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英年早逝的劉肇皇帝
編者按:漢和帝在位時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發(fā)展,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班固、班昭寫了《漢書》。甘英出使大秦。另外,和帝初年竇憲滅亡了北匈奴,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東漢英年早逝的劉肇皇帝:漢和帝劉肇,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建初四年(公元79年)出生,生母為梁貴人,皇后竇氏將劉肇養(yǎng)為繼子,建初七年(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養(yǎng)母竇太后執(zhí)政,永元四年,劉肇聯(lián)合宦官將竇氏一網(wǎng)打盡,在位17年,元興元年病死,終年27歲。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南)。
漢和帝劉肇簡介
東漢孝和皇帝劉肇(公元79年-公元105年),東漢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公元105年在位),在位17年,卒年27歲,他是章帝四子,母貴人梁氏,死后謚號為孝和皇帝,廟號穆宗(后被董卓廢去),葬于慎陵。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
漢和帝劉肇生平事跡
建初四年(公元79年),梁貴人生劉肇。皇后竇氏將劉肇養(yǎng)為己子。建初七年(公元82年),漢章帝廢太子劉慶,立劉肇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漢章帝逝世。劉肇即位時,是為漢和帝。當時他只有十歲,由養(yǎng)母竇太后執(zhí)政,從此漢朝由穩(wěn)轉亂,進入外戚、宦官相繼掌權的時期,和帝在位時期東漢日益衰敗,竇太后排斥異己,讓哥哥竇憲掌權,竇家人一犯法,竇太后就再三庇護,竇氏的專橫跋扈,引起漢和帝的不滿。
永元四年壬辰年六月二十三日(92年8月14日),漢和帝聯(lián)合宦官鄭眾將竇氏一網(wǎng)打盡,但是也由此進入宦官專權時期。元興元年乙巳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05年2月13日),漢和帝郁郁而終。漢和帝在位時期,科技、文化有了很大發(fā)展,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班固、班昭寫了《漢書》。甘英出使大秦。另外,和帝初年竇憲滅亡了北匈奴,在世界歷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大事年表
公元79年,漢章帝第四子劉肇出生。
公元82年,劉肇被立為太子。
公元88年,劉肇即位,是為漢和帝。
公元89年,應南匈奴單于請求,東漢政府派竇憲率軍與南匈奴一起,合擊北匈奴,打敗北匈奴。
公元91年,耿夔又大敗北匈奴,將匈奴勢力徹底趕出漠北地區(qū)。
公元92年,漢和帝依靠宦官,一舉鏟除外戚竇氏勢力。宦官專權就此開始。
公元106年,漢和帝劉肇去世。
延伸閱讀:
漢和帝劉肇于 章和二年(88年)壬辰即皇帝位,尊皇后為 皇太后,改明年為“永元元年”。和帝年幼,竇太后臨政。她把哥哥 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 朝廷機密,負責發(fā)布誥命;讓弟弟竇篤任 虎賁中郎將,統(tǒng)領皇帝的侍衛(wèi);弟弟竇景、竇環(huán)均任中常將,負責傳達詔令和統(tǒng)理文書。這樣,竇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從而掌握了國家政治的 中樞。漢和帝劉肇在位17年。病死,終年27歲。葬于慎陵(今 河南省洛陽市東南)。慎陵建筑規(guī)模比敬陵更為高大壯觀。現(xiàn)在慎陵前有清人龔松林所立的"漢和帝慎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頂,可以遠眺滔滔黃河,山上漢氏 陵墓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