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酒斬華雄的真相
關羽溫酒斬華雄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是華雄被斬其實是一個謎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溫酒斬華雄的真相,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溫酒斬華雄的真相:
相信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很多,里面有一段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情節。寫得太好太經典了,經典到沒看過三國的人也都聽說過。
關羽溫酒斬華雄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羅貫中在《三國演義》第五回“發嬌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中,描述了身為馬弓手的關羽在汜水關揮刀斬華雄于馬下的事跡。
華雄(?-190年),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0年,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華雄在此戰中被孫堅一軍所殺。明·羅貫中所著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則對這段歷史作了改動,描寫華雄被劉備義弟關羽所殺,這段被稱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情節也流傳于后世。
歷史上的華雄真的在汜水關被關羽所斬嗎?我的回答:不是。據《三國志·吳志》記載,華雄是被孫堅在梁縣的陽人聚所斬。
東漢末年,董卓在洛陽上欺天子,下壓朝臣,黎民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有一次董卓帶兵到了登封,把正在趕廟會的群眾殺了很多,將人頭砍下裝在車子上拉回洛陽,說是剿賊有功。當時有十八個諸侯兵分三路來打洛陽、滅董卓。河陽太守王匡過黃河來攻,在孟津被打的大敗,袁紹、曹***也在滎陽、鞏縣一帶吃了敗仗,曹***還差點被俘虜;只剩下東南一路的袁術、孫堅聯軍。他們從南陽、魯山過來,駐扎在梁縣東邊的陽人聚。
董卓派大將胡軫來打孫堅,但他的士兵紀律松弛指揮不靈。胡軫在一次會議上說:“要想紀律好,非得殺個都督不行。”有一個武藝高強的騎兵都督叫呂布,聽了胡軫的話很不滿意,就想搗亂一番,使胡軫無功而返。
一天傍晚,行軍到了梁縣的廣成關,為了防止黃巾農民起義軍臨時設的八個關口之一,按計劃應該在廣成關吃飯休息,第二天在去陽人聚攻打孫堅。這時呂布找到胡軫說:“聽說陽人聚的賊兵跑了,是一座空城,我看咱們不吃晚飯、不要睡覺,連夜去把這座空城占領,去的晚了恐怕就占不成啦。”胡軫不知是計,連聲夸獎呂布出了一個好注意,隨即下令不休息、不吃飯連夜趕到陽人聚。到得陽人聚城下,往上一看,只見城頭燈火輝煌,人影晃動,就命令兵士們休息。這時呂布又大聲喊:“賊兵出來了,快跑啊!”士兵們聽見當官的這樣喊,只好丟盔撂甲,沒命地奔逃。跑了十幾里,見沒人追趕,才又慢慢地回來。這時天已大亮,城內的孫堅以逸待勞,迅速開城門出擊。胡軫的士兵又累又餓,一夜沒睡,更是一肚子的氣,誰也無心打仗,四散奔逃,將官們也是一樣。有個都督叫華雄,本來勇敢異常,但因人困馬乏,措手不及,被孫堅一刀斬于馬下。隨后孫堅乘勝前進,不久便攻進了洛陽。
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
溫酒斬華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情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非常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 關羽高聲叫道:“小將愿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術認為關羽不過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 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于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再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曹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置于地上,其酒尚溫。后人有詩贊曰:
帳外戰鼓緊
帳內誰還行
西風一吹霜葉零
萬將寒蟬噤
弓手隊里一沉吟
讓俺試試
提刀躍馬秋風凜
酒溫人頭拎
人物介紹:
華雄
華雄(?-190),中國東漢末年的武將,為董卓帳下都督。據正史記載,公元190年,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大破董卓軍,打敗十八路兵馬的兩員大將,后被關羽斬殺。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對華雄這個角色有較多的發揮,描寫華雄為董卓的猛將,自薦抵抗山東地區反對董卓的諸候聯軍于汜水關前,他先后斬殺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以及袁術部將俞涉和韓馥手下潘鳳等人,最后關東聯軍派出關羽與之一對一決斗而被殺。《斬華雄》也成為京劇中的一出著名的劇目。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
關羽
關羽(162-220),字云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于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為三國當中的“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