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
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fā)展、中國軍事理論均有著很大的貢獻,大家知道關(guān)于他的哪些歷史故事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希望你喜歡。
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一
毛澤東之所以成為偉人,絕不是什么天命,也不是什么機遇,而是他每天刻苦求學,發(fā)憤向上,六歲能撰聯(lián),八歲能吟詩,人人稱奇。
毛澤東長到兩歲時,他的母親懷上了毛澤東的大弟弟毛澤民。文七妹把他送到外婆家棠佳閣長住。毛澤東的兒童時代是在外婆家棠佳閣渡過的。他在這里的故事很多。
毛澤東的舅舅文玉欽是當?shù)赜忻淖x書人,文才不俗,附近農(nóng)戶家的婚喪喜慶、撰聯(lián)寫對,少不了他。他還在家里開了個啟蒙館,附近有10多個學生在這里啟蒙。在這啟蒙館還發(fā)生過毛澤東搶板凳的故事。
毛澤東3歲時,就喜歡認字,一字連認三遍,他就記住了。一天,舅舅開的啟蒙館開學了。他聽到蒙館里讀書聲,甩掉手里的小木錘直往教室里跑,他大舅母追都沒有追上,他跑進教室,就去搶與一個比他高出一大截的學生的板凳。這學生只得向先生告狀:“先生的外甥坐了我的板凳。”他舅母追到這里,雙手去抱外甥,見外甥毛澤東雙手抱著凳子不肯,大舅父去搶,差點把舅父的眼鏡打掉。文玉欽見毛澤東小小年紀就想要讀書,只得另找一條板凳放了一個簡易桌子,讓其旁聽。從此,毛澤東成了啟蒙館里的旁聽生,并養(yǎng)成了好學、好問、勤寫、勤練的習慣。
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二
毛澤東六歲那年的正月十五下午,大舅父、二舅父帶著毛澤東還有表哥文泮香、文運昌等到附近一個大的集鎮(zhèn)看花燈。這里有一姓文的人家,是從湘鄉(xiāng)高沖搬到這里來住的,是遠房的文家兄弟。這戶有三兄弟,大哥是個屠戶,殺豬宰羊是一把好刀,并在街上擺有屠板,經(jīng)營豬、牛、羊肉。二哥是做銃藥和經(jīng)營鞭炮生意的,家有三桿三眼銃出租。滿老弟夫婦在小街上辦了一個飲食店,以賣燒餅為生。這天,毛澤東是第一次到這個集鎮(zhèn)看熱鬧,事事感到新鮮,樣樣感到好奇。他看了一遍問舅父文玉瑞:“街上戶戶貼了春聯(lián),為什么這文家也不貼幅對聯(lián),熱鬧熱鬧?”文玉瑞來時還沒注意,毛澤東一說,他走到門外一看,果未貼聯(lián)。他進去問老大:“大哥,你家今年未貼春聯(lián)。”“是呀,今年一是生意好,太忙了,二是還沒想出貼切的好聯(lián)來。”毛澤東聽了說:“我來試試看。”文家老板看著天真的毛澤東問:“玉瑞老弟,他是誰?”“他就是七妹的兒子石三伢子,還在我弟開的蒙館讀了幾年書。”“這是我們文家的根,好!你就做幅聯(lián)給舅爺,晚上舅母做好菜給你吃。”毛澤東要了筆墨紙張,一會兒做了一聯(lián),上聯(lián)是:“數(shù)一道二的大戶”,下聯(lián)是“驚天動地之人家”,橫批是“先斬后奏”。舅父文玉瑞接過來看了又看:“好!口氣大,又貼切!”然而,文家老板左看右看看不懂,“石三,你舅舅沒有念過書,看不懂,你給舅舅解釋解釋。”毛澤東笑了筆說:“請大舅舅原諒外甥沒有做好。小舅舅、舅母辦飲食店賣燒餅是一個一個的賣給顧客,所以說是‘數(shù)一道二的大戶’。二舅舅做銃藥,經(jīng)營鞭炮生意,只要一放,就噼噼啪啪,驚天動地,故稱是‘驚天動地之人家’,大舅舅是屠戶,殺豬宰羊不要衙門批準,殺一頭交點稅,這叫‘先斬后奏’!”舅舅聽了連說:“好!好!我文家七妹的兒子,將是毛家大秀才。快買紅紙寫好貼上。”毛澤東請舅舅文玉瑞寫好了對聯(lián)貼上大門兩側(cè)。因所貼對聯(lián)與眾不同吸引了街上看熱鬧的人群,一位花甲老者說:“粗看象似文家有人在京城奉就高官,細嚼而是勤勞做生意的農(nóng)家。有味!有味!這幅春聯(lián)值百塊大洋”。
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三
毛澤東在他外婆家棠佳閣啟蒙館旁聽《三字經(jīng)》的第二個月,毛澤東的二舅舅解釋“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時,毛澤東插言了:“萬物之數(shù)起于一,十個一為十,十個十為百,十個百為千,這個我們知道。舅舅你告訴我們讀下文就行了。”毛澤東的二舅舅向毛澤東問:“其內(nèi)含意指什么?”毛澤東搖了搖頭。
碰巧,這天中午,毛澤東的二舅母煮了一碗鯽魚,一桌人吃飯,每個人可分得五六條。毛澤東是第一次吃鯽魚,鯽魚先用油煎得金黃,再加佐料,端上桌子,滿屋都香了。魚端上桌子,毛澤東與大表兄十哥就動筷子“會戰(zhàn)”了。
魚很香甜。桌子下他已丟了不少魚刺。當毛澤東和他十哥,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毛澤東的二舅母輕輕的笑著走了過來,用手指敲了兩下毛澤東的大表兄十哥:“你真笨,這么久了,一條魚還沒吃完,頭上也冒汗了,還是吃得不快,吐出來的骨頭還夾著魚肉,多可惜。”
毛澤東聽了二舅母的話,也看了自己地下的魚刺,也夾著一些沒有吃干凈的魚肉,覺得不好意思,也停下了筷子。這時,毛澤東二舅母又說:“運昌、南松、石三,你們吃魚不要太性急了,夾了魚要先找出它的脊骨,再順脊背去掉兩邊魚鰭的細刺,找到脊骨后輕輕的剝?nèi)猓蜁麨⒌匕阳~肉吃干凈。”兄弟幾個按照舅母找刺剝?nèi)獾姆椒ǔ贼~,再也不那么費勁了,也不那么浪費了。坐在一旁看著的二舅母、二舅舅笑了。
“石三,魚好吃吧?”毛澤東的二舅舅文玉欽問。
毛澤東隨口回答:“好吃!”
“鯽魚的刺多嗎?魚肉易剝嗎?”毛澤東的二舅舅連連發(fā)問。
毛澤東知道二舅舅講話可能會扯到讀書,沒有做聲。一邊吃飯,一邊聽二舅舅講話。
“滿身是刺的鯽魚,你們吃得那么輕松,其實讀書和吃魚也是一個道理。讀課文,先認字,后熟悉字意,才能知其緣由的意義,這樣循序漸進,才能讀好書,否則就是一知半解。”
毛澤東二舅父停了一會兒又說:“ 明朝的吳同,從小就跟著泥水匠學本事。但他很懶散,師傅告訴他的事,都是草草了事。他一心盼望著自己的手藝能像他師傅一樣好,受人稱頌,可是他又不從最根本的技術(shù)學起、練習。有一次,師傅決定考考他。要他在半個月之內(nèi)蓋好兩間房子,吳同認為半個月蓋兩間房子太容易了。不到十天,吳同果真蓋好了兩間房子。可到第十天,天忽然刮大風下大雨,房子倒塌了。師傅還沒有看過房子,房子就沒有了。吳同心里既煩惱又羞愧。從此,他下定決心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學建房子的手藝,一步一步地學好。”
毛澤東仔細聽了二舅舅講的故事,很受啟發(fā)。從那時候起,毛澤東讀書養(yǎng)成讀懂釋通才收兵的習慣。有些解不通的,釋不清的,他就會翻《康熙字典》。
看過關(guān)于毛澤東的歷史故事精選的人還會看:
1.教育兒童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2.勵志的經(jīng)典文章摘抄3篇
3.兒童故事大全書籍中的故事
4.幽默笑話段子精選
5.幽默笑話經(jīng)典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