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是誰發明出來的
你知道誰發明了電話嗎?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誰發明了電話
科學史上有很多發明糾紛,比如特斯拉和愛迪生就因為交直流電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爭論,另外一個人們津津樂道的謎案是關于電話的發明。現在人們普遍認為電話是由貝爾發明的,各大教科書也都采納這一觀點。
對發音天生敏感的貝爾,一直都想著利用電流傳遞語音,來幫助這些聾啞的孩子們。當時已經發明出了電報,許多科學家都希望能在電報的原理上研究更進一步的通訊工具,可以進行實時地傳遞。貝爾跟這些科學家相比,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僅僅用了兩年時間,貝爾就掌握了電學的相關知識,并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嘗試。
這時,貝爾迎來了自己的合作伙伴,也就是在電話是史上頗有名氣的沃特森。沃特森那一年才21歲,是一個剛剛從學校畢業的電氣工程師。
他們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電話發明的研究上,貝爾把自己的理論成果分享給沃特森,后者則負責動手操作。但熱情和理想總是容易被現實撲滅,他們每次都是帶著期望進行測試,最終以失敗收場。事情起色于一個偶然。為了實驗電話,貝爾和沃特森的房間里分別設有一臺相同的裝置,即對傳統電報機進行的改造。
一天,沃特森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沃特森拉開彈簧時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守在另一個房間的貝爾驚奇地發現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最關鍵的是發出了聲音。貝爾驚喜地意識到,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頓時茅塞頓開,他設想在鐵片后面加上一塊磁鐵,這樣,鐵片能將聲音引起的振動通過磁鐵產生電流,電流沿著電線傳到另一端相同的裝置處,由磁鐵作用到鐵片上,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發出同樣的聲音。
1875年6月2日,貝爾和沃森特完成了電話模型最后的改良,準備進行至關重要的測試,貝爾控制送話器,沃森特在另外一個門窗緊閉的房間把耳朵緊緊貼在音箱上,此時此刻,沃森特只能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貝爾跟沃森特一樣緊張,以至于在最后操作的時候不小心將硫酸濺到自己的大腿上,他下意識疼得叫出聲來:“沃森特先生,快來幫我!”沃森特也沒多想就立刻跑過去,就在他快速奔跑的路上,突然意識到,他們成功了。貝爾剛才的求助已經通過他們的裝置傳聲過來。這句普通的有些不好意思的話,竟然就成為人類第一句通過電話傳送的語音,而“沃森特先生”也以此聞名。
試驗成功了,兩個人都很興奮,但是并沒有因此沖昏頭腦,他們趁著這股興奮勁,繼續研究。這時的電話只是一個簡陋的機器模型,他們兩個人又經過半年多的研究改進,發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臺可用的電話。貝爾當即拿著研究報告去專利局申請專利。事實證明,他此舉是如何的明智。1876年2月,貝爾呈交電話專利申請,該申請于3月3日批準。而就在貝爾提交專利當天,后來因為電話專利跟貝爾打了十幾年官司的格雷也提交了相關專利,僅僅比貝爾晚了幾個小時。命運的安排和捉弄,有時候就是這么讓人信服。最后,法院根據貝爾的磁石電話與格雷的液體電話有所不同,而且比格雷早幾個小時提交了專利申請等有利因素,宣布了貝爾勝訴。
其實,筆者認為,現在的人們沒必要過分去糾結電話是由誰發明的,不管是由誰發明,我們都使用著19世紀末發明家的心血。我們應該多去考慮的或許是,今天,我們能否創造出一項發明利于一百多年以后的子孫后代。
因為歷史的車輪滾滾,一直向前。
拓展:電話在中國的發展
建國前1900年,中國第一部市內電話在南京正式問世;上海、南京電報局開辦市內電話,當時只有16部電話。1904年至1905年,俄國在中國的煙臺至牛莊架設了無線電臺。中國古老的郵驛制度和民間通信機構被先進的郵政和電信逐步替代。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郵電通信仍然在西方列強的控制中。加上連年戰亂,通信設施經常遭到破壞。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出于戰爭需要,改造和擴建了電信網絡體系,他們利用當時中國經濟、技術的落后和政治制度的腐敗,通過在技術、設備、維修、管理等方面對中國的通信事業進行控制。
1949年以前,中國電信系統發展緩慢,到1949年,中國電話的普及率僅為0.05%,電話用戶只有26萬。
建國后1949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迅速恢復和發展通信。1958年建起來的北京電報大樓成為新中國通訊發展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十年“__”,郵電再次遭受打擊,一直虧損,業務發展停滯。到1978年,全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國擁有的話機總數還不到世界話機總數的1%,每200人中擁有話機還不到一部,比美國落后75年!交換機自動化比重低,大部分縣城、農村仍在使用“搖把子”,長途傳輸主要靠明線和模擬微波,即使北京每天也有20%的長途電話打不通,15%的要在1小時后才能接通。在電報大樓打電話的人還要帶著午飯去排隊。
1978年,中國電話容量359萬門,用戶214萬,普及率0.38%。
改革后改革開放后,落后的通信網絡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政府加快了基礎電信設施的建設,到2003年3月,固定電話用戶數達22562.6萬,移動電話用戶22149.1萬戶。
古今中外,多少人曾經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信息而努力,在電信發展的一百多年時間里,人們嘗試了各種通信方式:最初的電報采用了類似“數字”的表達方式傳送信息;其后以模擬信號傳輸信息的電話出現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方式以其明顯的優越性再次得到重視,數字程控交換機、數字移動電話、光纖數字傳輸……歷史的車輪依然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