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玻利瓦爾的人物評價
西蒙·玻利瓦爾(1783年7月24日-1830年12月17日),生于委內瑞拉加拉加斯,是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被人們稱為“南美的解放者”。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蒙·玻利瓦爾的人物評價,歡迎大家閱讀。
西蒙·玻利瓦爾的人物評價
偉大領袖
玻利瓦爾像華盛頓一樣指揮著小小的訓練無素的軍隊,資金不足,往往需要一位能鼓舞士氣的領袖才能把軍隊聚集起來。
和華盛頓不同的是玻利瓦爾在有生之年把他所有的奴隸都解放了。此外他通過發表宣言和制訂憲法條款,為在他所解放的國家里消滅奴隸制進行了積極的斗爭。但他的努力并沒有成功,他死時奴隸制在該地區仍然存在。
玻利瓦爾的個性復雜而有趣:鮮明、勇敢、浪漫。他英俊瀟灑,一表人才,不乏風流韻事;是一個目光遠大的理想主義者;他的雄心壯志遠比華盛頓大得多,但這對他所解放的地區卻是不利因素。玻利瓦爾對物質利益毫不在意,他進入政界是富翁,隱退時成了窮漢。
玻利瓦爾從殖民主義統治下解放出來的領土遠遠大于最初的美國。但不言而喻,他遠不如華盛頓那么重要,這是由于美國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比他所解放的國家要大得多。玻利維亞就是為紀念西蒙·玻利瓦爾而命名。
心系民眾
玻利瓦爾顯然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在危難關頭,他有時利用職權,獨斷專行。但是面臨一種抉擇時,他愿意將個人的雄心大志置于民眾的福利和民主的理想之下,不斷放棄自己手中的各種獨裁權力。曾一度有人要封他王位,但被他拒絕了。無疑他感到自己已被授予“救星”這個稱號比起任何王冠都是一種更大的榮譽。
毫無疑問玻利瓦爾是使南美洲從殖民主義的統治下得到解放的主要人物。他為這一運動提出了指導思想──撰寫文章,發表演講,創辦報紙,著筆書信。他為斗爭籌集資金進行了不知疲倦的努力。他是革命軍的主要領導人。
迎難而上
把玻利瓦爾看成是一位偉大的將領就錯了。他擊敗的軍隊數目不多而又指揮無方。玻利瓦爾自己在戰略和戰術上都沒有特別的才能。(這并不奇怪,因為他從未受過軍事訓練)。是玻利瓦爾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彌補了他所有的其它不足。每次被西班牙擊敗后,有些人想放棄斗爭。他卻堅決重整旗鼓,繼續斗爭。
西蒙·玻利瓦爾的人物貢獻
繼承傳統
玻利瓦爾主義產生于19世紀初,稍早于同時期的門羅主義,都是在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背景下提出的。
玻利瓦爾主義首先繼承了拉丁美洲人民追求一體化的傳統。早在19世紀初,拉丁美洲人民反對資本主義的擴張,提出了拉美一體化的思想。拉美獨立運動的“先驅者”佛朗西斯克·德·米蘭達早在1781年參加北美獨立戰爭期間就初步形成“西班牙美洲”的理想,并于1797年制定了一個范圍很廣的大美洲聯盟計劃,從此為之進行了長期的奮斗。獨立運動的杰出領袖圣馬丁也提出過整個南美國家形成緊密的聯盟,來實現獨立自由的理想。真正系統地提出美洲一體化理論,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行動的當首推西蒙·玻利瓦爾。
玻利瓦爾主義脫胎于拉丁美洲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歷史現實和資產階級反抗專制主義的國際背景。不夸張地講,自新大陸被發現,美洲便一直不停地對殖民侵略和統治進行反抗,堅貞不屈地維護著族民的生存和尊嚴,并不惜為此犧牲生命。十八世紀末期武裝反抗殖民統治的活動漸顯頻繁,出現了眾多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先驅人物,其中最杰出的人物是佛朗西斯克·德·米蘭達。而西蒙·玻利瓦爾則吸收了同時代眾多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其中包括比科佛朗西斯克·德·米蘭達、內爾、瓜爾、埃斯帕尼亞等人的思想),并使之成為現實。
聯合與統一
當時的國際社會,美國獨立戰爭尚未結束,1789年又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此后歐洲便陷入了拿破侖戰爭的陰云之中,宗主國無暇顧及殖民地,其后在加勒比又爆發了海地革命,這一切給了西屬美洲殖民地以絕好的擺脫殖民統治的機會。
玻利瓦爾在訪英期間,第一次以書面形式提出了他主張的一體化思想。1810年9月5日在《晨報》上稱:“不用很久,委內瑞拉人就會明白,他們克己待人,愿同宗主國保持和平關系,不惜蒙受經濟損失,但是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和好感。到那時,委內瑞拉人定將堅決高舉獨立的旗幟,同西班牙開戰。委內瑞拉人不會忽視邀請美洲各國人民組成一個聯邦。美洲人民已為此作了準備,定會很快仿效加拉加斯的榜樣。”
委內瑞拉駐中國大使曾為玻利瓦爾主義做過權威性定義:“用當代政治術語來說,玻利瓦爾主義就是鼓舞各國人民團結反殖反霸反帝的那種不斷斗爭的精神。玻利瓦爾主義認為,贏得主權的新生國家進行合作,結成緊密的友誼,實行一體化;玻利瓦爾主義是一種經常起作用的工具。它維護和平,也推動人類進行那種必不可少的相互聲援。”
反對殖民統治
聯合起來反對殖民統治和殖民體系,爭取西屬拉丁美洲的獨立和自由。針對歐洲日趨衰落的那種欺人的“均勢”(即在互相牽制對方貪欲基礎上求得和平的均勢),玻利瓦爾宣布要建立另一種均勢,即世界范圍的均勢。為要建立這種均勢,就急需取得美洲獨立。“我們不能丟掉歷史的教訓。歐洲為恢復歷來受到騷擾的均勢而沉浸于血腥之中,我們應該從中學會修正政策,避免發生那樣的流血事件。……要在歐洲建立均勢,可能性是不大的,但歐洲仍在戰爭和騷亂中謀求均勢。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均勢,即同我們有關的均勢:世界范圍的均勢。歐洲各國野心勃勃,把奴役的枷鎖帶到世界其他地方,世界各地必須設法同歐洲建立均勢,以打破歐洲的霸主地位。我稱此為世界的均勢,是估計美洲政局時必須考慮的因素。”
美洲聯盟
新獨立的國家在自愿的原則上結成平等和永久性的美洲聯盟。拉美各國先后獨立后,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外有歐洲列強干涉和擴張的現實威脅,內有地方勢力的分裂和經濟上的困難。在內困外擾的情況下,新生的各個國家,只有在共同的力量下才能生存,才能得到其他國家的承認。玻利瓦爾主張西班牙美洲聯合起來,在政治上還有更重要的考慮。聯合起來,最直接的好處是能夠穩定和平安寧的局面。所有主張統一的重要意見,其實都是考慮到了各國有著相同的利益。玻利瓦爾大力主張建立聯盟,有關國家都應從中得到利益,玻利瓦爾影響所及的美洲國家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均面臨著維護自身利益的重大任務,因此需要融合為一個生氣勃勃的有機體。各國互相承認獨立自主,是聯合的原則。玻利瓦爾認為,各國進行聯合,要出于自愿,不能強加于人。
外交思想和全球化意識
玻利瓦爾的外交有著鮮明的特點。他認為在外交工作中,首先要以法為依據,而不是主要依據政治需要。他留給美洲和人類的理論有助于建立和平公正的地區關系和國際關系。反對用戰爭解決爭端。這也是玻利瓦爾創導的國際法的另一種大原則。他說:“我稱此為建立世界的均勢。此時是估量美洲局勢時必須考慮的因素。”世界上有過政府之間的暫時的、不甚牢固的聯盟,而解放者則主張建立一種較之更為有效的世界性聯系。他甚至打算完全按照建立美洲國家聯邦的原則盡力一個世界聯邦。他說:“隨著時代的前進,也許會出現一個世界規模的國家,即世界聯邦”。
不難看出,玻利瓦爾主義追求的是美洲的聯合與統一,是美洲聯合起來反對歐洲的殖民統治和殖民體系,爭取美洲的獨立和自由,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美洲聯邦。
玻利瓦爾劍
西蒙·玻利瓦爾是十九世紀初西屬美洲獨立戰爭的著名領袖。他一生征戰和指揮了472次戰役,最終率領愛國起義軍推翻了西班牙在拉美地區的殖民統治,先后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拿馬和秘魯等地。他被拉美民眾尊稱為“解放者”。“玻利瓦爾劍”便是其生前的佩劍。該佩劍是丘加波瑪1825年在秘魯制造的,當時一共打制了兩把一模一樣的佩劍,一把贈給西蒙·玻利瓦爾,另一把贈給蘇克雷
佩劍的正面劍套上刻有“西蒙·玻利瓦爾,團結和自由”的字樣,劍套背面刻著“哥倫比亞和秘魯的解放者。1825年丘加波瑪在秘魯制作”的字樣。
玻利瓦爾劍象征著自由、主權、獨立,授予玻利瓦爾劍是委內瑞拉最高榮譽。2014年主席訪問委內瑞拉期間被授予了此劍。強調:“這把劍象征著沉甸甸的中委友誼。”
看了“西蒙·玻利瓦爾的人物評價”還想看:
1.威廉大帝的個人簡介
2.古今戰役之維克斯堡戰役簡介
3.格瓦拉人物事跡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