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陳皇后簡介
陳皇后,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后,陳皇后的名字在《漢武故事》記載為嬌,故后人稱其為陳阿嬌或陳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金屋藏嬌陳皇后簡介,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金屋藏嬌陳皇后簡介:
陳皇后(前2世紀-前2世紀),漢武帝劉徹第一任皇后,原籍安徽天長。陳皇后的名字在《漢武故事》記載為嬌,故后人稱其為陳阿嬌或陳嬌。與漢武帝劉徹青梅竹馬,后嫁與劉徹成為大漢朝身份最尊貴的皇后之一。“千金買賦”及“金屋藏嬌”等典故都與陳皇后有關?,F存描寫陳皇后詩詞共70余首。
陳阿嬌,即漢朝孝武陳皇后。她是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原籍安徽天長。
陳氏是西漢帝室貴胄:漢文帝劉恒是她外公,漢孝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竇漪房])是她外婆,漢景帝劉啟是她舅舅,漢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陳阿嬌的父親是世襲堂邑侯陳午,乃漢朝開國功勛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漢景帝之母竇太后(竇漪房)的寵愛。
人物去世:
關于陳后去世,《漢書/外戚傳/卷六十七》上記載為:后數年,廢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東。
《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薨”【說文】公侯卒也?!景谆⑼ā哭爸匝僖玻偃煌鲆?。又【集韻】呼宏切,音訇。眾也,疾也。【詩·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在古代主要針對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于庶人稱死”。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稱“崩”,皇貴妃以下到嬪稱“薨”。”
由此可見陳皇后的葬禮規格同王侯,乃是以禮下葬。(關于這個禮,有猜測也有人猜測是是翁主之禮。) 陳皇后與其母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一起葬于竇太后陵墓側,即陪葬于漢文帝的霸陵。天可憐見,陳阿嬌最后是和真正疼愛自己的母親、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嬪妃一起埋在‘妃園’。所來,也是值得慶幸的了。
‘金屋藏嬌’的故事徹底落幕。留給人們的是長長的嘆息,留給歷史的是無盡的遺憾和悠遠的回響。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的詩句隨著‘金屋藏嬌’的故事流傳至今,寄托后世無數俊杰對這位美麗高貴的皇后的充分理解和無限同情。
從金屋藏嬌到幽禁冷宮的陳阿嬌
漢武帝年幼時曾言:“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貯之。”正是這句童稚之語,成就了一段金屋藏嬌的傳奇婚姻。身世顯赫的阿嬌成了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卻不是唯一的一位。在變幻莫測的后宮斗爭中,嬌驕率真的阿嬌終因無生育、色衰愛弛,逐漸遭到了武帝的冷落。加之多年之后的一起真相莫測的巫蠱案,阿嬌皇后之位被廢,最終幽禁于冷清的長門宮內,直至老死。正是“君不見咫尺長門鎖阿嬌,不如意兮奈若何”!
阿嬌成就的漢武大帝
漢武帝能當上皇帝,全靠阿嬌母親館陶公主的策劃,因而阿嬌是一位比較任性和霸道的皇后。武帝年幼時單名彘,是景帝劉啟的第九個兒子,生母王在入宮前已經嫁人并生有一女,憑借嬌艷容顏和滿腹心計在入宮后得寵,但也僅為美人而已,在后宮地位低下,在朝廷無權無勢。劉彘出生時上面有八位哥哥,按道理皇帝的位置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來坐,可是這劉彘卻偏偏風風光光地當了54年的漢武大帝,在位期間文治武功政績無數。雖然后人對其褒貶不一,但是他在位期間國富民強是不爭的史實,透過劉彘坐上皇帝寶座這份偶然,我們能看穿宮廷內權力斗爭的必然。
冊立太子就是確定未來的皇帝,這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皇帝家會鬧出大亂子,所以必須遵照立嫡立長的禮法。所謂立嫡立長,就是先立正宮皇后生的兒子,如果皇后沒生兒子,就只能立最大的皇子。這規矩原是不錯,但是真的執行起來,卻常常不是這樣。景帝的正宮娘娘薄皇后沒有孩子,當時最受景帝寵愛的栗妃卻生了三個兒子,老大劉榮敦厚仁義,景帝前元四年(前153)依法被立為太子。當時小劉彘才4歲,因為聰慧得到景帝喜愛,被封為膠東王。如果歷史果真順其自然發展下去,歷史上就不會有漢武大帝這個滿身故事的皇帝。自從太子確立以后,后宮內就暗藏著一場風暴,這風暴源自一個女人的驕縱與虛榮,這個女人在宮中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因為她是竇太后的掌上明珠——館陶長公主。
竇太后是何許人也?她是景帝的生身母親。竇太后共生子女三人,女兒館陶長公主劉嫖,長子景帝劉啟,次子梁王劉武。竇太后也是一位命相奇好的女人,為了吃飽飯入宮當宮女,不想被呂后賞賜給當時的代王即后來的漢文帝劉恒,生了子女當上了皇后。劉恒死后,竇太后的長子劉啟繼位。老太后雖然有享不盡的富貴,但是后宮生活難免單調,能夠說說知心話的只有女兒館陶長公主,因而長公主的地位非常特殊。長公主自由往來于宮中,看透了宮廷里的潛規則,為保證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只好打女兒阿嬌的主意,女兒當上皇后,自己何愁在母親百年之后的富貴,于是派媒婆向太子劉榮求婚。劉榮的母親栗妃是個小心眼的女人,她對長公主經常用美女討好景帝的行為早早就忍無可忍了,想都不想就一口回絕了這門親事。
長公主恨意頓萌,擔心劉榮當上皇帝后自家的好日子就結束了,暗起廢掉劉榮之心。在廢掉劉榮之前,必須找一個能夠接替皇位并且同意女兒阿嬌當皇后的人。經過觀察,長公主將目光鎖定了王美人。此人在入宮后守禮本分,其子劉彘雖然幼小,卻因聰慧深得景帝喜愛。決心已定,長公主開始行動。
王美人也向往成為權傾后宮的太后。長公主和王美人就這樣各懷心事,走到了一條路上。一日,長公主帶著阿嬌,王美人帶著劉彘,與景帝坐在猗蘭殿上閑話家常。大家拿孩子們開心,長公主問劉彘:“兒欲得婦不?”劉彘答:“欲得婦。”長公主逐一指著環繞四周的侍女,劉彘都說不要,最后指到阿嬌,劉彘大大方方地說:“好,若得阿嬌做婦,當作金屋儲之也。”就此傳下金屋藏嬌的佳話,劉彘也因此語邁出登上皇帝寶座的第一步。景帝聞得稚子之語,天真可愛,認為是天意,殊不知這是一場早就預謀好了的大戲的前奏。
此后,長公主和王美人結成聯盟,用盡手段,終于如愿以償。景帝前元七年(前150)正月,太子劉榮被廢,栗妃被打入冷宮。四月,王美人成為皇后,7歲的劉彘成為太子,賜名徹。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劉徹年滿16歲,舉行隆重的加冠禮。冠禮后不久,景帝卒于未央宮。劉徹在父親靈柩前即位,稱漢武帝,阿嬌入主中宮,貴為一國皇后。
金枝玉葉敵不過歌女
武帝初即帝位時很年輕,盡管國家局勢趨于穩定,之前的“文景之治”使國家和百姓都進入空前富足的階段,但是各路諸侯王覬覦帝位的野心一點都不少,匈奴的頻繁入侵也是比較大的憂患,朝廷上掌權人物的黨派競爭也很激烈,一不小心,皇帝的位置指不定被誰奪去。為保證國家不出意外,重大事件都由武帝的祖母竇太后決斷。竇太后崇信黃老之術,武帝喜歡儒家思想,二者對立的地方不少,竇太后對年輕氣盛的武帝不太滿意,武帝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還得罪了不少當權派。在這種情況下,能保住皇位,皇后阿嬌全家的功勞可想而知。武帝一方面對阿嬌極盡體貼溫柔,一方面故意裝出貪圖享樂的假象,暗自培養心腹和兵力,等待風燭殘年的竇太后去世,等待自己羽翼豐滿。
阿嬌皇后在這段歲月中度過了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建元六年(前135),竇太后崩,武帝終于脫離管束,隨心治理國家。當然,武帝的生母王也懷有參與朝政的野心,可是才能有限,命運不濟,這時的武帝翅膀已經變硬,兵權在握,心狠手辣。他游刃有余地玩著利用女人鞏固自己地位的游戲,卻不再受任何女人的牽制,皇后的價值在減少,阿嬌處于尷尬之境。
多年來阿嬌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武帝的子嗣成了大問題。阿嬌自幼貴為長公主之女,要什么有什么,說一不二,脾氣火暴,武帝在真正擁有權力以后,需要女人完全服從自己,阿嬌卻做不到。時光也無情,皇后如花的容顏在十幾年后逐漸凋零。
正當美人遲暮之際,武帝在胞姐平陽公主家遇到了婉麗溫柔的歌女衛子夫。衛子夫歌喉婉轉,舞姿柔曼,性情柔弱,武帝在欣賞歌舞的時候被佳人迷住。公主看出弟弟眼神中的愛慕,趁武帝休息,令衛子夫到尚衣軒中服侍,當即承皇恩于尚衣軒中。幾天后,衛子夫被平陽公主送進宮中,一年后竟專寵后宮。阿嬌為了這件事又哭又鬧甚至以自殺來威脅,企圖奪回武帝的寵愛,怎奈色衰而愛弛,在青春美色面前,阿嬌輸得很慘。
不能把皇帝怎么樣,阿嬌打起了衛子夫的主意。衛子夫得寵之余謙恭謹慎,又接連生育,阿嬌找不到機會,醋意大發也顧不了太多,找來巫女楚服,想用巫術除掉衛子夫,這位金枝玉葉的皇后因此卷入史上著名的巫蠱案。巫蠱案的根源其實在于武帝迷信術士煉制長生不老丹藥,武帝在政事上英明果斷,但是在長生不老問題上卻糊涂。由于皇帝相信巫術,宮廷上下都受影響。巫蠱之術是報復敵人的一種手段,找來巫師在象征仇人的木偶上刻上要詛咒之人的名字,然后深埋在地下,同時請巫師施展法術來危害仇人的性命。現在聽起來滑稽的行為,在西漢時風行一時,巫蠱不僅成為詛咒他人的工具,更是陷害他人的利器,這些巫術搞得西漢江山烏煙瘴氣。
恩情中道絕
阿嬌招巫女作法詛咒衛子夫的事情被武帝知道后,武帝大怒。他對阿嬌的忍耐早就到了極限,礙于當年阿嬌一家盡心幫助他穩固帝位的情面,一忍再忍,這次他很絕情地下了廢除皇后的詔書:“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并斬首楚服等300人。
自幼被恩寵包圍的阿嬌從此幽居長門宮,終日以淚洗面,形容枯槁不得圣顏。為了重新獲得丈夫的眷顧,阿嬌不惜花費千金請大文士司馬相如作《長門賦》。《長門賦》全篇文辭優美,讀之令人傷心欲絕,卻終究未能挽回帝心。
武帝晚年殘暴多疑,為防止自己死后宮內出現像呂后那樣殘酷專權的后妃,借故殺掉所有為他生過孩子的妃子,包括他晚年最喜愛的昭帝的母親鉤弋夫人。而在長門宮內遠離是非恩怨的阿嬌一應用度仍舊按照皇后級別,安然終老。與無數慘死的后妃相比,被廢皇后的悲劇命運反而不顯得太過悲哀。
金屋藏嬌的典故:
漢景帝劉啟的薄皇后未生育子女。由于沒有嫡子,漢景帝最初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皇太子。劉嫖[1]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能成為漢朝皇后,就想把女兒許給皇太子劉榮。不料遭劉榮生母栗姬無禮拒絕。館陶長公主震怒,遂起廢皇太子之心。
是時,膠東王劉彘的生母王娡只是景帝后宮里一個地位普通的‘美人’,然而王美人聰敏世故,一發現有機可乘立刻曲意迎合,百般討好館陶長公主,為自己的兒子謀奪太子之位。
一日,長公主抱著劉彘問:“彘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膠東王劉彘說:“要啊。”長公主于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彘想要哪個,劉彘都說不要。最后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陳阿嬌好不好呢?”劉彘不著痕跡地看了母親一眼,見王娡微微點頭,于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姐姐做妻子,彘兒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