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的故事介紹
蘇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西漢著名大臣,曾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jié)不屈,著有《蘇武李陵詩》。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武的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蘇武的故事介紹
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且靼剛剛立為單于,惟恐受到漢的襲擊,于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jié)路充國等人。漢武帝贊許他這種通曉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jié)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順便送給單于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一同前往。
流放北海
蘇武拒不投降,單于又把他流放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單于給了他一群公羊,說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蘇武回去!蘇武遷移到北海后,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jié)牧羊,睡覺都拿著,以致系在節(jié)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
自殺未遂
單于派衛(wèi)律召喚蘇武來受審訊。蘇武對常惠說:喪失氣節(jié)、玷辱使命,即使活著,還有什么臉面回到漢廷去呢!說著拔刀自刎,衛(wèi)律大吃一驚,扶好蘇武,派人騎快馬去找醫(yī)生。常惠等人哭泣著,把蘇武拉回營帳。單于欽佩蘇武的節(jié)操,早晚派人探望、詢問蘇武,而把張勝逮捕監(jiān)禁起來。
蘇武的歷史評價
李陵:“今足下還歸,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班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
李白:“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jié)。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渴飲月窟冰,饑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成血。”
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歐陽修:“蓋詩者,樂之苗裔與。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
陳杰:“伸腳踏沙跡,開口吃漢天。見天不見雪,況辨雪與氈。環(huán)觀不敢殺,謂是不死仙。漢庭方求不死該,方士取露和玉屑,何如老臣氈夾雪。”
柴望:“十九年間不辱君,論功何獨后諸臣。若教倒數(shù)凌煙像,也是當時第一人。”
徐鈞:“胡沙不隔漢家天,一節(jié)堅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屬國,恥隨李衛(wèi)老戎旃。”
陳普:“伏匿窮廬煖意回,子卿一夜夢陽臺。歸來不與曾孫議,未必麒麟生面開。”
文天祥:“獨伴羝羊海上游,相逢血淚向天流。忠貞已向生前定,老節(jié)須從死后休。不死未論生可喜,雖生何恨死堪憂。甘心賣國人何處,曾識蘇公義膽不。”“漠漠愁云海戌迷,十年何事望京師。李陵罪在偷生日,蘇武功成未死時。鐵石心存無鏡變,君臣義重與天期。縱饒夜久胡塵黑,百煉丹心涅不緇。”
王世貞:“自漢通匈奴,宋通金虜,建節(jié)銜命,無歲無之。至于渝沙軼漠,候月占星,勞饑空乏于酪毳之鄉(xiāng)。流離偃蹇于丁零之區(qū)。鄰死不渝。歲寒不雕。惟蘇子卿、洪光弼稱焉。”
看了“蘇武的故事介紹”還想看:
1.關于蘇武牧羊的故事
2.蘇武牧羊的成語典故介紹
3.蘇武心存漢社稷的愛國故事
4.百將講壇:關于蘇武的愛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