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經典歷史故事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
大家知道毛澤東青年時期有哪些經典的歷史故事嗎?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希望你喜歡。
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一
毛主席在12歲的時候曾經得了一場大病,開始體會到身體的重要,后來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他特別重視鍛煉身體,經常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并且把鍛煉身體與磨練意志結合起來。每天堅持冷水浴。
第一師范校門口有一口水井。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天天堅持在這里進行冷水浴,毛澤東也盡力仿效。每天,天剛蒙蒙亮,毛澤東就起床穿一短褲來到井旁,他一桶一桶把水吊上來,從頭澆到腳沖洗全身,然后用毛巾擦干,擦了又淋,淋了再擦,直至擦得混身通紅為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堅持。
毛澤東洗冷水浴堅持多年,解放后,他年歲大了,洗澡時還用溫水,不用熱水。他對人說:“一個經常注意鍛煉身體的人,便不會為風雪的寒威所嚇倒。我練習過冷水浴,現在年紀雖然大了,冬天也還可以不用熱水洗澡,小小的寒凍也還經得住。鍛煉的確是重要的事情。”
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二
毛澤東少年時代和同伴放牛時,經常在山坡上玩耍,一玩起來往往就誤了放牛,要么是到了時間牛還沒有吃飽,要么是牛跑到人家的田里去啃莊稼。怎樣才能既保證放好牛,又讓大家玩得痛快?毛澤東和大家商量了一個辦法。他把同伴們組織起來分成三班:一班看牛,不讓它們吃了莊稼;一班割草;一班去采野果子。每天輪班,今天看牛的,明天割草,后天去采野果子。這樣,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毛澤東的小故事
快到晌午的時候,大家都回到了原來聚會的地方。看牛的孩子們,讓牛吃得滾圓滾圓的;割草的孩子們,都裝滿了一大簍子;采野果子的孩子們,從山里帶回來大堆大堆美味的野果……這時候,毛澤東就把草和果子拿來,合理地分給每個人。有時不夠分了,他就少分一點。而有剩余的草,他就用繩拴起吊在樹枝上,誰能跳起來抓著就歸誰。和毛澤東一起,不僅能放好牛,而且玩得痛快,因此,小伙伴都樂意同毛澤東一起放牛,稱他為“牛司令”。
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三
毛澤東之所以成為偉人,絕不是什么天命,而也不是什么機遇,而是他奮發兔皮昂,每天刻苦求學。六歲能對詩,八歲能吟詩,人人稱其。
毛澤東長到兩歲的時候,他的母親懷上了他的弟弟--毛澤民,七文妹把他送到外婆家裳佳閣常駐,毛澤東兒童時代是在外婆家度過的,他在這里的故事很多。
毛澤東的舅舅文鈺欽是當地有名的讀書人,文才不俗,附近的農戶家的婚喪喜慶,寫對時少不了他,他還在家里開了一個啟蒙管,附近有10多個學生在這里學習。在這個啟蒙館里還發生過毛澤東搶板凳的故事呢!
毛澤東3歲的時候,毛澤東就喜歡認字,一個字連認三次,毛澤東就記住了,一天,舅舅的啟蒙管里開學了。毛澤東聽見啟蒙管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他甩掉手里的小木槌直往教室里跑。
舅舅看見毛澤東小小年紀就想讀書,便只好給毛澤東弄了一個小桌子和小板凳,讓毛澤東在旁邊聽,從此,毛澤東從此便養成了勤好問好寫勤讀的好習慣!
毛澤東青年歷史故事四
在上私塾的幾年中,毛澤東對同學團結友愛,禮讓為先。放學之后在回家的路上,有些同學總喜歡搶頭,他卻從容不迫地慢慢走。毛澤東對人很有禮貌,但對于無理取鬧的人力主制服。他常常對人說:“逢惡就莫怪,逢善就莫欺。”
一天,毛澤東從韶山到外婆家去。當他走到一個山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雙手插腰攔住了去路,原來是當地一個姓趙的富豪子弟。毛澤東早就聽說,這個人經常在窮人面前舞文弄墨,以富欺貧。
趙某橫在路上,傲慢地說:“我知道你是文家的外甥,今天要考考你,能答得出,我就放你過去,若答不出,哼!你就別想回去!”趙某接著說:“百家姓里的‘趙錢孫李’分開如何解釋,合起來是什么意思?”毛澤東稍加思索便說:“趙公元帥的‘趙’,有錢無錢的‘錢’,有理無理與‘李’同音。大宋天子趙匡胤說過,有錢龜孫不講理!”趙某聽后滿臉通紅,又惱怒又尷尬,只得讓他過去。毛澤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