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稱制的評價
漢高祖劉邦死后,其子劉盈繼位,是為惠帝,呂后趁機把持了朝政.呂后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后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又毒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郁病死后,少帝即位,因其年幼,呂后稱制伊始,呂后臨朝執政八年。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呂后稱制的評價,希望對你有用!
呂后稱制圖片
呂后稱制
劉邦生前嫌太子劉盈柔弱,打算另立寵姬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太子。由于大臣反對,呂后又多方設法為劉盈輔翼,廢立太子之事未果。劉邦死后,劉盈繼位,是為惠帝。呂后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謀盡誅諸將;后畏懼諸將擁有兵力,不敢下手。她又毒死趙王如意,害死戚夫人,對其他劉氏諸王,亦加殘害。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郁病死后,呂后立太子劉恭為帝,臨朝執政,行使皇帝職權。她繼續推行高祖以來"與民休息"的政策,先后廢除秦以來的"挾書律"、"三族罪"、"妖言令";減田租,獎勵農耕,放寬對商人的限制等等。這些措施對當時社會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呂后臨朝稱制后,封侄呂臺、呂產、呂祿等為王,遭到劉氏宗室和大臣的強烈反對。呂后病危時告誡諸呂部署應變,命呂祿領北軍,呂產居南軍,嚴密控制京城和皇宮的警衛。諸呂在呂后死后陰謀作亂,被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迅速翦滅。西漢朝廷大權復歸劉氏集團,代王劉恒被立為皇帝,即漢文帝。
《劍橋中國秦漢史》:"呂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后漢時期和以后中國的王朝幾次被一個皇后所把持時被人仿效。可是她擁有無可爭辯的權力。"
呂后簡介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后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復舊典。為后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后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給予呂后施政極大的肯定。
呂后稱制的后世評價
《史記》評價說:"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穡,衣食滋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