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母的史料記載
《史記》提到黃帝娶丑女嫫母為次妃,《路史后記》卷五記載黃帝的次妃嫫母,雖然相貌丑惡但有德故黃帝娶她為妃。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嫫母的史料記載,歡迎大家閱讀:
嫫母的史料記載
《史記》提到黃帝娶丑女嫫母為次妃,《路史后記》卷五記載黃帝的次妃嫫母,雖然相貌丑惡但有德故黃帝娶她為妃。嫫母雖然丑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后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游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jiān)護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qū)邪。
嫫母受褒揚之因
《史記》:“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亦即元妃,也就是大老婆,類似于后世的王后、皇后。嫘祖與黃帝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囂,一個叫昌意。黃帝死后,他的孫子、昌意的兒子高陽接了領導人的班,史稱帝顓頊(音“專須”)。 《史記》對黃帝的私生活,所記僅此。
晉代皇甫謐在《帝王世紀》中,又補充了很多黃帝的家庭成員,說他一共立了四妃,除元妃嫘祖外,還有三個次妃,一個叫方雷氏(也叫女節(jié)),一個叫彤魚氏,還有一個叫嫫(音“磨”)母,并特意注明她“班在三人之下”,意思是她排名最后,地位比那三個女人都低。排名最后,卻未必名頭不響。
中國歷史上有四大丑女,按出生日期排序,她們是嫫母——相傳為黃帝的四老婆;鐘離春——又稱鐘無艷、無鹽女,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齊宣王的王后;孟光——東漢隱士、美男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原型;阮家女——東晉名士、吏部郎許允之妻,婦女“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禮教的忠實捍衛(wèi)者。
相傳嫫母為方相氏,中原之南的苗族后裔。據(jù)唐代的《琱(音“雕”)玉集·丑人篇》中的描述,嫫母的尊容是“錘額顣頞(音“促俄”),形麁(音“粗”)色黑”;即額如紡錘,塌鼻緊蹙,體肥如箱,貌黑似漆,乃“黃帝時極丑女也”。嫫母因為貌丑而成逐疫驅(qū)鬼之神,據(jù)說后世巫醫(yī)神漢祛除瘟疫跳大神時所戴的面具,就是嫫母的遺像,形狀極為丑惡。
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嫫母和嫘祖都住在漢水南岸一處被河溝環(huán)繞的地方??赡苁钱敃r黃帝要帶自己部落里的男人們外出東拼西殺,部落的女人都留在這里作為基地,所以這個地方被稱為“女子國”(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 )。這個歸屬黃帝部落的基地的管理者,可能就是嫫母和嫘祖,她們倆甚至好到了“居一門中”,也就是說兩個人同住一個房間。作為“女子國”基地的最高領導,這顯然不是條件所迫,而是她們愿意呆在一起。
另一本記載遠古歷史傳說的書籍《軒轅本紀》 (唐代王瓘(音“貫”)著),也證實了嫫母與嫘祖的關系不錯。據(jù)說,黃帝在帶著元妃嫘祖巡視天下時,嫘祖不幸逝世。黃帝為她舉行了盛大的祭奠,封嫘祖為“祖神”,同時讓嫫母“監(jiān)護于道”。這其實就是守墓,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每年都要在嫘祖埋葬的地方守著,組織老百姓按時祭祀。
看了“嫫母的史料記載”還想看:
1.少典的妻子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