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耳聾的原因是什么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于1770年12月16日,逝世于1827年3月26日。德國作曲家和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那么貝多芬耳聾的原因是什么?
繽紛世界,到處都是歌,可如果聽力受損,即便我們不是音樂天才,但美好的生活也會因之失色不少,那么貝多芬究竟是什么原因耳聾的呢?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導致貝多芬耳聾的原因是金屬中毒,其中持此意見的大多數人認為是鉛中毒。
根據現代醫學的判斷,鉛中毒的癥狀是:暈車、情緒不穩定、攻擊行為;體弱多病、免疫力低下、反復發熱和感染;腹痛腹瀉、高血壓、關節疼痛;聽力衰退等,而貝多芬一生都被這些癥狀所困,原因就是:
第一、貝多芬一生作曲習慣于先打草稿,反復修改后再定稿,而其中反復修改曲譜時所用的就是鉛筆,貝多芬有咬鉛筆的習慣,因此,鉛就慢慢在身體里累積了。
第二、貝多芬一生鐘愛的飲料首選是咖啡,其次就是葡萄酒和礦泉水了,由于當時的釀酒技術尚與今天無法相比,制造過程中無法出除許多金屬雜質,而貝多芬所喝的又往往不是高檔的葡萄酒,日積月累,對他的耳朵傷害是極大的,同時也加重了他的肝臟負擔(參見貝多芬去世后的尸檢報告:貝多芬的肝臟只有普通人的一半大小而且已經發黑硬得像木頭一般)。
所以在貝多芬30歲開始以后,耳聾就不可避免地開始惡化了。至于其他的原因(先天遺傳、梅毒后遺癥等),由于證據不足,尚無法定論。1800年1月29日貝多芬在寫給明友Wegeler醫生的信中最早提到了他的耳聾,貝多芬發現近2年來聽力逐漸變壞,自認為是他1797患斑珍住寒所致。
1802年貝多芬曾向人透露過在森林里他聽不到牧羊人用笛子吹奏的歡快管樂聲,他還告訴Wegeler,當人們說話聲音很輕柔時,他能聽見,但是聽不清,如果有人大聲喊他同樣聽不清,而且日夜聽見耳朵里有響聲,據說在維也納轟炸期間他不得不用脫脂棉墊蓋住耳朵。
以上證據表明,此時貝多芬的聽力損失以高頻為主,并伴有重振和嚴重的耳鳴,這時的貝多芬己開始使用對話手冊,并且在他的牙齒和鋼琴之間安放一根小棍以便能聽見琴聲,表明耳聾性質含有傳導性聾的成分,貝多芬的音語沒有變壞,表明其耳蝸功能尚有部分保留。
貝多芬52歲時因聽不清獨奏聲而被取消了對歌劇《費德里奧》的指揮權,后來他的身體每況愈下,晚期還患有進行性黃疸,嘔吐,腹瀉和持續4個月的水腫,他經歷過4次腹腔穿刺,共抽出11升腹水。
臨終前2天,貝多芬寫了遺書,他對在場的醫生說:“鼓掌吧!朋友,演出結束了。”1827年3月26日這位偉大的音樂家在維也納去世,死因為現今的肝腎綜合征。
維也納病理博物館副主任Joseph Wager和助手一起對貝多芬做了尸檢,貝多芬的耳廓很大,外形不規則,耳甲寬闊,外耳道蓋滿鱗片,鼓膜被鱗片覆蓋,顳骨巖部,尤其是耳蝸周圍血管豐富,乳突很大,內襯含血管的膜性組織,位聽神經皺縮并有脫髓鞘改變,許多耳科專家贊同貝多芬的耳聾屬于耳蝸型耳硬化癥,這可以解釋其進行性混合性高頻聽力減退伴有重振,音語辨別率減低和耳鳴,發病年齡亦與該病相符。
然而在尸檢中未發現鐙骨底板固定,除耳硬化癥外,還有人認為貝多芬的耳聾系梅毒或Paget病所致,真相如何,目前已難以澄清。
對于德國大音樂家貝多芬何以會耳聾的原因?盡管人們曾兩次對貝多芬的遺體作過病理解剖,以便發現他耳聾的秘密,可結論仍莫衷一是。根據病歷,許多醫學專家認為貝多芬是先天梅毒病人,由于梅毒的慢性進行性損害使他的聽力喪失了。也有人認為貝多芬的放蕩生活使他得了后天梅毒,而后天梅毒也會導致聽力的喪失;有的醫生則認為貝多芬的耳聾是某種結核病引起的。
這位音樂家一生貧病交加,得過天花、傷寒、水痘、營養失調、肝損傷等疾病,這眾多因素也能促使聽力衰退,所以,問題就變得鹽分復雜了。
1987年3月,維也納大學的兩位教授在《貝多芬的病》一書中宣告:他們要檢查貝多芬的頭骨后發現,這位音樂家的耳聾是由于內耳硬化癥引起的。但是,1990年10月14日的英國《泰晤士報》則說:貝多芬是因為“胸腔感染、胃病、嚴重背痛和關節痛最后導致耳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