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的發明故事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那么你知道青霉素的發明故事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青霉素的發明故事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霉菌能分泌一種物質殺死細菌,他將這種物質命名為“青霉素”,但他未能將其提純用于臨床.1929年,弗萊明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遺憾的是,這篇論文發表后一直沒有受到科學界的重視。
10年后,德國化學家恩斯特?錢恩在舊書堆里看到了弗萊明的那篇論文,于是開始做提純實驗。1940年冬,錢恩提煉出了一點點青霉素,這雖然是一個重大突破,但離臨床應用還差得很遠。
1941年,青霉素提純的接力棒傳到了澳大利亞病理學家瓦爾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國軍方的協助下,弗洛里在飛行員外出執行任務時從各國機場帶回來的泥土中分離出菌種,使青霉素的產量從每立方厘米2單位提高到了40單位。
雖然這離生產青霉素還差得很遠,但弗洛里還是非常高興。一天,弗洛里下班后在實驗室大門外的街上散步,見路邊水果店里擺滿了西瓜,“這段時間工作進展不錯,買幾只西瓜慰勞一下同事們吧!”想著,他走進了水果店。
這家店里的西瓜看樣子都很好,弗洛里彎下腰,伸出食指敲敲這只,敲敲那只,然后隨手抱起幾只,交了錢后剛要走,忽然瞥見柜臺上放著一只被擠破了的西瓜。這只西瓜雖然比別的西瓜要大一些,但有幾處瓜皮已經潰爛了,上面長了一層綠色的霉斑。
弗洛里盯著這只爛瓜看了好久,又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忽然對老板說:“我要這一只。”
“先生,那是我們剛選出的壞瓜,正準備扔掉呢?吃了要壞肚子的。”老板提醒道。
“我就要這一只。”說著,弗洛里已放下懷里的西瓜,捧著那只爛瓜走出了水果店。
“先生,您把那幾只好瓜也抱走吧,這只爛瓜算我送你的。”老板跟在后面喊。
“可我抱不了那么多的瓜啊,再說,要是把這只打爛了怎么辦?”
“那、那我把剛才的瓜錢退給您吧!”老板舉著錢追了幾步,但弗洛里己走遠了。老板搖了搖頭,有些不解地望著這個奇怪的顧客遠去的背影。
弗洛里捧著這只爛西瓜回到實驗室后,立即從瓜上取下一點綠霉,開始培養菌種。不久,實驗結果出來了,讓弗洛里興奮的是,從爛西瓜里得到的青霉素,竟從每立方厘米40單位一下子猛增到200單位。
1943年10月,弗洛里和美國軍方簽訂了首批青霉素生產合同。青霉素在二戰末期橫空出世,迅速扭轉了盟國的戰局。戰后,青霉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因這項偉大發明,弗洛里和弗萊明、錢恩分享了1945年的諾貝爾生物及醫學獎。
拓展:青霉素功能
青霉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
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開創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針劑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肺結核、腦膜炎、心內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霉素之后,鏈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素等抗生素不斷產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部分病菌的抗藥性也在逐漸增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藥效更強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獲得抵抗基因,并以植物為原料開發抗菌類藥物。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藥菌株(如耐藥金葡)所產生的酶,易被其破壞,且其抗菌譜較窄,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鉀鹽、鈉鹽之分,鉀鹽不僅不能直接靜注,靜脈滴注時,也要仔細計算鉀離子量,以免注入人體形成高血鉀而抑制心臟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類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內酰胺類作用于細菌的細胞壁,而人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故對人類的毒性較小,除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顯。
使用該品必須先做皮內試驗。青霉素過敏試驗包括皮膚試驗方法(簡稱青霉素皮試)及體外試驗方法,其中以皮內注射較準確。皮試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險性,約有25%的過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試。
所以皮試或注射給藥時都應作好充分的搶救準備。在換用不同批號青霉素時,也需重作皮試。干粉劑可保存多年不失效,但注射液、皮試液均不穩定,以新鮮配制為佳。而且對于自腎排泄,腎功能不良者,劑量應適當調整。此外,局部應用致敏機會多,且細菌易產生抗藥性,故不提倡。
青霉素分類
青霉素用于臨床是40年代初,人們對青霉素進行大量研究后又發現一些青霉素,當人們又對青霉素進行化學改造,得到了一些有效的半合成青霉素,70年代又從微生物代謝物中發現了一些母核與青霉素相似也含有β-內酰胺環,而不具有四氫噻唑環結構的青霉素類,可分為三代: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芐青霉素);第二代青霉素是指以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改變側鏈而得到半合成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羧芐青霉素、氨芐青霉素;第三代青霉素是母核結構帶有與青霉素相同的β-內酰胺環,但不具有四氫噻唑環,如硫霉素、奴卡霉素。
按其特點可分為 :
青霉素G類:如青霉素G鉀、青霉素G鈉、長效西林`青霉素G、peillin G、盤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鈉、芐青霉素鈉、青霉素鉀、芐青霉素鉀等。
青霉素V類:(別名:苯氧甲基青霉素、6-苯氧乙酰胺基青霉烷酸) 如青霉素V鉀等(包括有多種劑型)。
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號)、氯唑青霉素等。
氨芐西林類:如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等。
抗假單胞菌青霉素:如羧芐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
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其特點為較耐酶,對某些陰性桿菌(如大腸、克雷伯氏和沙門氏菌)有效,但對綠膿桿菌效差。
甲氧西林類:如坦莫西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