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介紹
暗度陳倉本計全稱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希望能幫到你。
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1
春秋末期,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將領是吳起。吳起十分愛撫士兵,與士兵同吃同住,行軍路上一樣步行、一樣幫體弱的士兵扛武器。因此,他很受官兵們的愛戴。吳起見齊軍來勢兇猛,干脆命令部隊扎營,堅守不戰。
齊軍大將田和見魯軍閉營不出,派將領張邱以和談的名義,前去魯營探聽虛實。吳起明白張邱的意圖,于是讓精銳的部隊隱蔽,再讓軍中老、弱、病、殘的士兵故意展現在張邱面前。吳起又裝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請求與齊軍講和休戰。張邱回去,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訴給田和,田和聽說魯軍士氣不振,就漸漸地放松了警戒。
吳起斷定齊軍有輕敵、戰備松懈的意圖,深夜時分,親率一隊精悍的軍士突襲齊營,混亂中點燃大火,齊軍營地頓時一片慘狀,魯軍趁勢掩殺過去,齊軍死傷慘重。齊軍將領田和、張邱等只能倉忙逃走。正是吳起巧妙地隱匿了自己的真象和作戰的真實意圖,而給敵方造成一種錯誤的軍事判斷,使敵軍麻痹大意、輕敵松怠,從而使得弱勢的魯軍最終大勝強悍的齊軍。吳起的“掩兵計”與韓信的“明修”、“暗渡”有異曲同工之奇妙。
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2
三國后期,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地廣人多,實力最強。公元263年,司馬昭執政時,準備一舉滅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馬:鄧艾和諸葛緒各統率3萬大軍,鐘會帶領10萬大軍,分路出擊。此時的鄧艾已是一位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大將了。
魏軍攻勢兇猛,連連獲勝,不久就攻占了蜀國許多座城池。鄧艾一直攻到陰平一帶。鐘會合并了諸葛緒的人馬,兵力更強。他率大軍直逼劍閣。蜀軍統帥姜維,帶領將士,依憑著劍閣險要的地勢,頑強地抵擋住了鐘會大軍的進攻。鐘會兵力雖強,卻奈何姜維不得。加上軍糧供應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這時,鄧艾從陰平趕來。當時,鄧艾手下只有3萬人馬,而鐘會卻統領著13萬大軍。他自恃兵多將廣,根本不把鄧艾放在眼里。
鄧艾早已聞知鐘會在劍閣受阻。他心里暗自盤算:劍閣過不去,能否找到別的通道可直通蜀國都城呢?于是,在陰平時,他派出許多探馬,讓他們查明當地地形、環境,終于探得一條從陰平通往成都的小路。這條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嶺,很難行走。據說是漢武帝南征時開鑿的,已有三四百年無人通行了。
鄧艾聞報,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幾百年無人行走,那蜀軍必定做夢也想不到我能率軍從此路偷襲成都,更不會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趕到劍閣,把他的想法告訴了鐘會。鐘會本來就瞧不起鄧艾,又聽他講出這種異想天開的計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鄧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攔。
鄧艾也知道鐘會瞧不起他,越這樣越要整出個樣來。他馬上率人馬回到陰平,集合隊伍,給大家講清了他的打算。眾人士氣很高,都表示愿聽鄧艾吩咐,為國立功。鄧艾派兒子鄧忠率5000名精兵,手執斧頭、鐵鑿,作開路先鋒。他帶領大軍,備足了干糧、繩索,緊隨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險阻,但每個人都堅持下來了。大軍每前進100里,就留下幾千士兵扎下一個營寨,以保證前進的軍隊能與后方保持聯系。
大軍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這一天,鄧忠匆匆地跑來向鄧艾報告說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懸崖,人馬難以通過。鄧艾忙帶領將士前去觀看,果然看見那懸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見底。有些士兵膽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說:“白費了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鄧艾見狀,嚴厲地說:“我們已經克服了那么多困難,現在勝利在望,成功與否,就在此一舉了。我們要堅持住,就算再難過去,也一定要設法通過。”說到這兒,他忽然計上心來,轉身下令讓大家先把行裝、兵器扔下懸崖,然后自己拿過一條氈毯,裹住身子,高喊一聲:“大家照我的樣子,滾下懸崖!”話音未落,帶頭滾了下去。
將士們深受感動,都像鄧艾那樣,紛紛越過了懸崖,也有不少人摔死了。鄧艾重新集合隊伍,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江油城。接著又向綿竹進發,經過一番苦戰,又勝利地占領了棉竹。
這時,鄧艾大軍已迫近成都。蜀國皇帝劉禪接到戰報,想調回劍閣姜維的人馬,已經來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鄧艾一舉滅亡了蜀國。此時的鐘會,還在劍閣城外攻城呢!
此計全稱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原是楚漢戰爭時韓信運用的一個計謀。此計適合在我方不便正面進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況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敵人不能正確判斷我方的意圖,從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鐘會雖瞧不起鄧艾,可在明處扮演了“明修棧道”的角色,使鄧艾的“暗度陳倉”之計得以實施。
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3
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例,歷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韓信這一招,奠定了劉邦大業的基礎,后來有很多兵法家效法韓信,兵法家探尋源流,究其真諦,使“暗度陳倉”成為三十六計中的一計。“暗度陳倉”的前提,是“明修棧道”,即公開地展示一個讓敵人覺得愚蠢或者無
害的戰略行動,以使敵人松懈警示。在公開行動的背后,或有真正的行動,或去轉移防衛,趁敵人被假象蒙蔽而放松警惕時,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致命打擊,自己則在沒有遭到任何抵抗或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這種計謀,不僅用于兵事,生活舞臺上的男女們,便不時地演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好戲來。
“暗度陳倉”和“聲東擊西”有相似和不同之處,相似處是:兩者都是虛張聲勢,制造一種假象迷惑敵人,在假象的掩蓋下,采取真實行動。不同之處是:“暗度陳倉”是同時采取真偽兩個行動,表面上采取一個對敵方無大害的行動或采取讓敵方覺得愚蠢的行動,如“明修棧道”,以麻木敵人;暗地里施行一個重大的打擊敵人或擴張我方的行動,如韓信“暗度陳倉”;“聲東擊西”是一個打擊行動,真偽兩個目標,有意地把敵領開。如果混淆兩個計謀的作用以及操作方法,就會招致災禍,如姜維把“暗度陳倉”弄成“聲東擊西”,而“聲東擊西”又被鄧艾識破,結果鄧艾先占據陣地,以逸待勞,給姜維以迎頭打擊,使姜維大敗。在現代經商賺錢的經營活動中,“暗度陳倉”是商家常用的妙計,此計是指制造假象,迷惑對手或消費者,使其購買本企業的產品或者要本企業為之提供服務,達到占領市場的目的,但就在真正使用這一妙計的時候,必須事先“明修棧道”,以迷惑對手,還不能讓對手看出破綻,方能順理成章地實現自己的企圖。
看了暗渡陳倉有關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