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明的故事
科技有利也有弊,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好好的使用它,才能造福人類。那么你知道多少關于科技發明的故事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科技發明的故事
在20世紀初,埃爾·迪克森太太剛結婚,對烹調毫無經驗,常在廚房切著手或燙著自己。埃爾·迪克森那時正在一家生產外科手術繃帶的公司里工作,他很快就能熟練地為太太包扎。他想,要是能有一種包扎繃帶,在太太受傷而無人幫忙時,她自己能包扎就好了。
于是,他開始做起實驗。他考慮到,如果把紗布和繃帶做在一起,就能用一只手來包扎傷口。他拿了一條紗布擺在桌子上,在上面涂上膠,然后把另一條紗布折成紗布墊,放到繃帶的中間。
但是有個問題,做這種繃帶的粘膠暴露在空氣中時間長了就會干。迪克森試了許多不同布料蓋在膠帶上面,期望找到一種在需要時不難揭下來的材料。后來他發現,有種粗硬紗布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當迪克森太太又一次割破手時,就自己揭下粗硬紗布,把她聰明丈夫發明的繃帶貼在傷口上。
迪克森發明的這種備好的繃帶使他工作的美國J&J(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公司發達起來。工廠的主管凱農先生將它命名為Band-Aid。Band指的是繃帶,而Aid是幫助急救的意思。以后,J&J公司就把Band-Aid(邦迪)作為各種急救和手術繃帶產品的名稱,后來也成了繃帶的同義詞。
拓展:妙用
1:修眼鏡:在爬山穿越的時候,有時候眼鏡要是壞了是件很棘手的事情,野外也沒有合適的東西修理,這時就可以用創可貼來幫忙了。
2:修補的作用:在野外要是不小心帳篷劃破了,還有就是羽絨睡袋,要是破了漏絨是很麻煩的,可以用它修補一下。
3:當漏斗:當我們在野外補充水的時候,可以用一個創可貼卷成漏斗,然后用創可貼中間的網狀物做濾紙,可以起到過濾的作用。
4:預防暈車:把姜切片,然后用創可貼貼在肚臍上,可以起到預防暈車的作用。
5:止干裂疼痛:當你的手指出現干裂的時候,可以把創可貼中間的網狀物撕下后纏在手指,可以緩解疼痛。
6:防止磨腳:當穿新鞋出現磨腳的時候,或者出行需要走很長的路的時候,包里最好備上一些創可貼,需要的時候可以貼在易受磨損的部位,可以有效避免傷腳。
注意事項
創可貼已成為家庭必備,但如何正確使用并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創可貼本身沒有消炎作用,主要作用是吸收滲出物,保持傷口干燥,在發生外傷后,患者使用創可貼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傷口長度不應超過創可貼的寬度。創可貼主要用于急性小傷口的止血,尤其適用于切口整齊、清潔、表淺、較小而不需要縫合的切割傷。對于較深傷口,有大血管、神經、肌腱損傷以及疑有異物的傷口,不能使用創可貼;至于癤腫、燙傷、化膿感染和各種皮膚疾病,不宜使用創可貼。
其次,傷口先要經過消毒處理。使用創可貼前,應先仔細檢查傷口內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潔物,需用生理鹽水將傷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貼上創可貼。如果傷口是被帶鐵銹之物劃破,應先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貼創可貼時應稍加壓,以起到壓迫止血作用。
第三,注意傷口保護。傷口貼上創可貼后,患者要注意保護傷口,避免活動性出血,即創傷局部少活動,不沾水,避免污染;不要經常用手捏壓傷口,嚴防擠撞傷口,避免傷口裂開。
最后,注意觀察傷口變化。“使用創可貼后,還要注意觀察傷口變化情況,定期更換,防止傷口感染化膿。”如貼上創可貼24小時后,傷口疼痛加重,或有分泌物滲出,應及時打開檢查;若發現傷口有紅腫、滲液等感染現象,應停止使用創可貼,并及時去醫院診治。
在以下情況下最好不要直接用創口貼:
1.小而深的傷口不能貼:
由于創可貼的吸水性和透氣性都比較差,不利于傷口內的分泌物和膿液排出。容易使細菌生長繁殖,引發或加重感染。尤其是比較容易感染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
2.動物咬的傷口不能貼:
對于狗咬傷、貓抓傷、蛇咬傷、毒蟲蜇傷或咬傷等曲動物造成的傷口,切忌使用創可貼,以免毒汁和病菌在傷口內蓄積或擴散。應在第一時間內,用清水、冷茶水、礦泉水、生理鹽水、2%的肥皂水,甚至尿液等,反復沖洗傷口15分鐘以上。
3.各種皮膚癤腫不能貼:
因為創可貼的吸水性及透氣性都很差,不利于膿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細菌的生長繁殖。
4.污染較重傷口不能貼:
有些傷口污染較重,甚至已經發生感染,或燒傷、燙傷的創面以及創面較大的皮膚擦傷,都不能使用創可貼來覆蓋創面,否則將會引發或加重感染。
5.表皮輕微擦傷不需貼:
一般來說,如果僅僅是輕微的表皮擦傷,大可不必使用創可貼,只要用碘酒或酒精涂一下,就能預防感染。
6.創傷嚴重、傷口有污染者;
7.被鐵釘、刀尖扎傷等;
8.創面不干凈或傷口內有異物時;
9.燙傷后出現潰爛、流黃水時;
10.已污染或感染的傷口,創面有分泌物或膿液的傷口也不能使用創可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