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成帝司馬衍的歷史簡介
晉成帝司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字世根,晉明帝司馬紹長子,晉康帝司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東晉第三位皇帝,公元325年—342年在位。晉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親庾太后輔政;庾太后死后由王導與庾亮輔政。下面是晉成帝司馬衍的歷史簡介。
頒布詔令
司馬衍即位時因年幼,所以由其母皇太后 庾文君臨朝聽政。庾太后死后由 王導與 庾亮輔政。晉成帝在位期間,由于 蘇峻與 祖約的叛亂,宮城遷移至石頭城;直到329年 陶侃平定 蘇峻之亂后才遷回建康。晉成帝在位期間曾經命令庾亮北伐,但是敗于 石虎。336年,晉成帝頒布壬辰詔書,禁止豪族將領將山川大澤私有化;341年,又以土斷方式將自江北遷來的 世族編入戶籍。
政治業績
《晉書》記載,司馬衍自幼聰明伶俐,明于事理,說話很到位,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叛將 蘇峻囚禁并苛待司馬衍時,司馬衍既不畏懼,也不猥瑣,而是泰然處之,埋頭讀書,表現出智者風度。司馬衍6歲時,發生了 蘇峻之亂,當年五馬渡江之一的南頓王 司馬宗被殺,他一點都不知道。等到蘇峻之亂平息后,他問舅舅 庾亮:“往常那位白頭公(司馬宗一頭白發)何在?”庾亮奏道:“司馬宗謀反伏誅”。司馬衍很傷心,哭著說道:“舅舅說誰做賊,便殺之,如果人說舅舅做賊,我又該如何?”庾亮一聽,嚇得臉色大變,無言以答。庾亮之弟庾懌送酒給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試著讓狗先喝了一點,那狗便立即倒在地上死去。王允之嚇得不輕,趕緊上表報告小皇帝。
司馬衍聽說后怒不可遏地說:“大舅已亂天下,小舅復欲爾邪?”(小舅也要學著來嗎?)(《晉書》)庾懌聞言,驚懼不已,不久便自殺身亡。可見司馬衍從小就不簡單。譯文: 庾懌知道后,為保全庾家喝毒藥死了。可惜他自幼被舅家把持,沒機會管理朝政。等長大些,很有心于政事。為人儉省,曾想在后院蓋個射箭練習室,算后要用四十金,就說太費錢了沒蓋。雖然雄武氣度不及父親,但恭儉的品德,倒足以追溯先賢了。
晉成帝司馬衍年幼時繼位,不能親自處理政務。等到年歲漸大,頗有勤儉的德行。司馬衍在位期間詔舉賢良,勸課農桑,政權趨于穩固。在 東晉奢侈浮華之風歷久并且盛行之時,他作為皇帝卻能力倡簡樸、節儉,還帶頭實行,應該說是很不容易的。可惜,他是一個短壽的皇帝。
司馬衍本人也是書法名家。據有關資料:(司馬衍)工書。草書勁力外爽,古風內含。《法書要錄》一書記載:成帝則生知草意,穎悟通諳。光使畏魄,青疑過藍。勁力外爽,古風內含。若云開而乍睹旭日,泉落而懸歸碧潭。
咸康八年(342年)5月,成帝司馬衍身體不適。6月初五,病情加重。當時,成帝的兩個兒子 司馬丕和 司馬奕年幼,尚在襁褓之中。于是 庾冰( 庾亮弟)請求讓成帝的同母兄弟、瑯邪王 司馬岳為皇位繼承人,成帝同意了。成帝下詔,讓 司馬岳為皇位繼承人,并讓自己的兒子 司馬奕承襲瑯邪哀王司馬安國的封號。初七, 庾冰、 何充以及武陵王司馬唏、會稽王 司馬昱、尚書令 諸葛恢同時受任顧命國政。初八,成帝駕崩于建康宮中西堂。時年22歲,在位18年。廟號顯宗,謚號成帝。葬興平陵(南京雞籠山之陽)。
初九,瑯邪王 司馬岳即帝位,大赦天下。14日,封成帝兒子 司馬丕為瑯邪王, 司馬奕為東海王。康帝司馬岳居喪不言,把朝政委交給 庾冰和 何充。
歷史評價
《 晉書》:“肆虐滔天,豈伊朝夕。若乃詳刑不怨,庶情猶仰,又可以見逆順之機焉。成帝因削弱之資,守江淮之地,政出渭陽,聲乖威服。兇徒既縱,神器阽危,京華元敖之資,宮室類咸陽之火。桀犬吠堯。封狐嗣亂,方諸后羿,曷若斯之甚也。反我皇駕,不有晉文之師,系于苞桑,且賴陶公之力。古之侯服,不幸臣家,天子宣游,則避宮北面,聞諸遺策,用為恒范。顯宗于王導之門,斂衣前拜,豈魯公受玉之卑乎!帝亦克儉于躬,庶能激揚流弊者也。”
《晉書》:“惟皇夙表,余舅為毗。勤于致寇,拙于行師。火及君屋,兵纏帝帷。石頭之駕,海內含悲。康后天資,居哀禮縟。墜典方興,降齡奚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