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內容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下面小編就到大家了解詩經的具體內容。
詩經的內容簡介
詩經為最早的詩集。關于《詩經》中詩的分類,有“四始六義”之說。“四始”指《風》、《大雅》、《小雅》、《頌》的四篇列首位的詩。“六義”則指“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總共有305篇詩歌,又被稱為“詩三百”。風、雅、頌”是按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詩經》多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國風,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貴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貴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來自民間。“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頌是宮廷用于祭祀的歌詞。
詩經的詩歌分類
《詩經》中《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也是詩經作品分類的主要依據。
《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山東一些地方(齊、韓、趙、魏、秦),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多半是經過潤色后的民間歌謠叫“十五國風”,有160篇,是《詩經》中的核心內容。“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十五國風: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鄶、曹、豳。
《雅》分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宮廷樂歌,共105篇。“雅”是正聲雅樂,即貴族享宴或諸侯朝會時的樂歌,大雅多為貴族所作,小雅為個人抒懷。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類似風謠的勞人思辭,如黃鳥、我行其野、谷風、何草不黃等。
《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分“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時頌神或頌祖先的樂歌,但魯頌四篇,全是頌美活著的魯僖公,商頌中也有阿諛時君的詩
詩經的語言風格
《詩經》的語言不僅具有音樂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辭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詩經》時代,漢語已有豐富的詞匯和修辭手段,為詩人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條件。《詩經》中數量豐富的名詞,顯示出詩人對客觀事物有充分的認識。《詩經》對動作描繪的具體準確,表明詩人具體細致的觀察力和駕馭語言的能力。如《芣莒》,將采芣莒的動作分解開來,以六個動詞分別加以表示:“采,始求之也;有,既得之也。”“掇,拾也;捋,取其子也。”“袺,以衣貯之而執其衽也。襭,以衣貯之而扱其衽于帶間也。”(朱熹《詩集傳》卷一)六個動詞,鮮明生動地描繪出采芣莒的圖景。后世常用的修辭手段,在《詩經》中幾乎都能找:夸張如“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衛風·河廣》),對比如“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衛風·氓》),對偶如“縠則異室,死則同穴”(《王風·大車》)等等。
《詩經》的語言形式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情貌無遺”。但雅、頌與國風在語言風格上有所不同,雅、頌多數篇章運用嚴整的四言句,極少雜言,國風中雜言比較多。小雅和國風中,重章疊句運用得比較多,在大雅和頌中則比較少見。國風中用了很多語氣詞如“兮”、“之”、“止”、“思”、“乎”、“而”、“矣”、“也”等,這些語氣詞在雅、頌中也出現過,但不如國風中數量眾多,富于變化。國風中對語氣詞的驅遣妙用,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性和生動性,達到了傳神的境地。雅、頌與國風在語言上這種不同的特點,反映了時代社會的變化,也反映出創作主體身份的差異。雅、頌多為西周時期的作品,出自貴族之手,體現了“雅樂”的威儀典重,國風多為春秋時期的作品,有許多采自民間,更多地體現了新聲的自由奔放,比較接近當時的口語。
皆有曲調
詩與樂的關系密切,詩三百皆有曲調。《詩經》中的樂歌,原來的主要用途,一是作為各種典禮禮儀的一部分,二是娛樂,三是表達對于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看法。
明代大音樂家朱載堉《樂律全書》說:“《詩經》三百篇中,凡大雅三十一篇,皆宮調。小雅七十四篇,皆徵調。《周頌》三十一篇及《魯頌》四篇,皆羽調。十五《國風》一百六十篇,皆角調。《商頌》五篇,皆商調。”詩與樂的這種關系在上博簡《采風曲目》中得到了部分證實。馬承源先生認為:“簡文是樂官依據五聲為次序并按著不同的樂調類別整理采風資料中眾多曲目的一部分。每首歌曲弦歌時可依此類別定出腔調,如《詩經》那樣,而簡文所記約是楚地流行的音樂。”
詩經里最美好的句子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譯: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輕輕飄動.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飄落.
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譯:知道我的人,說我心煩憂;不知道的,問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誰害我如此(指離家出走)?
3、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
譯:你的衣領青又青,悠悠思君傷我心.
5、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秦風·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詩經·國風·衛風·碩人》
譯:淺笑盈盈酒窩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9、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譯:桃樹繁茂,桃花燦爛.
11、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譯: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見,猶似三季長.
12、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譯: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3、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詩經·國風·鄭風·風雨》
譯:風雨晦暗秋夜長,雞鳴聲不停息.看到你來這里,還有什么不高興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國風·衛風·淇奧》)
譯:這個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無斑.
1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周南·關雎·序》)
譯: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16、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明亮的白色駿馬,在空無一人的山谷咀嚼著青草 ,有那樣一個人 ,如玉般,干凈,透明,澄澈 .
17、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我們定下了生死想愛的契約,無論分分合合(闊,分別闊別),牽了你的手,就要和你一起到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國風·陳風》
譯:月亮出來,如此潔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動人.
19、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譯:老鼠老鼠,別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從不把我顧.發誓要離開你,到那舒心地.
(這里把剝削階級比作老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鴻雁.斯干》
譯:溪澗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