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說的
據史書記載,西漢的開國大韓信是由蕭何向漢高祖劉邦舉薦的,但韓信之死也跟蕭何有著莫大的關系,那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是韓信一生最好的寫照。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說的,歡迎大家閱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說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成語一直流傳至今,它是指事情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因為同一個人,這成語在今天看來還是有很深的涵義。我們也知道這句成語講的是西漢丞相蕭何與大韓信的故事,但萬事總有一個來源,那么這句成語它出自哪里呢?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一生征戰四方,屢建奇功。韓信本是項羽的部下,因為得不到項羽的重用,于是轉投到了劉邦的麾下。但剛開始時,劉邦只是封了他一個小官。就在韓信眼看自己建功立業已無望之時,他結識了時任劉邦謀士的蕭何。在一番交談之后,蕭何慧眼識英雄,認為韓信是一個有杰出軍事才能的人。蕭何隨后便向劉邦保舉了韓信,劉邦也封韓信為大。
等到天下安定后,成為皇帝的劉邦便開始猜忌韓信,認為他有二心。韓信因不滿劉邦處處針對他,便趁著劉邦外出平亂之際,暗中勾結他人,想要造反。當蕭何得知韓信要造反的消息后,非常的震驚,韓信可以說是由他一手提拔上來的。為了天下太平,蕭何無奈之下設下圈套,宰殺了韓信。一代名將韓信,就這樣落下了他人生的大幕。
這句成語出自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里。洪邁,生于公元1123年,是南宋時期有名的文人。洪邁出生于官宦之家,在公元1145年高中進士,從此官途一路順遂,最后官至宰執。在洪邁為官期間,他利用空余時間,筆耕不綴,寫下了后世有名的《容齋隨筆》一書。《容齋隨筆》的內容十分豐富,是一部囊括哲學、藝術、文學、歷史等各個領域的著作。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出生于公元231年,是漢初三杰之一。韓信一生最大的功績便是跟隨漢高祖劉邦一起征戰四方,立下無數戰功。韓信在最初是投靠項羽的,但奈何項羽并不重用他。當時恰逢劉邦入蜀地,韓信便前去劉邦的麾下,希望能夠得到劉邦的重用。但沒想到,劉邦只是封了他一個管糧餉的小官,也沒用重用他。
韓信當時的生活十分的不如意,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韓信結識了時任劉邦軍師的蕭何。在兩人的交談中,蕭何發現韓信是一個有遠見,有謀略,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蕭何便向劉邦推舉了韓信,但當時的劉邦并沒有將蕭何夸獎韓信的話語放在心里。韓信眼看著根本沒有能夠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便一氣之下離開了劉邦的軍營。
當蕭何聽到韓信已經離開了軍營,便策馬追趕,終于在小溪邊追上了韓信。等蕭何問清韓信為何離去的原因后,蕭何便開始苦勸,力圖挽回韓信要離開的心。韓信禁不住蕭何的苦勸,便跟隨他一起回到軍營。蕭何向劉邦保舉韓信,要劉邦相信這是一個擁有杰出軍事才能的人。這一次,劉邦相信了蕭何的話,封韓信為大。之后的韓信也沒有令人失望,多次取得戰役的勝利,為西漢立下了汗馬功勞。
等到天下安定,劉邦稱帝,之前跟隨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也論功封賞。韓信也成為了大,韓信立功無數且他自己也想要取劉邦而代之。公元前197年,趁劉邦前去平定叛亂之際,韓信便打算發動政變。但被他的家臣向皇后呂雉告發,呂雉得到消息后很是驚慌,便請丞相蕭何進宮商議。蕭何聽說后,便布置下天羅地網等待韓信的到來。韓信最終還是中了蕭何的計謀,在皇宮中被呂后宰殺。
韓信是在蕭何的幫助下才得以揚名立萬的,成為了西漢的開國之一。同時,韓信也是死在蕭何手上的。
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誰說的”還想看:
1.成也蕭何敗蕭何典故是什么
2.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主人公
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
4.成也蕭何敗蕭何的主人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