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齊國歷史簡介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原大齊將領秦宗權于河南蔡州復起并稱帝,復建大齊政權。稱大齊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齊國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大齊國歷史簡介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黃巢于曹州聚眾起兵,響應王仙芝起義。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犧牲。黃巢于亳州繼任農民軍最高領袖,稱"黃王"、建元"王霸",并號"沖天大"。王霸二年(879年),黃巢以"義軍百萬都統"的名義,自廣州率部北伐唐朝。王霸三年(880年),黃巢稱"率土大",麾軍相繼攻克唐朝東、西兩都--洛陽與長安,唐僖宗及其朝廷逃往四川。同年,黃巢改元"金統",于長安稱帝,并創建大齊朝農民革命政權。大齊金統元年(881年),黃巢一度放棄長安。同年,大齊農民軍擊敗反撲的唐軍并收復長安。金統三年(883年),因軍事失利,黃巢率大齊軍棄守長安。金統四年(884年),黃巢在山東萊蕪狼虎谷兵敗犧牲,其所親率的大齊軍主力覆沒。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原大齊將領秦宗權于河南蔡州復起并稱帝,復建大齊政權。隨即分兵攻略中原各地,力量迅速壯大。唐光啟三年(887年),齊軍與唐吳興郡王朱全忠部決戰汴州失利。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齊朝首府蔡州陷落,秦宗權被部將執送唐軍,齊朝政權覆滅。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秦宗權在唐西京長安被殺。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由黃巢從子黃浩率領的大齊軍另一余部"浪蕩軍",在湖南瀏陽遭地主武裝伏擊而失敗。后西齊至此終結。
大齊國歷史介紹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黃巢于曹州聚眾起兵,響應王仙芝起義。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犧牲。黃巢于亳州繼任農民軍最高領袖,稱"黃王"、建元"王霸",并號"沖天大"。王霸二年(879年),黃巢以"義軍百萬都統"的名義,自廣州率部北伐唐朝。王霸三年(880年),黃巢稱"率土大",麾軍相繼攻克唐朝東、西兩都--洛陽與長安,唐僖宗及其朝廷逃往四川。同年,黃巢改元"金統",于長安稱帝,并創建大齊朝農民革命政權。大齊金統元年(881年),黃巢一度放棄長安。同年,大齊農民軍擊敗反撲的唐軍并收復長安。金統三年(883年),因軍事失利,黃巢率大齊軍棄守長安。金統四年(884年),黃巢在山東萊蕪狼虎谷兵敗犧牲,其所親率的大齊軍主力覆沒。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原大齊將領秦宗權于河南蔡州復起并稱帝,復建大齊政權。隨即分兵攻略中原各地,力量迅速壯大。唐光啟三年(887年),齊軍與唐吳興郡王朱全忠部決戰汴州失利。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齊朝首府蔡州陷落,秦宗權被部將執送唐軍,齊朝政權覆滅。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秦宗權在唐西京長安被殺。
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由黃巢從子黃浩率領的大齊軍另一余部"浪蕩軍",在湖南瀏陽遭地主武裝伏擊而失敗。后西齊至此終結。
后西齊朝,國號"大齊",是唐朝后期,由著名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領導創建的農民革命政權。其前身,是由黃巢親自領導的反唐農民起義軍主力之一。
為區別于北齊靈煬帝(高緯)隆化元年(576年),曾建立于山西并州的齊元成帝高延宗的"西齊"政權,以及黃巢稱帝、大齊政權定都長安的歷史史實,故將該政權定位并命名為"后西齊"朝。
看了大齊國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