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戰的簡介
時間:
志藝2
漢朝
垓下之戰是劉邦、項羽之間的一次決戰,此戰以項羽兵敗自殺告終,劉邦掃除障礙,讓開創大漢天下的偉業更進一步。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垓下遺址身在何方。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垓下之戰的簡介,歡迎大家閱讀。
垓下之戰簡介
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漢戰爭中,楚漢兩軍在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東南沱河北岸)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漢軍以韓信親率三十萬人為主力,孔為左翼,費為右翼,劉邦坐鎮后方,周勃、柴武等預備軍在劉邦軍后待命,項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楚軍雖敗,但漢軍亦傷亡慘重,僵持中,漢軍夜間高唱楚歌,楚軍自項羽以下莫不以為漢已盡得楚地,乃士氣崩潰。項羽指揮這二十八騎,向南疾走,至烏江,最后自刎而死,年31歲。
垓下之戰遺址
垓下之戰遺址位于北緯33°21′,東經117°38′處,在今安徽省靈璧縣城東南,韋集鎮單圩老莊胡村(今垓下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漢兩軍決戰于此,劉邦大敗項羽,導致了項羽“霸王別姬”和自刎烏江的歷史悲劇發生。
座落在今靈璧縣城東15華里,宿(縣)泗(縣)公路南側。虞姬為項羽的寵妾,當年楚漢相爭,項羽四面楚歌時,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垓下遺址八景:霸城煙雨、漢陵秋色、虞灣夕照、撒金曉月、夾山簫韻、古剎晨鐘、洨上雙虹、沱沙落雁。
看了“垓下之戰的簡介”還想看:
1.垓下之戰簡介
2.英布戰爭簡介
3.井陘之戰簡介
4.古代四面楚歌的典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