雄盡入我轂中矣」。
在戰術層次,腓特烈可以說是近代歐洲第一戰術家,比拿破侖毫不遜色。尤其是在戰役層次上:當時歐洲在戰略和戰術之間,沒有戰役學這個分科,而腓特烈就是大戰術的創始人,德國人口中的「大戰術」,就是現代軍事科學中的戰役學。歐洲軍事學從古斯塔夫開始走入近代化,經過杜倫尼、馬爾巴勒、歐根、薩克斯等歷代名將的探索與嘗試,到腓特烈手中,不僅從實踐上,而且從理論上給以總結。他所確立的作戰原則,例如「保護你的側翼和后方、迂回敵人的側翼和后方」,「我們注意力的目標,應該是敵人的軍隊」等等,直接指導了拿破侖。可以說在戰役指揮上,腓特烈是拿破侖的啟蒙老師。
腓特烈二世的人物軼事
他對所有藝術都感興趣,他自己起草設計了波茨坦的無憂宮,并聘請建筑師克諾伯斯多夫興建。他收有很多名畫,吹得一口好長笛(長笛教師 Johann Joachim Quantz)還作曲。他于1747年在無憂宮與作曲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會面。
除了母語德語,腓特烈二世還能說法語、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他能聽得明白拉丁語,古希臘語和希臘語,還有希伯來語。他晚年的時候,還去學習了斯拉夫語、巴斯克語和中文。
究竟腓特烈二世按當代的標準是否有同性戀傾向,目前尚有爭論。但確鑿無疑的是,他對女性比較疏遠。他希望在女性身上也看到他在男性那看到的勃勃生機。在他身后作的尸檢并未發現他患有性病或畸形。因為他的醫生Johann Georg Zimmermann透露,腓特烈大婚之前曾感染性病。而難得的幾位受腓特烈青睞的女性,都是些所謂的“女大地主”卡羅琳和葉卡捷琳娜大帝,他還向她們寫過詩,保持著書信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