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故事精選 漢朝歷史故事三篇
漢朝是我國的一個較為繁盛的時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關(guān)于這個歷史時期的故事呢?學(xué)習(xí)啦小編今天為你整理了漢朝歷史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漢朝歷史故事篇一
自從在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打敗匈奴以后,北方平靜了十幾年。到秦滅亡之后,中原發(fā)生了 楚漢相爭,匈奴就趁機(jī)一步一步向南打過來。
漢高祖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于(音mòAdúchánAyú,冒頓是人名,單于是匈奴 王)帶領(lǐng)了四十萬人馬包圍了韓王信(原韓國貴族,和韓信是兩個人)的封地馬邑(今山西 朔縣)。韓王信抵擋不了,向冒頓求和。漢高祖得到這個消息,派使者責(zé)備韓王信。韓王信 害怕漢高祖辦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頓占領(lǐng)了馬邑,又繼續(xù)向南進(jìn)攻,圍住晉陽。漢高祖親自趕到晉陽,和匈奴對敵。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氣候特別冷,中原的兵士沒碰到過這樣冷的天 氣,凍壞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凍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漢朝的軍隊和匈奴兵一接觸,匈奴兵 就敗走。一連打贏了幾陣。后來,聽說冒頓單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
漢高祖進(jìn)了晉陽,派出兵士去偵察,回來的人都說冒頓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殘兵,連他 們的馬都是挺瘦的。如果趁勢打過去,準(zhǔn)能打勝仗。
漢高祖還怕這些兵士的偵察不可靠,又派劉敬到匈奴營地去刺探。
劉敬回來說:“我們看到的匈奴人馬的確都是些老弱殘兵,但我認(rèn)為冒頓一定是把精兵 埋伏起來,陛下千萬不能上這個當(dāng)。”
漢高祖大怒,說:“你膽敢胡說八道,想阻攔我進(jìn)軍。”說著,就把劉敬關(guān)押起來。
漢高祖率領(lǐng)一隊人馬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突然四下里涌出無數(shù)匈奴兵來, 個個人強(qiáng)馬壯,原來的老弱殘兵全不見了。漢高祖拚命殺出一條血路,退到平城東面的白登出。
冒頓單于派出四十萬精兵,把漢高祖圍困在白登山。周圍的漢軍沒法救援,漢高祖的一 部分人馬在白登,整整被圍了七天,沒法脫身。
高祖身邊的謀士陳平打發(fā)了一個使者帶著黃金、珠寶去見冒頓的閼氏(音yānAzh ī,就是匈奴的王后),請她在單于面前說些好話。閼氏一見這么多的禮物,心里挺高興。
當(dāng)天晚上,閼氏對冒頓說:“我們占領(lǐng)了漢朝地方,沒法長期住下來,再說,漢朝皇帝 也有人會來救他。咱們不如早點撤兵回去吧!”
冒頓聽了閼氏的話,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將包圍網(wǎng)撤開一角,放漢兵出去。
第二天清早,天正下著濃霧,漢高祖悄悄地撤離了白登。陳平還不放心,叫弓箭手朝著 左右兩旁拉滿了弓,保護(hù)漢高祖下山。
漢高祖提心吊膽走出了匈奴的包圍圈,快馬加鞭,一口氣逃到廣武。他定了定神,首先 把劉敬放出來,說:“我沒聽你的話,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圍了起來,差點兒不能和你見面 了。”
漢高祖逃出了虎口,自己知道沒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長安。以后,匈奴一直 侵犯北方,叫漢高祖大傷腦筋。他問劉敬該怎么辦?劉敬說:“最好采用‘和親’的辦法, 大家講和,結(jié)為親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過日子。”
漢高祖同意劉敬的意見,派劉敬到匈奴去說親,冒頓同意了。漢高祖挑了一個宮女所生 的女兒,稱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頓就把她立為閼氏。
打那時候起,漢朝開始采取“和親”的政策,跟匈奴的關(guān)系暫時緩和了下來。
漢朝歷史故事篇二
劉邦,秦末沛縣豐邑人。早年任沛縣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一批勞工去驪山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許多勞工趁機(jī)脫逃。劉邦暗想即使到達(dá)驪山,勞工也都逃光了,無法交差。于是在芒碭山澤前休息進(jìn)食,晚上釋放所有的勞工說:“你們各自逃生去吧!我從此也逃亡去了。”勞工中有十幾位壯士見劉邦寬宏大度,豪爽義氣,便愿意追隨他。
晚上,劉邦喝了不少酒,乘著酒興繼續(xù)趕路。月色蒼茫,小徑蜿蜒。在逃往芒碭山澤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忽然驚叫一聲,忙回頭向劉邦報告:“前面有一大蛇擋道,請繞道而行吧!”劉邦醉意朦朧,朗聲大笑道:“英雄豪氣,所向披靡,區(qū)區(qū)一蛇,安敢擋吾道路?”說話間,撥開眾人,仗劍前行,果見一巨蛇橫臥路中,搖頭擺尾。劉邦正欲用劍砍去,只見那白蛇道:“我乃貴為天子,焉游四海,誅秦平分天下。”劉邦不允,白蛇道:“你斬吧,你斬我頭,我亂你頭,你斬我尾,我亂你尾。”劉邦酒壯英雄膽,說:“我不斬你頭,也不斷你尾,讓你從中間一刀兩斷”。說吧一劍下去把白蛇斬為兩段,頓時蛇血噴濺,染紅了土地,至今這里長出的草還是紅的。白蛇化作一股青氣飄蕩空中,喊道:“劉邦還吾命來,劉邦還我吾命來。”劉邦道:“此處深山野林怎還你命,待到平地準(zhǔn)還你命來。”劉邦貴為大于,金口玉言,后來王莽篡權(quán)殺了漢平帝,把四百年的漢室分成兩半。傳說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還了劉邦所許之愿。此是后話。
劉邦斬蛇之后,繼續(xù)前行,又行數(shù)里,酒勁上涌,醉臥道旁。
第二天早上,有人經(jīng)過斬蛇之處,見一老嫗痛哭不已,問道:“你為什么痛哭?”老婦人道:“我兒子被人殺了。”行人問道:“是誰殺的?”老婦人道:“我兒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擋道本是向赤帝子討封而來,卻被赤帝子殺了。”老婦人說完就不見蹤影。這人來到劉邦一群人跟前,把他所見到的講了一遍,劉邦聽后內(nèi)心大喜,認(rèn)為自己就是赤帝子,更加堅定了反秦起義的決心,沛縣弟子聽說后都愿意歸附他。劉邦先隱藏于芒碭山澤中,后又返回沛縣,殺了縣令,被擁立為沛公,扯旗造反。經(jīng)過楚漢爭霸終于登上了帝王的寶座。
漢朝歷史故事篇三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殺了漢平帝。漢平帝的皇后是王莽的女兒,生下一子劉秀,王莽為斬草除根,非殺掉劉秀不可。正在危急時刻,一個忠臣巧使掉包計,用自己妻子剛生下的女兒將襁褓中的劉秀換了過來,對外保密,說是自己的兒子,后來不知道怎么被王莽知道了,下令追查,看掩藏不住,就叫劉秀連夜只身逃出京城長安。那時,劉秀已是十幾歲的小伙了,他隱名埋姓,受盡風(fēng)霜饑寒,輾轉(zhuǎn)潛逃到河南南陽一帶,求賢訪才,積蓄力量,起兵討伐王莽。
白河灘一仗,初戰(zhàn)不利,人馬被打散,劉秀獨自一人向南陽西北方向伏牛山逃去,王莽帶兵在后面緊緊追趕。這天,劉秀跑到一座荒山下面,當(dāng)時正是六月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燒,又加上久旱不雨,劉秀又饑又渴,癱倒在一塊立陡的石壁下邊,熱得劉秀張開大口直喘粗氣,劉秀心想,莫非今天我要死在這里?不由得自言自語道:“山哪,你歪歪頭轉(zhuǎn)轉(zhuǎn)身,給我遮個蔭涼,讓我逃出一條活命吧!”話音剛落,那山峰真的向劉秀歪了過來,一片蔭涼正好把劉秀遮住,劉秀幸免一死。
劉秀喘息一會兒,嘴里渴得冒火肚子又餓。這時從山腳下叫“來溝”的村莊上走來一位老婆婆,手提一只小瓦罐,劉秀勉強(qiáng)掙扎起身子,向那老婆婆深施一禮,說:“大娘,我快要餓死了,救救命吧!給口吃的吧!”劉秀雙手捧著飯罐,臉一仰嘴一張,一口氣把一罐小米湯喝得只剩下半罐。老婆婆把剩下的提到老伴那里,老伴一看惱了,斥責(zé)老婆婆給他送飯送的少,老婆婆把剛才的事情一說,老頭不但不生氣,還把剩下的又讓劉秀喝了。正說話之間,山那邊傳來人喊馬叫,劉秀慌忙拜謝老人,掏出一錠銀子,轉(zhuǎn)身向附近山溝躲藏。
后來,劉秀到洛陽登基稱帝,回憶起這件事,派一位大臣到這座山下的“來溝”村查訪老倆口,要重謝老人,一問老兩口早已下世。劉秀為報答老人恩情,下旨在此山上修建一座廟,這座廟命名為“先亡廟”,就在遮山頂上。
看過漢朝歷史故事的人還會看:
1.中國歷史哲理小故事故事大全精選
2.古代關(guān)于讀書的故事大全精選
3.中國經(jīng)典歷史故事
4.歷史有名故事
5.中國歷史人物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