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的人物生平
美國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1767年7月11日-1848年2月23日),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繼其父親之后成為總統的總統。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亞當斯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亞當斯的人物生平
成長經歷
在老亞當斯那幢誕生了馬薩諸塞州憲法的木房子里,1767年7月11日,未來的另一位美國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降生了。
小亞當斯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他與父親一樣,亦畢業于哈佛大學,也修習法律,做過律師和教授。后從政成為一名外交官,代表美國出使過歐洲二十多個國家。他在政壇上很活躍,曾當選過參議員。在美國第五任總統詹姆斯·門羅執政時期,小亞當斯擔任了國務卿一職,被美國人公認為最好的國務卿之一。正是這些在政界“摸爬滾打”的寶貴歷練,為小亞當斯日后問鼎美國總統的寶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競選之路
小亞當斯的競選之路遠非一帆風順,他遇到了和前任美國總統小布什同樣的尷尬局面:由于票數統計出了問題,他與競選對手、出身的安迪·杰克森之間的勝負遲遲不能判定。于是,選舉機構又開始了重新計票。不料,由于小亞當斯與杰克森的票數實在是太接近了,重新計票的結果仍然不能很快產生。一時間,流言四起,支持小亞當斯和杰克森的選民相互攻訐之聲不斷,這場“難產”的選戰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堂堂美利堅合眾國面臨著在較長時間內沒有“掌門人”的權力真空狀態。這是美國獨立后從未出現過的尷尬局面。最后,經美國眾議院裁決,判定小亞當斯勝出,才結束了久拖不決的局面。1825年3月4日,小亞當斯宣誓就任美國第六任總統并發表就職演說。
這樣如履薄冰地攀上美國權力巔峰的小亞當斯,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必須面對政敵安迪·杰克森和國會中許多人的敵視,在這種情形下要做到力排眾議、堅持己見,談何容易。在自己的任期內,滿懷興利除弊之志的小亞當斯極想做成兩件事:建立國立大學,加強文理科高等教育;由聯邦政府出資興建高等級公路和運河網絡。他認為這些措施能為今后美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卻沒料到實行起來會遇到那么大的阻力。
較量財閥
小亞當斯入主白宮之時,美國經濟正處于一個高歌猛進的大發展時期。但落后的基礎設施大大制約了繁榮的腳步。小亞當斯經過深思熟慮,感到如不打破這一瓶頸,國家就不可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于是,他提出了一個發展基礎設施的龐大計劃,決定由聯邦政府出資興建高等級公路和運河網絡。這個計劃提出后,獲得了國會的批準。
按照當時美國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所有國內的基礎設施工程,都是由幾大財團承攬,別人不得染指。這樣一來,這些“油水”極大的工程項目就被幾個超級財團壟斷了,納稅人的錢源源不斷地流進了財閥們的荷包。面對小亞當斯提出的幾乎涵蓋全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財閥們自然不會放過。于是,他們通過自己在國會和政府中的代言人,多方游說小亞當斯。面對紛至沓來的說客,小亞當斯未置可否。財閥們卻覺得勝券在握,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還沒有一個總統敢對他們這些掌握著美國經濟命脈的大亨們說個不字。孰料,小亞當斯的決定卻讓他們大吃一驚:所有的基礎設施工程全部面向實業界招標。也就是說,美國所有的企業,不分大小強弱,只要具備符合工程要求的資質,均可平等參與競標。財閥們對小亞當斯的“不上路”大為震怒,他們通過自己的代言人向總統施加了巨大的壓力,但他們打出去的兇猛的“組合拳”都被有力地擋了回來,小亞當斯像個足球場上忠于職守的守門員一樣,左撲右擋,力保“大門”不失。
財閥們在同小亞當斯的較量中敗下陣來,但小亞當斯也因此開罪了主宰美國經濟命脈的利益集團。這些集團能量巨大,他們的“影子”無所不在,小亞當斯的執政生涯因此而處于“四面楚歌”的不利境地。四年后,他在競選連任時敗北,步父親的后塵,從華盛頓黯然返回老家昆西。與父親不同的是,幾年后,他又當選為國會議員,重返華盛頓,這在歷屆美國總統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職業生涯
1788年畢業于哈佛大學。21歲前,他就曾四渡大西洋,其中三次是在獨立戰爭期間。十幾歲時,他就任拜訪俄國女皇凱瑟琳的美國使團秘書和翻譯。他隨父親駐外時,在巴黎和荷蘭來登上學,因此外語很好。雖然他后來從事法律業,但在哈佛主修的卻是文學和古典研究。他樣樣出眾,一位哈佛教授稱他是哈佛有史以來最有才華的學生。他一生力求成功,正是他父親對子女嚴格要求的寫照。老亞當斯不斷鼓勵兒子在學業上出類拔萃。他們父子在社交和感情方面都不太敏感。追隨父親步入政界后,他以父親的座右銘為自己的人生準則。老亞當斯讓兒子按照17世紀清教徒式的道德準則行事,告誡他:“我的孩子,你的人生目標應是追求道德,因為它們是永存的。”正是這類忠告才塑造了這個才華出眾的年輕人像他父親一樣桀驁不馴的性格。
完成哈佛學業后,約翰在波士頓做了一陣律師。1794年,他被喬治·華盛頓總統任命為駐荷蘭公使。1798年,又從荷蘭被派到瑞典,代表美國進行貿易條約談判。
在倫敦的一次短暫停留期間,約翰·昆西遇到了美國駐英公使的女兒露易莎·凱瑟琳·約翰遜,并與她結了婚。露易莎生性暴躁,又常年疾病纏身,婚后的25年里一直未能真正了解丈夫。
1802年昆西夫婦和孩子回到美國。他立即投身政治舞臺,當選馬薩諸塞州參議員,進而進入美國參議院。任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時,由于他富有外交經驗,被聘為哈佛學院修辭學和辯論學教授。(因為有他父親的經驗,昆西早在1789年美國憲法頒布之前就為維護國家利益做出了貢獻。
后來他被任命為駐俄國公使,直到1812年英美戰爭結束,他被派去參加根特條約談判。回到美國后,昆西出任門羅總統的國務卿。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他一人制訂和實施了1823年的門羅主義,向全世界宣布美國準備同其他大國競爭,以阻止歐洲在西半球擴張殖民地和侵略原有殖民地。1825年約翰·昆西·亞當斯成為美國唯—一位繼承父業的總統。同他父親一樣,昆西在民眾中威望不高。選舉團的投票結果為99:84,安德魯·杰克遜獲勝。但由于眾議院有決定權,而他們支持前總統的兒子,約翰·昆西·亞當斯才當選總統。
1828年他的任期結束,公民選舉他當年的對手杰克遜為下屆總統。亞當斯的連任競選是美國總統政治中第一次真正的謾罵大選。杰克遜稱昆西為奢侈腐敗的貴族,亞當斯用道學的口吻指責杰克遜無知、粗俗,是謀殺犯和通奸者。公眾以壓倒性的表決反對昆西連任總統。他只好回馬薩諸塞州呆了一段時間,后又作為眾議員返回華盛頓,一直到1848年。
在眾議院里,人們稱他為狂熱的道德家。在討論亞當斯強烈反對的奴隸制問題時,一位評論家這樣寫道:
我記得亞當斯先生每天都坐在那里,尋找機會宣讀他那關于奴隸制問題的冗長請愿書。他的頭禿得很厲害。當他終于坐在眾議院中心,宣讀他面前厚厚的一卷講稿時,他的禿頂因情緒激動而泛著紅光,在聽眾眼中就像一只記時器。
他念的或許真是幾位馬薩諸塞州公民遞交的請愿書,挑釁性地要求美國就奴隸制問題進行分裂。
無論在婚前或婚后,亞當斯都是獨自行事,對別人一直是個謎。在公眾眼里,他是個冷漠、刻薄、脾氣暴躁的老人。但是,對于與他同時代的政治家來說,約翰·昆西·亞當斯以才華橫溢、歷經磨難而著稱。
以身殉職
1848年2月21日,年已八旬的小亞當斯在起身回復眾議長提問時因顱內出血,突然倒了眾議院,兩天后辭世。此乃真正的以身殉職。根據他本人的遺愿,他的遺體被運回老家,與父母和妻子同葬于第一區教堂的地下室。這座教堂是由老亞當斯捐助建設的,是美國僅有的葬有兩對總統夫婦的墓地。在他的墓碑上寫道:“半個多世紀里,在國家召喚他的時刻,無論在哪個半球或是什么職位,他從未吝惜過自己的付出。社區活動中心,尤其是在每年的7月4日這天,當地居民都會在此集會,紀念獨立宣言的簽署。許多年輕人的婚禮也選擇在這里舉行。
亞當斯的人物軼事
總統父子
老亞當斯被選舉為美國第二任總統,為美國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同其父約翰·亞當斯一樣,1825年,約翰·昆西·亞當斯被選舉成為美國總統,這在美國總統任職史上尚屬首例,成為美國第一對總統父子。
裸泳軼事
約翰·昆西·亞當斯喜愛在河中裸泳。當時,有一家媒體的女記者名叫安妮·羅亞爾一直想單獨采訪這位總統,但多次提出要求均被白宮婉言謝絕。一天下午,亞當斯走出白宮后,早有準備的羅亞爾就悄悄地跟在他后面,一直尾隨到河邊。在亞當斯脫光衣服跳進河里裸泳時,羅亞爾就走過去,一屁股坐在他脫下的衣服上,一聲不吭地看著總統在水里暢游。亞當斯見到這種情形感到非常尷尬,為盡快結束這種令人難堪的局面,一絲不掛的總統只得蹲在水中回答了羅亞爾提出的所有問題,結果她才心滿意足地先一步離開了。
當羅亞爾走后,亞當斯爬上岸穿好衣服,越想越覺得問題嚴重。他感到這次接受采訪完全是被迫的,而且毫無思想準備,所回答的提問,可能不完整,難免片面,甚至謬誤。如果一旦公開,很可能引起公眾的誤解。聰慧的亞當斯此時靈機一動,決定舉行一次記者會議,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意思表達出來。于是,他返回白宮后立即邀請眾多記者與會,向他們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并且澄清了一些問題,以防出現不良后果。這個記者“補救會”后來被稱之為“記者招待會”,并且流傳開來,一直為世界各國沿用至今。
看了“亞當斯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華盛頓生平簡介
2.歷史人物身殘志堅的故事8則
3.布什個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