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3則
漢朝(前206—公元220年),分為西漢和東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3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漢光武帝劉秀與陰皇后:娶妻當得陰麗華
“仕宦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是漢光武帝劉秀年輕時的人生目標。當時的劉秀尚是一介布衣,而陰麗華則是南陽出了名的美女,大家都譏笑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后來,劉秀還是憑自己的努力抱得美人歸,這才發現陰麗華不僅長得美,品行更是高尚。她一生恭儉仁厚,事上謹慎柔順,處下矜惜慈愛,更能約束家人,從不干預朝政,被時人稱為賢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陰麗華出生在南陽新野,據說陰家先世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脈,傳到第七代管修,以醫術傳名于世,后來從齊國遷居楚國,被封為陰大夫,以后便以“陰”為姓。陰麗華天生麗質,是南陽首屈一指的美女。而劉秀雖然是漢高祖的九世孫,卻是遠支旁庶的一脈。據《漢書·平帝紀》記載:“宗室子,漢元至今,十有余萬人”。可見,在西漢后期,劉氏皇族的子孫已經遍布天下,劉秀這一支族人生活在南陽,地位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基本上到劉秀這里就是平民百姓了。
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南陽地區想娶陰麗華的青年才俊多得是,其中不乏名門之后,商賈巨子,而劉秀一介布衣,想要抱得美人歸顯然是妄想。但是劉秀雖然當時無錢無勢,卻很有抱負,他常對身邊的人說自己有兩大心愿,一個就是做執金吾,一個就是娶陰麗華。這個執金吾主要負責巡視皇宮,常常能夠隨駕出行,地位相當顯赫。在當時的劉秀看來,要是能夠像執金吾那樣常伴皇帝身邊,每年享有二千石的俸祿,再有陰麗華這樣的佳人相伴,人生就完美了。身邊的人聽了之后都譏笑劉秀,認為他這只不過是癡人說夢而已。
新莽末年,因為王莽改制失敗,國家陷入更深的混亂之中,各地豪強紛紛揭竿而起。劉秀兄弟和南陽宗室子弟也趁機在南陽郡的舂陵鄉起兵,希望在末世中逐鹿中原,建立一番偉業。當時劉秀的隊伍雖然兵寡,裝備很差,但劉秀依然憑著過人的膽識和智謀取得了不少勝利。后來,昆陽一戰,劉秀率領綠林軍將士以少勝多,徹底瓦解了新莽政權,一戰成名。這時候的劉秀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了,他開始嶄露頭角,博得了更始帝劉玄的倚重和青睞,被委以重任。
于是,劉秀便風風光光地將自己夢寐以求的陰麗華娶回了家。更始元年(23)六月的一天,宛城的當成里高朋滿座,喜氣盈門。在人們的祝福聲中,這對新人幸福地拜了天地。劉秀時年二十八歲,陰麗華十九歲,英雄美女,珠聯璧合。
不愿做皇后的女人
劉秀娶了陰麗華之后,便繼續奉命南下遠征,所以一對新婚夫妻只能被迫分離。劉秀在外面捷報頻頻,漸漸地功高震主,讓更始帝很是不安。但是聰明的他一直韜光養晦,竭力向更始帝表明自己的忠心,并偷偷地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勢力。陰麗華獨守空閨,懷著對丈夫的思念日日祈禱,希望能夠早日團圓。
更始元年(23)年底,劉秀占領洛陽。他派出一支衛隊,由侍中傅俊率領,把陰麗華接到了洛陽。本來久別的夫妻團聚,應該是最幸福的時刻。可是見面之后,陰麗華發現丈夫身邊已有了新的女人,她心底肯定有過悵惘,但是她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人,知道隱忍自己的情緒,竭力表現了寬容和大度的一面。而劉秀之所以娶了郭圣通,并不是因為寂寞而變心,而是為了爭取真定王劉揚的支持。所以這次政治聯姻并沒有沖淡劉秀對陰麗華的感情,畢竟陰麗華才是劉秀的夢中情人。
更始三年(25)六月,已經“跨州據土,帶甲百萬”的劉秀在眾將擁戴下,于河北城的千秋亭即位稱帝,是為漢光武帝。稱帝之后,劉秀便將自己的發妻陰麗華封為貴人,和郭圣通的地位持平,絲毫沒有因為郭圣通的出身顯赫就有所偏倚。建國之后,劉秀為了統一天下,還得常常御駕親征,而陰麗華則一直隨軍出征,悉心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所以,在立皇后的時候,劉秀自然屬意自己的知己陰麗華,畢竟這個女人十九歲便跟隨自己到處漂泊,真正與他同生共死過,又端莊大方,心地善良,做了皇后肯定會是個賢內助。
但讓光武帝意外的是,陰麗華竟然堅決辭讓,不愿做皇后。歷代的后宮之中,嬪妃們為了爭奪皇后之位都無所不用其極,可陰麗華卻不愿意做皇后,而是主動推薦自己的情敵,這是為什么呢?按照陰麗華的說法,郭貴人出身顯貴,而自己則身份卑微,而且郭貴人已經替皇上生下龍種,自己因與夫君長期闊別,未能生育,實在是不敢當皇后。這樣一來,光武帝更加敬重陰麗華了,但是為了尊重她的意思,就封了郭圣通為皇后,并將郭圣通所生的兒子劉強立為了太子。
恭儉仁厚的賢內助
因為陰麗華的執意辭讓,光武帝立了郭貴人為皇后,但是心中對陰麗華的情意卻愈加深厚了。為了彌補自己心中對陰麗華的虧欠,他便想將陰麗華的弟弟陰興封為列侯。陰興當年跟隨劉秀東征西討,鞍前馬后,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所以,陰興被封侯也不僅僅是靠姐姐的裙帶關系。但是,陰家家風甚嚴,姐弟倆對于功名都很淡薄,而且為人謙恭。面對皇帝給他的列侯印綬,陰興固辭不受,光武帝無奈,只能隨他去了,從此之后對他更加敬重和信任了。
在冊封郭皇后的同一年,宮中突然傳來了一條讖文:“赤九之后,癭揚為主。”據史書記載,這是郭皇后的叔叔真定王劉揚為自己造勢所編。漢為火德,所以稱赤,自漢高祖至今,已有九代,而劉揚的脖子上恰巧長有癭瘤,這句話的意思無疑是說,只有劉揚才是真命天子。劉秀當年與劉揚的外甥女郭氏聯姻,本來就是出于鞏固戰略同盟的政治目的,而現在劉揚的所作所為顯然是有謀逆之心。劉秀便決定偷偷查明真相,早點除掉隱患。
劉秀先是派人征召劉揚,但劉揚此時擁兵自重,竟然閉城不見。這一試探之下,光武帝便知道劉揚是決意要謀反了,于是,他便派耿純以行赦幽冀、勞慰王侯的名義前往真定,伺機除掉劉揚。劉揚兄弟自恃強兵在手,絲毫不把耿純一行人放在眼里。等他來到驛站之后,耿純來了招關門打狗,輕而易舉地就把劉揚滅了。
劉揚一死,這樁政治聯姻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加上郭皇后為人驕矜自傲,劉秀便想廢掉她,另立陰麗華為后。但是,善良的陰麗華總是以大義勸諫光武帝,說郭皇后并無失德之事,自己也無心爭奪后位,就不要輕易廢后了。面對如此謙讓溫順的妻子,劉秀更加堅信自己當年的判斷“娶妻當得陰麗華”,對她越來越信賴和敬愛。所以陰麗華雖然默默地做了十六年的貴人,卻一直很受光武帝的寵愛,為光武帝生下了五個兒子。
廢后另立
因為陰麗華的一再謙讓,光武帝未能封她為后,卻給予了她更多的愛。而郭圣通雖然貴為皇后,卻一點也不得寵。久居深宮之中,這個寂寞的女人便漸漸地滋生出不滿和嫉妒。看到光武帝和陰麗華之間情意濃濃,她心中妒火中燒,便將陰麗華視為眼中釘,處處與她作對。陰麗華本性謙讓,雖然深受光武帝喜愛,但絲毫不敢恃寵而驕,反而處處忍讓,息事寧人。光武帝把一切看在眼里,對謙卑忍讓的陰麗華越發垂憐,廢掉郭皇后的想法越來越強烈。
建武九年(33)突然天降大禍,陰麗華的母親鄧氏和弟弟陰被強盜殺害了。這樁消息傳來,陰麗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她七歲就喪父,被慈母辛勤地撫養長大,后來跟隨光武帝之后,也沒有時間侍奉母親,現在母親竟然死于非命,陰麗華心中悲慟不已。而目睹此景的劉秀也想起自己幼年失恃的經歷,心中甚為感傷,便令大司空前往陰家慰問家屬,并帶去了詔書:
朕微賤之時,娶陰氏為妻,后來因領兵出征,與她分離了兩年,幸虧兩人都脫離虎口,平安無事。陰貴人有母儀之德,本應立為皇后,但她一再推辭,寧愿屈居妾位。朕欣賞她的謙讓,許諾分封她的兄弟。不料未及封爵,母子二人同時死于非命,實在令人悲傷。
這份親筆書寫的詔書情真意切,足以看出光武帝對陰麗華的感情之深。為了撫慰亡靈,他還追封了陰麗華已故父親陰陸和她的兄弟陰,由陰麗華的弟弟陰就繼嗣宣恩侯。
但這些追封的功名換不回已逝的親人,陰麗華受到的打擊之大讓她很長時間都落落寡歡。劉秀在政務之余也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妻子,安撫她受傷的心靈。而這時候,郭皇后更加嫉妒,依然以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處處與陰麗華較勁。忍無可忍的光武帝最終下詔廢黜了郭皇后,在建武十七年(41)十月,另立陰麗華為后。這一年,陰麗華已經三十七歲了,歲月的滄桑讓她變得越發的從容和淡定,對蒼生的悲憫和寬容讓她很快就贏得了朝野上下的敬重。
在這樣一位賢淑的皇后主持之下,光武帝的后宮一直安寧清凈,使得他能夠專心理政,不受干擾。陰麗華深明大義,只是盡到妻子的本分盡力照料丈夫,卻從來不干涉朝政。從新野相知到垂暮之年,劉秀與陰麗華攜手相伴三十多年,始終相敬如賓,相親相愛。相比起歷代帝后,他們之間更像一對普通的夫妻,在平平淡淡中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直至生命的盡頭。
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漢宣帝與許平君:故劍情深 南園故夢
許平君是漢宣帝的第一任皇后,也是他的患難知己。漢宣帝出生便逢巫蠱之禍,襁褓之中便身陷囹圄,后來流落民間,經歷非常坎坷。在此期間,許平君一直不離不棄,與他同生共死。漢宣帝即位之后,便力排眾議立許平君為后。可惜好景不長,許平君最終還是成了宮闈斗爭的犧牲品,慘死在霍顯的鴆毒之下。
落魄王孫與灰姑娘
漢宣帝與許平君,一個是落魄的王孫,一個是卑微的灰姑娘,他們的相識到相愛并非像其他皇室貴族那樣,沒有經過選秀,沒有利益的摻和,更像普通人之間的愛情,平淡卻真實。
漢宣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經受過牢獄之災的倒霉皇帝,因為他出生之時恰好趕上漢室最嚴重的一次巫蠱之禍,無辜的他尚在襁褓之中便被投入監獄,后來幸好有貴人相助,才得以逃往民間,隱身市井。所以,他的身上雖然流淌著漢室的血液,卻從來沒有體會過皇子的尊貴身份,而是過著顛沛流離的貧苦生活。
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也是一個倒霉的人,他早年在昌邑王府做事,好歹還有份穩定的工作,小日子過得還算兢兢業業。可是,有一次隨漢武帝出游,他沒見過大陣勢,一時緊張,竟然拿了別人的馬鞍放到了自己的馬背上。這本來只是一個小失誤,卻被人誣告為“從駕而盜”。這樣一來,罪名立馬就大了,竟然敢在皇帝眼皮底下偷東西,按律應當判死刑。
漢武帝覺得此人或許并非故意,便將死刑降為腐刑。于是,這個可憐的許廣漢便入宮做了太監,因為他有點才能,所以被任命為掖庭丞,相當于宮廷副總管。
這本來已經夠背運了,可厄運之神卻一直跟他過不去。掖庭丞沒做多久,突然宮中發生了一次未遂的政變,而看管繩子的許廣漢突然發現好端端的一捆繩子不翼而飛了。他正納悶呢,繩子又被別人找到了。這件事說來邪門,不知道是許廣漢粗心大意呢,還是有人故意整他,反正倒霉的許廣漢又因“辦事不力”被貶為了“鬼薪”,也就是苦力。后來,因為他干活賣力,為人老實,加之一直背運,頗受人同情,慢慢地又升為暴室嗇夫,也就是掖庭的典獄官。這個時候,恰好漢宣帝劉詢從祖母史良娣的娘家搬到掖庭讀書,兩個人住得很近,自然就結識了。而悲慘的命運又讓兩人惺惺相惜,漸漸地成為了一對忘年交。
在許廣漢家里,劉詢遇到了清純溫柔的許平君,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心中迸發出了一些小火花。可惜劉詢是虎落平陽,根本不知道前途在哪兒,隨時還可能卷入政治斗爭中。而許平君自幼就已經許配他人,名花有主了。可是,緣分的紅線最終還是將他們牽引到了一起。在許平君年近及笄之時,未婚夫突然死了,這樣一來,婚約自然就解除了。這時候,一直照顧劉詢的宮廷主管張賀趁機來到許廣漢家,為劉詢提親。剛開始,許廣漢的老婆死活不同意,因為劉詢雖然是皇族,卻是罪人之后,萬一日后又卷入政治斗爭中,自己的女兒豈不是要受牽連?但是,許廣漢一直很欣賞劉詢的才華和為人,早有此意,恰好之前的婚約解除了,便很高興地應了這門婚事。
結婚的時候,劉詢是一窮二白,根本就沒有錢置辦婚禮,連宴席都是張賀出錢贊助的。所以,他名義上是娶了許平君,其實是做了許廣漢的上門女婿,婚后小兩口還是得依靠父親許廣漢養活。面對這樣一個身無分文的丈夫,善良賢惠的許平君并未嫌棄,而是給了他更多的溫存和體貼。因為她知道丈夫的處境,不愿再為了生計加重他內心的負擔。所以,結婚之后,日子雖然有些拮據,但是夫妻兩人的感情卻越來越深,也許正是貧賤夫妻,才多了一份相互的體諒與支持。
婚后第二年,許平君就為劉詢生下了一個兒子。面對眼前的生活,雖然平平淡淡,卻非常溫馨幸福,劉詢本來覺得人生如此已經了無遺憾了,可命運卻又一次發生了突轉。
時來運轉,否極泰來
俗話說否極泰來,命運的逆轉往往是讓人出乎意料的。眼看著劉詢就要接受命運的安排,做一個樂天知命的小老百姓了,卻突然接到了皇宮的詔書。元平元年(前74),劉詢戰戰兢兢地走進了那個夢中多次閃現的皇宮,去拜見自己的叔祖母上官太后。
面對眼前比自己還小的太后,劉詢有些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自己這個自小被放逐的罪人突然被召入宮中所為何事,但是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的人生就要改變了。果然,這次面見太后,就是一次考量,看看劉詢是不是具有做皇儲的資質。
通過這次面試之后,劉詢便被正式加封為陽武侯。從一介庶民突然躍升為王侯,這讓劉詢一家都很不適應,但是命運的安排總是由不得你選擇。陽武侯的身份還沒適應,漢昭帝就駕崩了,劉詢便被扶上了帝位,是為漢宣帝。
皇帝的無奈
做了皇帝的劉詢在別人眼里似乎是時來運轉了,可是對他自己來說,未必喜歡這種安排,因為一旦做了皇帝,便喪失了很多選擇的權利。雖說皇帝貴為九五之尊,但像劉詢這樣被扶立的皇帝并沒有太多自由意志,很多事情還得看權臣的臉色行事。
當時,擁立劉詢的主要是權臣霍光,他之所以將這個落魄皇孫重新推上皇位,就是想利用他為自己一族謀求權力。所以,劉詢進宮之后,在第一件大事上就與群臣產生了矛盾,這就是立后的事情。按照劉詢的意思,自然是要立自己的結發妻子許平君為后了,這個女子毫無怨言地陪自己度過了生命中最困厄的日子,給了自己那么多慰藉與幸福,如今自己做了皇帝,自然要好好地回報她一番。而霍光卻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面對霍氏家族的重壓,漢宣帝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要尋找自己寒微時的一把劍。朝臣自然明白“尋劍”是何意圖,區區一把劍都如此不舍,更何況患難與共的發妻呢?漢宣帝用這一道詔書向世人宣告了自己對許平君的鐘情,此情此景,朝臣們也不好堅持,便聯合奏請立許平君為后。但是,霍光對此卻非常不滿,即便是許平君做了皇后,他還是百般阻撓,不讓封許平君的父親為侯,生怕威脅到自己的利益。
再說許平君,雖然被勉強立為皇后,日子卻并不好過。而且,厄運也正悄悄地向她靠近。本始三年(前71),許平君又誕下一個皇子,劉詢非常高興。可是,霍成君的母親卻趁皇后分娩之際,命御用女醫淳于衍在皇后所服的丸藥中加入附子,可憐的許平君還沒來得及看到幼子滿月便含恨身亡了。面對這一悲劇,漢宣帝悲痛欲絕,本想著自己做了皇帝后許平君可以享點清福,不用再為生計操勞,可沒想到卻被奸人所害,不得善終。
隱忍多年為妻報仇
最讓漢宣帝感到悲哀的是,他貴為天子,卻無力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連給她報仇的能力都沒有。毒害皇后一事最終草草了結,御醫替霍顯背了黑鍋,而霍成君則如愿當上了皇后。面對這個狠毒的女人,漢宣帝表面上裝作千依百順的樣子,心里卻無比厭惡。所以,霍成君雖然當上了皇后,卻始終沒有誕下子嗣。
地節二年(前68),霍光終于死了,劉詢等待已久的反擊時刻來了。他先是封許平君的父親許廣漢為平恩侯,又將自己與許平君在民間所生的兒子劉奭立為太子。面對漢宣帝的公然宣戰,霍成君雖然惱火,卻也無可奈何,誰讓她自己沒有子嗣呢?但是她還是不甘心,竟然企圖故技重施,毒殺太子。這次漢宣帝已經有了防備,太子的飯菜一直都有專人試吃,所以霍成君多次下毒都沒有奏效。陰謀不成又換陽謀,霍家又企圖發動政變,結果未遂,反而招致滅族大罪。霍成君也因謀害太子被廢黜,遷往上林苑的昭臺宮。茍延殘喘十二年后,霍成君在五鳳四年(前54)自殺。至此,漢宣帝總算為含冤而死的許平君報了仇,可惜人死不能復生,這種喪失至愛的痛苦卻將伴隨他一生,直至孤老。
皇宮之中鮮見真情,而漢宣帝和許平君之間的愛情卻是不摻雜權錢利益的,只可惜在復雜的宮闈斗爭中,這段感情還是成為了可悲的犧牲品。
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漢惠帝劉盈:我的人生是悲劇
漢惠帝劉盈一生活在母親呂后的陰影之下,在位七年,有名無實。生性軟弱的他自從目睹母親對戚夫人的殘忍迫害之后,便終日惶惶不安,只能以飲酒作樂麻痹自己,年僅二十四歲就郁郁而終,可謂悲劇一生。
太子廢立風波
漢惠帝劉盈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所生,他并沒有繼承其父劉邦的豪放不羈,而是生性軟弱,優柔寡斷。劉盈七歲便被立為太子,但是隨著他日漸長大,劉邦覺得太子的性格不適合做皇帝,便想廢掉他。
當時,劉邦有一個寵妃叫戚夫人,她擅長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看來,其舞姿優美,兩只彩袖凌空飛旋,花樣繁復,需要很高的技巧。除此之外,她還長于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常常和劉邦一起你彈我唱,所以深得劉邦寵愛。
戚夫人也為劉邦生有一子,名叫劉如意,被封為趙王。劉如意和劉盈截然不同,他自幼聰明過人,而且英武果敢,性格和行為方式都頗似高祖劉邦。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遠遠勝過呂后,便想將劉盈廢掉,另立劉如意為太子。
呂雉是劉邦的糟糠之妻,她二十多歲時便嫁給了大自己二十幾歲的劉邦,一心一意地輔助他,忍受了很多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屈辱才得到了如今的地位,自然不肯放棄對權力的爭奪。于是,她找到了足智多謀的張良,張良建議她去找“商山四皓”。于是,呂后費盡周折,找來了隱居于商山的四位賢士,將他們安置在太子府邸,充當太子的老師。劉邦早就聽說“商山四皓”的名望,曾經親自請他們出山輔政,卻被婉言拒絕了。www.gs5000.cn
此后,在呂后的精心策劃下,“商山四皓”作為太子的老師突然出現在宴會上。看到兒子身后四位銀須老人,劉邦大為驚訝,忙問來歷。得知是有名的“商山四皓”之后,劉邦更覺震驚,忙問:“多年來我一再尋找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為何現在追隨我的兒子呢?”四皓答曰:“您一向輕慢高士,我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向往,所以我等自愿前來效力。”劉邦不知這是呂雉安排好的臺詞,信以為真,便囑托四皓好好輔佐太子,從此斷絕了廢黜太子的念頭。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劉邦在平定英布的戰爭中受傷而亡,十七歲的劉盈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惠帝。
短暫的執政生涯
漢惠帝十七歲繼位,二十四歲駕崩,在位只有短短七年。生性善良的他本想奉行仁政,可是處處受到母親的掣肘,加上他本來就缺乏決斷力,所以收效不大。
在即位之初,他提拔賢人曹參為丞相,在曹參的輔佐下,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減輕賦稅,下詔恢復十五稅一的政策,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為了鼓勵人口增長,他還下令督促民間女子及早出嫁。而且在重農抑商的封建社會,他能夠放松對商人的政策,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收入。漢惠帝通過這些措施,緩緩地推動著西漢初年的經濟發展。
在文化方面,他廢除了自秦始皇以來的“挾書律”,允許民間藏書,使得長期受到壓抑的儒家和其他諸子百家都開始活躍起來,促進了文化的繁榮。
而且他還完成了長安城的全面整修。整修后的長安城氣勢恢弘,當時世界上僅有羅馬城可與之媲美。
這些改革舉措雖然算不上大刀闊斧,但是也對促進西漢初年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漢惠帝能夠擺脫母親的控制,說不定也能夠做一個好皇帝。
殘忍報復埋下陰影
劉盈二十四歲便夭亡了,史上一般認為他是目睹母親對戚夫人的殘忍報復之后,精神失常,患上了抑郁癥,加上酒色傷身,才早早病死的。
說到呂后對戚夫人的迫害,其實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劉邦出生貧賤,呂雉當年嫁給他算是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可是她以一個傳統女性的堅忍默默追隨著他,支持著他,即使被他連累下獄、扣為人質都毫無怨言。俗話說“糟糠之妻不下堂”。劉邦當了皇帝之后,卻漸漸地疏遠了呂后,一心寵愛戚夫人。呂后對戚夫人的嫉妒完全是出于一個女人的正常心理。她也知道自己年老色衰,于是只想通過手中的權力來尋求心理上的平衡。可是戚夫人恃寵而驕,屢次在劉邦面前詆毀太子,企圖說服劉邦除掉劉盈,另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這一來自然加深了呂后對她的怨恨。
太子繼位之后,呂后便名正言順地成為了握有實權的太后,而戚夫人則失去了劉邦的庇護,淪為刀俎上的魚肉。呂后先是讓戚夫人去舂米,并沒有殺害她的意思。可是,戚夫人情商太低,不但不懂得隱忍收斂,反而終日歌唱“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怨恨之心昭然若揭。這樣一來,呂后便動了殺心,加上戚夫人得勢之時曾經費盡心機想要攛掇劉邦廢掉劉盈,呂后越想越氣,便將戚夫人斬斷四肢,挖去眼睛,熏聾雙耳,灌藥使她變成了啞巴,最后扔到了茅房,稱為“人彘”。當劉盈看到血肉模糊的戚夫人時嚇得大驚失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母親會做出如此滅絕人性的事情,從此一蹶不振,再也不過問朝政,只能天天借酒澆愁。
迫害完戚夫人之后,呂后怕劉如意長大后前來報仇,便想將他召回京斬草除根。劉如意當時只有十五歲,劉邦死時將他托付給國相周昌。所以,呂后召見了劉如意三次,都被知道底細的周昌回絕了。最后,呂后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趙王。劉如意不敢拒絕,果然來到長安。劉盈目睹了戚夫人變成“人彘”的慘劇,便想方設法想要保全弟弟的性命。于是,自從劉如意踏進長安城的一刻起,劉盈便寸步不離,和劉如意同食同寢,使呂后無從下手。但劉盈每天有早起練習射箭的習慣,年幼嬌氣的劉如意貪睡不愿意早起。劉盈一時大意,覺得一時半刻也不會出事,便一個人出去了。可是,不一會兒回來,便發現弟弟七竅流血躺在床上。這次打擊更是讓劉盈難以承受,從此之后他便不敢再靠近母親,每天抑郁不安,只能不斷地酗酒來麻痹自己的神經。
悲劇的婚姻
劉盈不但目睹了戚夫人和劉如意的悲慘遭遇,而且無法阻止這種悲劇降臨在自己身上。登基之后,他不但沒有實權,而且連婚姻大事也要聽憑太后做主。當時,呂后選了惠帝的親外甥女張氏為皇后,這在今天看來無疑是近親結婚的亂倫行為,但是,當時很流行這種所謂的“親上加親”式的婚姻。
可是張氏不能生育,呂后便命張氏對外宣稱自己已經懷孕,然后將宮中另一個美人所生的男孩搶來立為太子。為了掩人耳目,呂后還殘忍地命人將知情人全部處死。面對呂后為了權力不擇手段,劉盈漸漸對人生失去了信心,變得越來越消沉,最終,在本該意氣風發的年齡猝然撒手人寰,可悲可嘆。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漢朝皇帝的歷史故事3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