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明的小故事
關于發明的小故事你知道多少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關于發明的小故事--收銀機
大概在南北戰爭以后不久,俄亥俄州一位雜貨店老板的兒子在自己開咖啡館時,深為上述困難所苦。在輪船上記錄螺旋槳轉動的一個機器的啟發下,設計了一架能夠把每一筆交易結果顯示出來的機器,伙計和顧客都能看到顯示結果。
這樣一顯示,店員原有的小偷小摸的沖動就給打消不少。所以這種機器曾被叫做“廉潔出納員”。
經過改進,這機器功能迅速加強,不僅能夠計算每筆交易的總金額,計算找頭,還能把每天的每一筆賬都記錄下來。
之后,詹姆斯賣掉了他的發明。
然后,新的專利擁有者,又使收銀機有了一次關鍵性的改進。在收銀機上設計了一個附有自動鎖的放現金的抽屜,還有一個鈴。
伙計把每樣東西的價格和數量打進去,機器自動相加得出總數,再把顧客遞上的現金打入,機器自動計算找頭,整個過程都顯示出來。
雙方無異,一按鍵,隨著一聲脆鈴,現金抽屜就自動彈了出來。如果你沒按規矩做,那么現金抽屜是想打也打不開的。
機器把每筆交易的全過程都記錄在紙帶上,在收銀機的機制,顧客監督以及店主復查的三重管理下,你還怎么可能小偷小摸而不當天就被發現呢?
所以美國的顧客也很相信機器,幾乎不對收銀機算出來的結果置疑,更何況收銀機印出來的收據有你的購物一覽表,你回家后慢慢核對不遲。
到美國后,從來沒有看到顧客和售貨員為價錢而有爭執的。有收銀機呢,爭什么呀!
雖然這個早期收銀機是機械式的,也笨重得很。我們現在還可以在美國的古董店里,看到那個時代的各色收銀機。
也真虧他們想得出來,在沒有電子顯示器的年代,他們設計了一個個小鉤子上掛著表明價格的小數字牌。下面一按,價格牌就被晃晃悠悠地鉤上來了。價格牌是兩面的,里面的售貨員和外面的顧客都可以看到。
這樣的早期收銀機雖然顯得笨拙,但是已經具備了現代收銀機最重要的功能,每天店主們可以從記錄上核對現金。
從此,在收銀機鐺鐺的鈴聲中,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小店主們的煩惱。在美國式的英語中,“響了一聲鈴”已經成了“做了一筆買賣”的同義詞。
當時,美國生產收銀機的公司宣稱,他們的收銀機鈴聲,就像美國革命的第一聲槍響一樣,將在幾十年內就響遍全世界。
盡管形容得有點夸張,但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確實看到,就連遙遠的中國也開始用上了同樣的收銀機。
此后的收銀機又經過了不斷的改進。除了一系列的電子設備,在記錄中還可以記上商品的代號,所有交易自動輸入存貨數據庫使得商店的統計與計劃問題也得以一并解決。
收銀機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國,就這樣被一個非專家的使用者發明出來了。正由于他是一個平常的使用者,他才會在登記專利之后,早早地就以很便宜的價格,賣掉了他的專利和收銀機的生產權。對他來說,去開發生產收銀機,還不如賣他的咖啡省事呢。
在美國,很多發明都是在這樣一種非常實用的思想動機下誕生的。
因此,這樣的發明在美國可以說是一件偶然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件十分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