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人物介紹
呂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é xū],通稱呂后,或稱漢高后、呂太后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呂雉人物介紹,歡迎大家閱讀:
呂雉人物介紹
呂后為劉邦剪除異姓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呂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劃誅殺諸舊臣,從中取得實際政權。又毒死趙王如意,砍斷戚夫人手足,使她變啞,并置之廁中,名為「人彘」。惠帝不滿呂后所為,憂郁而死。呂后遂臨朝稱制,為中國帝后-的第一人。
呂后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她為了劉邦歷盡艱辛,九死一生。她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泅水亭長,亭長也就相當今天的派出所長。劉邦將呂后娶過來之后,時常為了公務以及與朋友們周旋,三天兩頭不見人影,織布耕田,燒飯洗衣,孝順父母及養育兒女的責任,都一骨腦兒地落在呂后一人身上。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率眾進人沛縣被擁立為沛公,呂后當時也水漲船高,被尊稱為呂夫人,等到劉邦攻入咸陽,被西楚霸王項羽立為漢王,呂后又晉級成了王妃。但呂后并沒有因此過上舒適的日子,在接下來劉邦和項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漢戰爭中,呂后成了項羽的俘虜,甚至在項羽把呂后押到兩軍陣前,以烹殺呂后威脅劉邦時,劉邦居然笑嘻嘻地說,你愛殺就殺,悉聽尊便。我想當時的呂后一定是心寒如冰,透骨冰涼。在四年的楚漢戰爭中,呂后一直被囚在楚軍之中作人質,受盡了折磨和-,掙扎在生死邊緣,使其心理和精神受到了嚴重打擊,也造成了以后多疑與缺乏安全感的后遺癥,變成心地狹隘,緊張恐怖,陰狠毒辣,以及凡事先下手為強的性情和辦事手法。及至楚、漢罷兵言和,以鴻溝為界平分天下,項羽才將呂后歸還劉邦,對呂后來講,真是恍如隔世。后來劉邦毀約,重挑釁端,最終在垓下之戰中打敗項羽,建立西漢王朝,劉邦當上皇帝,呂后就順理成章地當上了皇后。
呂后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0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前195年,劉邦死,惠帝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逐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號令一出太后』,呂后先后掌權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
呂后作為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在當政之后,并未因自己在與戚夫人斗爭過程中產生的變態心理影響其主持朝政;相反,她卻表現出以治國安邦為己任的胸襟和氣魄。呂后當政內,沿襲了“與民休息”之國策,行“無為而治”,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后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后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后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這表現在:1.鼓勵生產。如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詔令郡國“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以免除徭役為優惠措施,來鼓勵農民從事生產,又“減田租,復十五稅一”。2.修改漢法。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布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除挾書律。3.她還提倡勤儉治國、嚴厲治理鋪張浪費的風氣等等。
其三,繼續重農之國策,有步驟地放寬經商政策。在惠帝、高后時期,雖亦有“市井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的詔令,但朝廷還是“為天下初定,復弛商賈之律”,解除了商人在經濟上的重負及對商人的社會性歧視。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朝廷還“起長安西市”,使長安成為漢朝經濟活動的中心,亦為長安后來成為當時的世界性大都市奠定了基礎。在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和六年(公元前182年),朝廷又分別采取“行八銖錢”和“行五分錢”的措施,運用國家權力對貨幣經濟進行管理調控,對穩定幣值、平衡物價和促進商品流通起到了積極作用。
呂后有政治家的風度,繼續劉邦執政期間與匈奴的和親政策。太史公曰:“呂后為人剛毅”。執政期間,呂后遵循劉邦的政策,未對匈奴興兵,而是采用了和親的政策。匈奴冒頓單于乘劉邦之死,下書羞辱呂后,說:「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兩主不樂,無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采納季布的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復書說:「我已年老棄衰,發齒也墮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贈與車馬,婉言謝絕,終于化干戈為玉帛,匈奴自愧失禮,遣使向漢朝認錯。這樣,漢匈之間及時避免了一場兵燹之災。
為完成劉邦遺愿,維護皇室,使自己功名垂世,呂后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為女皇的安排。她的目的還是要安定天下,避免動蕩所帶來的災難,因為西漢王朝再也經不起戰爭的折騰了。由此可見,呂后執政的十五年間,是西漢王朝承前啟后的重要階段,是漢初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卓有成效的時期,這為“文景之治”的出現創造了有利條件。
呂后晚年,因沒有子孫,怕高祖的子孫欺凌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前180年,呂后崩,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呂雉評價
自《史記》以來,為歷史人物立本紀,乃是帝王的專利;而司馬遷和班固卻各自在他們所寫的《史記》、《漢書》中破例為呂后立本紀,以反映其執政期間真實的歷史過程,亦足見其二人對呂后執政功績的高度肯定。在他們看來,呂后的功績幾乎等同帝王之偉業。
歷史上對呂雉的評價毀譽參半。但無論如何,在我們的年代,看到的是她在當時為她的子民所作出的功績為定論的,所以僅在這一方面,對她的評價是正面的。
看了“呂雉人物介紹”還想看:
1.漢朝皇后歷史簡介
2.諸呂之亂簡介
3.漢朝歷史呂太后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