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誰的經歷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成語指的是不管成功與失敗都是由于一個人,那么這句話指的是關于誰的經歷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誰的經歷,歡迎大家閱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誰的經歷
根據史料可考,這個成語應該是指西漢大韓信的經歷。韓信,生于公元前231年,年少時只是一個混混,而他人生的轉折點就是結識了蕭何。韓信原是項羽的部下,因為得不到項羽的重用,機緣巧合之下轉投到了劉邦的麾下,但劉邦卻只是封了他一個管糧草的小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韓信認識了時任劉邦軍師的蕭何。兩人相談甚歡,蕭何從韓信的言語中發現他是一個有謀略,有智慧的人。蕭何便立馬向劉邦推薦了韓信,在蕭何的游說下,劉邦封韓信為大。之后韓信的表現也沒有令人失望,他屢建奇功,為西漢這一全新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韓信之死也與蕭何有著莫大的關系。西漢王朝建立后,劉邦成為了皇帝。當了皇帝后的劉邦,開始疑心那些跟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首當其沖的便是韓信。當時的韓信功高震主,為人又比較輕狂,劉邦便在暗中開始打壓他。
因不滿劉邦處處針對他,韓信趁著劉邦外出平亂之際,暗中勾結他人,想要發動政變。皇后呂雉得到消息后,十分的恐慌,便急忙讓丞相蕭何進宮商量對策。蕭何聽說這件事后,也是十分的震驚。韓信是由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兩人關系匪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后,蕭何設下了圈套,讓韓信自投羅網。最后,韓信被皇后呂雉在宮中宰殺。
蕭何簡介
蕭何,其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輔佐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蕭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豐人,與漢高祖劉邦是同鄉。
蕭何在幼時便十分的聰慧,才思敏捷,喜好研究歷代的律令,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年輕之時便做了沛縣的主吏掾,任職期間認識了許多朋友。蕭何雖年紀輕輕,但性格和善,善于識人。當蕭何初見劉邦時,便認為此人不同尋常,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后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也證明了當時蕭何對劉邦的認知是正確的。
當時恰逢亂世,天下動蕩,人人自危,蕭何便與劉邦商議今后該怎么辦的問題。兩人感慨陳勝與吳廣的起義,便決定在沛縣起義。當時沛縣的縣令外逃,沛縣百姓群龍無首,在蕭何的推薦下,劉邦便擔任了沛縣的縣令。
從沛縣開始,劉邦便開始了他征戰四方的生涯。而蕭何一直跟隨在劉邦的左右,為劉邦出謀劃策,安撫人心。最終,在蕭何的輔佐之下,劉邦建立了西漢王朝,成為西漢的開國皇帝。在劉邦建立西漢這一新政權的過程中,蕭何居功甚偉。
蕭何先是推薦了一代名將韓信,韓信也沒有辱沒蕭何對他的期望,先后立下大功,為開創新王朝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同時,蕭何在劉邦開創偉業的過程中,留守關中,為劉邦的軍隊籌集糧草,安撫當地的百姓,修葺破損的房屋,重新建立統治秩序等等。蕭何為劉邦能夠在前方安心征戰,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蕭何是劉邦成就霸業的決定性人物之一。
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誰的經歷”還想看:
1.成也蕭何敗蕭何的主人公是誰
2.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主人公
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4.成也蕭何敗蕭何典故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