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別林的人物生平
查理·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 --- 1977年12月25日 ),出生于英國倫敦,英國偉大的天才影視演員、導演、編劇。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卓別林的人物生平,歡迎大家閱讀。
卓別林的人物生平
在美期間
根據美國移民紀錄查理·卓別林是于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啞劇劇團進入美國的。當時卡爾諾啞劇劇團的成員還包括斯坦·勞雷爾,卓別林和勞雷爾在旅店里分享一屋。后來勞雷爾回到英國,而卓別林則留在美國。當時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看到卓別林的表演后再雇用卓別林。卓別林在那里與喜劇演員瑪布爾·諾曼德合作。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拍攝了大量的短片,以精湛的啞劇技巧、完美的銀幕形象成為聞名世界的喜劇演員——事實上他可以說是第一名世界明星。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這樣他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電影
童年時代
1889年,卓別林出生于英國倫敦南部地區的一個演藝家庭,父母都是藝人。從他很小的時候開始他的父母就分居,查理與他的同母異父的哥哥雪尼·卓別林隨他們的母親生活。1896年他的母親失業,兄弟兩人《摩登時代》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少年感化院。幾周后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卓別林12歲半時,父親酗酒去世,母親患精神病,最后被送入一個精神病院。當時雪尼和查理不知道他們還有一個被父親撫養大的同母異父的兄弟,后來這個兄弟在查理·卓別林在好萊塢的制片廠中工作。1920年查理·卓別林將他的母親接到美國,1928年母親在好萊塢逝世。因父親在37歲時早逝,母親又患神經病,年幼的卓別林被送進貧民孤兒學校。7歲後,他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游藝場掃過地。
早年的貧困生活啟發了他后來創造流浪漢的靈感;小胡須、細手杖、大號褲子及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禮服,暗示了在兒童天真的想象中的威嚴的成人,意在用一個天真無邪的形象重新塑一個下層階級的代表。17歲時,卓別林進入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卡爾諾劇團。在這里,卓別林有生以來遇到了使他終生受益的良師卡爾諾,正是卡爾諾,把卓別林帶進了喜劇的最高行列。
藝術生涯
查理·卓別林不僅是第一位偉大的銀幕喜劇演員,還是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導演之一,同時還是天才的劇作家和作曲家。作為英國一家雜耍戲院演員的兒子,卓別林五歲就開始登臺演出。在倫敦演出時,他是個受人歡迎的兒童舞蹈演員,最后擔任表演角色。1912年在美國演出期間,卓別林被吉斯通公司的老板M-塞納特看中,一年后加入該公司。首次演出并不盡如人意,卓別林開始挖掘最后成為他最著名的一個角色:“小流浪漢”。11部電影之后,卓別林開始考慮擔任導演。到了第13部電影,他正式成為導演,同時也是編劇。
在吉斯通的35部電影奠定了卓別林成為主要電影喜劇演員的地位,并給了他將自己舞臺表演的特色融入銀屏的機會。接著,他轉投埃塞尼影片公司,有了完全的獨立創作自由,小流浪漢也成為一個寬屏幕明星。1916年,卓別林來到Mutual公司,每周掙1萬美金,并且擁有對電影的全部決定權。特別是《安樂街》,讓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喜劇電影。在這些雙卷電影之后,卓別林到了第一國立工作室,開始制作時間更長,更有魄力的電影。包括喜劇《孩子》,是繼格里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之后第二部最大的無聲電影。也使得聯合主演杰基·庫根一夜成名。到這個時候,卓別林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演員,其地位對于現代的觀眾來說是只可想象的,因為他是通過喜劇獲得了如此的成功。他同其他三名銀屏巨匠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和戴衛·沃克·格里菲思聯手創建了第一家現代制片公司聯美公司,兩年后導演《巴黎一婦人》而再度成名。1925年,制作了之后被公認為他的最大杰作的《淘金熱》。
卓別林在有聲領域也很成功,雖然在1936年拍攝《摩登時代》之前,他一直拒絕使用聲效。1940年,拍攝反希特勒的政治諷刺劇《大獨裁者》失敗,同時個人生活也出現危機,與幾個女人糾纏不清,還牽扯到女演員瓊巴里控訴他的一樁生父確認訴訟案。二戰后,卓別林的事業繼續受到各種問題的困擾,他的和平主義傾向和所謂的反美傾向要求他接受調查。還制作了黑色喜劇《凡杜爾先生》,但票房不佳。之后是他最精彩的有聲喜劇《舞臺生涯》。但由于牽涉到案子,直到二十年后才得以在洛杉磯放映。這部影片由卓別林配樂,獲得了奧斯卡。1957年的《紐約王》和九年后的《香港女伯爵》成為他的關門之作。
卓別林是格里菲斯之后,無聲電影領域最重要的電影制作人。通過他對電影的清晰認識和他不斷的嘗試,為銀屏喜劇設立了基本的規則,現在還被人們遵循著。他的銀屏形象將永遠是人們最熟悉的角色之一。
接觸電影
卓別林劇照(20張)1918年卓別林創辦了他自己的好萊塢電影公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對自己的電影藝術和經濟上的支持與控制。在此后的35年中,他使用這個獨立性創造了許多不朽的杰作,這些作品至今不失其娛樂性與影響力。其中包括短喜劇《狗的生涯》(1918年)、《發薪日》(1922年)。長作品《槍上肩/從軍記》(1918年)、《朝圣者》(1923年)。此外還有他的經典無聲電影,其中包括《小孩/尋子遇仙記》(1921年)、《巴黎一婦人》(1923年)、《淘金記》(1925年)、《馬戲團》(1928年)。
在有聲電影被發明以后,他還拍攝了兩部他最著名的無聲電影《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時代》(1936年),此后他轉向有聲電影。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中,他自己配樂和聲音的效果?!冻鞘兄狻肥亲縿e林喜劇因素與情感交織得最完美的一部作品。詹姆斯·艾吉于1949年寫道,這部片子的結局部分是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一段表演。
卓別林的有聲電影包括《大獨裁者》(1940年)、《凡爾杜先生》(1947年)、《舞臺生涯》(1952年)、《一個國王在紐約》(1957年)。
《摩登時代》雖然是一部無聲電影,但是實際上它包含聲音,比如收音機和電視機的聲音。卓別林以此來幫助1930年代已經不習慣看無聲電影的觀眾來熟悉無聲電影中觀眾聽不到對話。這部電影中有一個情節是卓別林的上司觀察他在衛生間里偷偷地抽煙。這個情節比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中的一個類似的情節早了十多年。奧威爾可能是受到卓別林電影中這個情節的啟發?!赌Φ菚r代》也是第一部可以聽得到卓別林本人的聲音的電影。電影結束時他哼的那支歌是他自己親自哼的。雖然如此這部電影一般被看作依然是一部無聲電影。
聯美公司
1919年卓別林與瑪麗·璧克馥、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戴衛·沃克·格里菲思等人一起組織成立了一個電影發行公司聯美公司。他們的意圖在于逃避好萊塢正在形成的制片公司系統中發行公司和資助人不斷增強的權利。聯美公司的成立和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保障了卓別林對自己的作品的完全控制,保障了他的獨立地位。直到1950年初他任聯美公司的理事。
雖然從1927年開始的有聲電影出現后就很快占據了電影主流,但是在1940年的《大獨裁者》以前卓別林始終都拒絕拍攝有聲電影。卓別林本人多才多藝,他為1952年的《舞臺生涯》編排舞蹈,為1928年的《馬戲團》寫了主題曲。他的名曲包括《微笑》,后來納特·金·科爾在演唱這首歌曲時非常有名,此外《舞臺生涯》的主題曲也是他自己寫的。
有聲電影
卓別林的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是專門針對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所制作,并于美國放棄孤立主義參戰的前一年發表。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這部影片的訴求相當大膽。它生動地寫明德國納粹主義的丑惡,并塑造一個生動的猶太角色,描寫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別林在這部電影中同時扮演了一位類似(包括面目形狀上的類似)希特勒的納粹獨裁者和一位受納粹主義殘酷迫害的猶太理發師??釔垭娪暗南L乩湛戳诉@部電影兩次(希特勒個人的影院征求的影片的紀錄尚存)。此外希特勒與卓別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4月20日)。
卓別林參演電影(6張)卓別林的政治觀點始終傾向左派。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他的政治見解相當緩和,但是在1940年代的美國(加上他的影響力、他的知名度以及作為一個外國僑民)許多人認為他的政治觀點是非常極端、非常危險的。在大蕭條前卓別林的無聲電影的政治性不強,他的流浪漢的角色只不過是貧困,有時與法律發生沖突。卓別林1930年代的電影就非常政治化了?!赌Φ菚r代》描述了工人和窮人在工業社會中的不幸狀態。1940年的《大獨裁者》最后的一段演講批評了愛國民族主義受到了強烈的反對。卓別林于1942年公開要求幫助蘇聯在歐洲開辟一個第二戰場也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事件。1947年的《凡杜爾先生》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批評資本主義,在許多美國城市里發生了抗議這部影片的事件。1957年卓別林在歐洲拍攝了《紐約王》,使用幽默的手段來諷刺1952年導致他被迫離開美國的政治迫害和人心惶惶的多疑。拍了這部影片后卓別林喪失了拍公開的政治性電影的興趣,他說喜劇演員和小丑應該不政治性,應該“站在政治之上”。
背井離鄉
盡管卓別林非常成功,而且從1914年至1952年始終住在美國,但他是一直保持著他的英國國籍。在麥卡錫主義時期,他被指責從事“非美行為”,并懷疑傾向共產黨。約翰·埃德加·胡佛下令聯邦調查局秘密收集卓別林的情報并建立了一個秘密檔案,胡佛還試圖將卓別林驅逐出境。1942年卓別林呼吁打開第二歐洲戰場后聯邦調查局對卓別林的壓力加強。1940年代末這個壓力達到頂點,美國議會威脅要審問他。但是最后這個威脅沒有變成現實,可能是因為反對他的政治家怕他諷刺和嘲弄審問者的才能。
1952年卓別林離開美國,他本來打算短暫訪問英國家鄉。胡佛聽到這個消息后與美國移民歸化局商議取消卓別林的入境允許。卓別林決定留在歐洲,他定居瑞士沃韋。期間游歷各國,受到了畢加索、英國女王、法國總統、赫魯曉夫、周恩來等人的接見。1972年他與他的夫人短暫回訪美國來領取奧斯卡榮譽獎。盡管他是受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邀請回到美國的,美國當局只給他發了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一次性入境簽證。不過此時美國公眾里反對卓別林的政治情緒已經消失了,他的回訪非常成功。
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別林不列顛帝國勛章,由此將他提升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經有人提名將卓別林封為爵士了,但是當時的保守派政府反對此舉,因為他們怕這樣會影響到冷戰時期跟美國的關系,此外當時英國正在準備入侵蘇伊士。
逝世
1977年圣誕節卓別林在瑞士科西耶中風去世,享年88歲。
他被葬在沃州科西埃—蘇爾—沃韋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盜走了卓別林的遺體并以此試圖向他的家人索錢。但是盜墓者被捕,十一周后他的遺體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尋回。今天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發生類似的事件。
1977年12月24日,身體強健的世界著名喜劇大師卓別林,在瑞士科西耶設雞尾酒宴與親朋好友歡聚。席間,卓別林開懷暢飲,談笑風生。酒后,親朋好友都入睡了,而卓別林還不能入睡,就服用了幾片安眠藥,不久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深夜,家人發現卓別林“一睡不醒”。卓別林的遺體被運回美國以后,美國政府調一些專家查其死因,都沒有結果。后來,紐約市的著名生物化學家利伯和他的助手,對卓別林的死因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卓別林是死于酒后服用的鎮靜催眠藥。
卓別林摩登時代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是查理·卓別林(Charles Chaplin)導演并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于1936年上映。本片故事發生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干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著人性的光輝。這部《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看了“卓別林的人物生平”還想看:
1.山本五十六的人物生平
2.卓別林為什么拒絕加入美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