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介紹
“溫酒斬華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情節。 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介紹
“溫酒斬華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經典情節。描述的是: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后,殘暴不仁、擅權于朝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忽探子來報:“華雄引鐵騎下關,用長竿挑著孫太守赤幘,來寨前大罵搦戰。”紹曰:“誰敢去戰?”袁術背后轉出驍將俞涉曰:“小將愿往。”紹喜,便著俞涉出馬。即時報來:“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眾大驚。太守韓馥曰:“吾有潘鳳,可斬華雄。”紹急令出戰。潘鳳手提大斧上馬。去不多時,飛馬來報:“潘鳳又被華雄斬了。”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愿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眾視之,見其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聲如宏鐘,立于帳前。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羽也。”紹問現居何職。瓚曰:“ 跟隨劉玄德充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責之未遲。”袁紹曰:“使一弓手出戰,必被華雄所笑。”操曰:“此人儀表不俗,華雄安知他是弓手?”關公曰:“如不勝,請斬某頭。” 操教釃熱酒一杯,與關公飲了上馬。關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后人有詩贊之曰:
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咚咚。
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華雄是誰
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是看過《三國演義》或者是看過《三國志》的人肯定都知曉,華雄是一名武將,并且他的主子就是暴虐和淫亂的董卓。
華雄在董卓帳下擔任都督一職,是一名猛將,但是在各路諸侯聯合攻打董卓的時候,孫堅還只不是長沙太守,但他驍勇善戰,成為第一個大破董卓軍的人,而華雄就在此次戰役中被斬殺。而到了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之中,就對這段情節有所改變,改成被關羽所殺。
關于華雄的名字后人也有所爭議,在《三國志》中,他的名字寫成華雄,而在《廣韻》里的記載,認為應該是都尉葉雄。針對這個名字,也有很多對此附和,趙幼文在《通志》中曾記載過,他是支持這種說法,而在《資治通鑒音注》中也寫出“都尉葉雄”。而到了現在,教授吳金華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覺得是因為深受元朝以來小說的影響,才會在宋朝以后,把“葉雄”都改叫成“華雄”。因此,我們現在稱他為華雄的話,這都是錯誤的叫法,是脫離于歷史人物,虛造出來的一個人名。
而華雄為什么會被后人所知曉呢?他只不過是董卓帳下的一名武將,武功在那個社會也不算用猛,在小說中出場次數也不多,卻被人知曉,那是因為“溫酒斬華雄”這個典故,使華雄有所名氣。
看了“溫酒斬華雄的故事介紹”還想看:
1.溫酒斬華雄的典故介紹
2.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故事
3.三國演義關于關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