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福爾康是誰
福爾康是電視劇《還珠格格》第一部至第三部男主角之一。那么歷史上真正的福爾康是誰呢?一起來看看小編給大家精心準備的資料,歡迎閱讀!
福爾康原型是誰?歷史上真的有爾康嗎?
福爾康的原型經考察為:清高宗孝賢皇后之弟傅恒之子福靈安,乾隆駙馬。
資料中顯示,福靈安為多羅額附,并且曾經做過侍衛,且卒于乾隆三十二年,當時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
同電視劇中的一些情節吻合
而配合電視劇中的背景,紫薇被皇帝以漢女的身份認作“義女”,而且沒有較為富貴的背景,因而不太可能被封為固倫公主或是和碩公主。
而多羅格格在清朝時期指親王,或是郡王和世子的女兒,和所謂“明珠格格”的身份也很匹配,因而指證福爾康的前身是福靈安也不無道理。
另一說法是福爾康,原型為清代大將福康安。
??蛋??-1796),字瑤林,富察氏,清滿洲鑲黃旗人,清高宗孝賢皇后侄,大學士傅恒子。
歷任云貴、四川、閩浙、兩廣(廣西、廣東)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封貝子,乾隆時以勛戚由侍衛授戶部尚書,軍機大臣,襲父封三等公,出從阿桂用兵金川,事后即任封疆大吏。
再從阿桂鎮壓甘肅回民起義,破石峰堡,封一等嘉勇公。
1791年,任大,率軍入藏,驅逐廓爾喀侵略軍。乾隆后期帥軍平定臺灣林爽文起義,封貝子,后督師平定湘黔苗民起義,1796年病卒於軍中。
拓展:感情生活
爾康與晴兒
一場“雪夜談心”,她為一個御前侍衛——福爾康動心,可是太后不舍,可能有的指婚便被擱置了!后來她陪太后到五臺山持長齋,將近一年才回宮,爾康已成了皇上“未來的額駙”。面對他——晴兒那滿腔的情意和心事全化為一句“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這樣一個女人,會如何來對她的“情敵”?
開始幫助紫薇和小燕子,在太后跟前情,緣起于好奇和對爾康的情愫,而以后則為爾康的囑托。一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道盡了她對爾康的深深的情;‘你欠我的賬,我記著,將來再問你討還“,更說出了她對爾康矛盾又苦澀的愛!
她那深深的情太后懂,所以為了心愛的晴兒,太后執意取消“指婚“!可是太后卻不懂除了愛情,晴兒她要的是什么;更不明白“生活里沒有我,只有老佛爺”對晴兒的意義! 但外表“清冷孤傲“的晴兒,卻在一次次的幫忙中,被喚起了心底深處潛藏的熱情和叛逆,對生命、愛情、夢想的熱情,對宮闈傾軋、生活中沒自我的叛逆!于是她由被動化為主動,不但自情場退出,更“背叛”信任她的太后,假傳其彀旨,進入大內監牢救人!
冰雪聰明的晴格格,比紫薇更早認識爾康,彼此也有相同的家世背景。但愛情是無法以時間和地位來衡量深度和重量的!有緣相識、緣淺無份,晴兒終錯過了最初鐘的爾康,但卻得到了兩個一輩子的知己-----爾康和紫薇。
而在目睹了這兩個人的愛情后,她也決定要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感情和夢想,尋找另一個心里不會有其他女人的“爾康”,太后給了她“可以選擇婚姻的權利,”也許屬于她的故事才正展開。
爾康與慕沙
表面上看,爾康對她似乎是薄情到了極致,任憑慕沙救了他的命,放下她高傲的身段對他悉心照顧,夜夜笙歌,不惜頂撞父親,甚至到后來連替身的事都做了,他就是半句好話都沒有。軟的不行來硬的,嚴刑拷打,以死相逼,銀朱毒品,好不容易讓他在半夢半醒之際答應了,可到頭來臨陣變卦,在婚禮上離她而去。不過,我認為,這恰恰是慕沙之幸,爾康歷經千辛萬苦,不但維持了和紫薇的神話,更保留了慕沙的幸福。
許多人對爾康在戰場上放慕沙那段耿耿于懷,認為爾康對慕沙不無喜歡之意,至少是有感于她的美色。但我卻不那么看。在得知慕沙是女兒身后,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想不到你們緬甸也有像你這樣的奇女子!”我第一次看這段的時候,特別注意到了他的這個“也”字,真是用得太好了,極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個人認為應該是由慕沙的視死如歸想到了另一個奇女子,這個人是誰,那還用問嗎,爾康最最佩服的奇女子是誰呢?答案不用說都知道。所以就算是有感而放人,大概也是由紫薇之感吧。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爾康從來都是如此驕傲的一個人,他會去殺一個女人嗎?
另外,慕沙真的愛爾康嗎?不難看出,她從小受盡她父親寵愛,加之性格剛烈,沒有人敢違背她,沒有人敢頂撞她,當然,也沒有人敢去和她說愛慕她吧。這時,她碰到了爾康,一個真真正正的英雄!大敵當前面不改色,永遠自信,決不退縮,加之英姿勃發,氣度高華,且又智勇雙全,在戰場上雖是對手卻也不禁惺惺相惜。尤其是捉了她又放了她,更是十足的仁義寬博,換成任何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誰又能不動絲毫的私心雜念呢?
況且,從她所處的環境來看,她的內心是極度孤獨的,滿腹情絲無所寄托自然飄到爾康身上。可以說她愛的不是真正的爾康,只不過是一個夢中情人的具體形象罷了。因為她愛的,只是那個最最美好的爾康,對那個身心俱受創傷已近瘋狂的爾康,她是不解的。到后來,她用盡各種手段強行逼婚讓不少人不理解,其實,我認為可以這樣理解:爾康的強硬程度世所罕見,這激起了她強烈的征服欲,或寧可說是“自己和自己賭氣”,看看誰的意志力強而已。由此可見,她也不見得是全心全意愛爾康的。如果她真的一意孤行和爾康真的成了親,那就如爾康所說:一個娶的是銀朱粉,一個嫁的是行尸走肉,如此,對她來說是真的不公平。因為,那個已經“變,變,變”除了對紫薇的愛沒變的爾康,已經不是她心目中的那個爾康了。她應該慶幸,爾康還能體會到這一點,及時堅決地終結了這場注定的悲劇,沒有給她的青春制造不可挽回的遺憾。
而紫薇呢,無論爾康是人也好,是魂也好,意氣風發也好,落拓不堪也好,她永遠能準確無誤地找到他,永遠都對他不離不棄。爾康在昏迷中,在清醒中,心里心心念念想的全是紫薇。這算是吃藥吃得昏昏沉沉,但依然對紫薇的一切清晰明了,無論何時,就算是眼看重逢無望,也仍舊堅守誓言。她們深愛著的,是所有的彼此,無論是美的還是丑的,是現實的還是虛幻的。這點是慕沙最不解也是最難以逾越的。因為,他們個之間是堅不可摧的。根本是什么都插不進去的。原因是什么:他們信任彼此就像信任另外一個自己,或者說他們兩個已經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了。紫薇在得知有這樣一個八公主后,擔心的,不是爾康會不會移情別戀,而是他會不會認死扣誓守誓言讓自己吃虧。爾康在慕沙放他時說了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但愿有一天,那個愛你的男人出現在你面前時,他愛你猶如我愛紫薇!”沒有人會懷疑這是最最真摯的祝福,同時也可以發現,盡管已不復當初的意氣風發,但爾康最大的驕傲是他對紫薇的愛!
到了最后關頭慕沙追捕時,在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紫薇對慕沙說出了“感謝”二字,讓人覺得其心胸遠非常人可比,因為很少會有人對自己的“情敵”說這樣的話,而且是如此的真誠。但我想,紫薇壓根就沒把慕沙當成是情敵,因為她和爾康之間的絕對信任。兩人心意相通,別的又算得了什么呢?真情所至,周圍的一切都是虛無。慕沙對于紫薇的意義,只是在于他是爾康的救命恩人吧,對于她,沒有猜疑,沒有嫉妒,因為這只會玷污他們純潔得一點雜質都沒有的愛。而慕沙也因為這份真誠,成全了他們的神話,與其說是服了紫薇,倒不如說是服了這種單純得無比美好的愛,這種愛,是誰都不會忍心去破壞的。
當慕沙的幸福到來的時候,她會感激當時爾康的堅持,也會感激當時自己放手時的瀟灑,她完全有理由去憧憬這美好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