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之戰雙方戰略戰術分析
彭城之戰是中國大規模獨立運用騎兵殲滅步兵的典范。項羽所率的三萬精兵均是騎兵,機動性大,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封對敵突襲,頃刻間造成敵軍的驚惶混亂,然后于亂中取勝。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彭城之戰雙方戰略戰術分析,歡迎大家閱讀。
彭城之戰戰略戰術分析
劉邦方面
劉邦增調在關中的周勃、樊噲、夏侯嬰等部(曹參、灌嬰等部,已自河內隨渡至洛陽)至洛陽集中。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四月,劉邦乘項羽膠著于城陽之際,率五諸侯軍約計五十六萬人,向楚都彭城進攻,其進攻彭城戰略部署如下:
蕭何鎮守櫟陽,并籌集軍資,自渭水、黃河順流而下,以補給前方;
韓信負責繼續圍攻廢丘之鄣邯;
曹參、周勃、樊噲、灌嬰及趙軍等部為進攻彭城之北路的縱隊,由朝歌經定陶、胡陵,出肖縣、彭城;
薛歐、王吸、王陵、為南路縱隊由宛經葉縣、陽夏,出彭城;
劉邦親率夏侯嬰、盧綰、靳歙、司馬欣、董翳和殷王司馬印、常山王張耳、河南王申陽、韓王信、魏王豹等諸侯軍為中路縱隊,由洛陽經雍丘、睢陽出彭城,張良為軍師,陳平為參乘。
大軍進抵外黃,彭越率軍三萬來會,劉邦命他繼續襲擾梁地,掩護漢軍側背。劉邦進彭城后,一面令昌后兄周呂侯駐軍下邑(今河南夏邑),同時拜彭越為魏相使住梁地。又令樊噲北攻鄒魯、瑕丘(今山東磁陽西二十五里)、薛(今山東騰縣東南),令樊噲率軍在今山東嶧縣、棗莊、鄒縣、曲阜、滋陽一帶駐守,以掩護彭城之安全。一面在楚宮住下,收項羽美人,貸賂。將士日日置酒高會,歡呼暢飲。
項羽方面
項羽已自率大軍伐齊,為備劉邦,乃北自濟水(今黃河)西岸,迤南亙(今河南杞縣)、太康、淮陽之線,布置守備,其概況如下:定陶重鎮、由魏相項它,將龍且守備;曲迂(今河南中牟縣東),守將不詳;陽夏(今河南太康),守將不詳。守彭城的主力軍,似在肖碭地區。
面對如此險惡的政治,軍事環境,項羽制訂了一個大膽的戰略計劃。留下諸將攻齊,自率精騎三萬疾馳南下,由魯瑕丘擊破樊噲等軍后,即在胡陵至肖縣采取包圍閃擊。肖縣東南有劉邦兵數營扎住。項羽軍夜間抵肖,利用拂曉,由西向東反擊漢軍側背,早晨開始進攻,與漢軍展開大戰,中午便大破漢軍。漢軍對項羽軍的突然襲擊,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自相踐踏,亂作一團,被項羽軍于彭城近郊斬殺10余萬人。
彭城之戰的評價
早在劉邦聯軍東進時,項羽就謀劃以彭城為誘餌布局這場偷襲戰。從戰略上來看,這是一個極其大膽冒險的戰略:首先要分兩線作戰,既要保證戰略偷襲的勝利,又要嚴防齊國趁機包抄;關鍵是在千里之外就要確定其戰略奇襲的目標和劉邦聯軍的弱點,這不但要豐富的軍事經驗知己知彼的眼光還要一個堅定的不為外界所動的平常心。
劉邦進了彭城,自以為已經穩操勝券,每天喝酒慶功,把項羽從咸陽掠走的秦朝的財寶美女全都收歸己有。這恰好應驗了范增對劉邦的兩句評價:貪于財貨,好美姬。他對項羽的反攻也有準備,但是,項羽沒有在劉邦重兵布防的彭城的北面東面采取軍事行動,而是用大部隊繼續攻齊國作為迷惑敵人的“正兵”,自己只帶3萬兵力為奇兵用“間接路線”從彭城西面的蕭縣偷襲敵方的后翼,圍漢王三匝,并帶走了劉邦的家人。
項羽繞道彭城西南的蕭,期間潛伏下來等待劉邦諸軍全部進彭城,并在早晨攻擊敵人后翼。這里需要及其出眾的洞察力找到最好的進攻地點、時間,而又要極大的耐性等待敵人最松懈的露出破綻的時候進行攻擊。
面對敵人的數量優勢但是聯軍的指揮不協調。項羽采用直接進攻劉邦指揮中樞的戰術,咬定司令部追著猛打。使劉邦的指揮系統癱瘓,至始至終無法組織軍隊抵抗。這里必須清楚知道劉邦的部署及戰前大量收集情報。由于兩方兵力懸殊,項羽采用驅趕引誘使其到河邊自相殘殺,互相踐踏,最后落水而亡。
看了“彭城之戰雙方戰略戰術分析”還想看:
1.彭城之戰雙方有什么戰略戰術
2.彭城之戰歷史介紹
3.劉邦彭城之戰為何敗給項羽
4.三峰山之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