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遺址在哪
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趙國此戰損失被斬殺45萬人,秦軍傷亡過半,趙國此戰后“一蹶不振”,同時也加速了秦統一六國的進程。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平之戰遺址在哪,歡迎大家閱讀。
長平之戰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范圍廣闊,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于重點保護區。
長平之戰遺址距今雖然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但是,許多優美的故事和傳說,至今仍然廣為流傳,許多地名、村名的由來都與此次戰爭有關,如康營、谷口、圍城、箭頭、企甲院、三甲、趙莊、徘徊等。百里長城(又稱秦壘)、營防嶺、空倉嶺、白起臺、骷髏山、嶺、廉頗屯等許多遺址遺跡尚存。秦軍為斷絕趙軍的糧道和援軍而修筑的長城,西起丹朱嶺,經關和嶺、羊頭山,到陵川的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遺址尚可見到。圍城村相傳為趙軍被秦軍圍困處,趙括就死于此地。趙莊村,相傳長平大戰后,此地成為一片廢墟,趙括死后,當地老百姓將趙括尸體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后代不忘趙國,遂將此地改名為趙莊。成語“紙上談兵”就是指趙括用兵的教條主義。 谷口村,相傳是白起坑殺趙軍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殺谷、哭頭、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處,村子里有白起臺、骷髏山、骷髏王廟等古跡。
長平之戰秦軍傷亡
長平之戰趙國出兵約45萬人,秦軍約60萬人。雖然沒有史料正式記載,但這場戰役進行時,秦國在國內緊急征兵,16歲以上男子全部上前線,親王親自帶領軍隊準備接應白起,說明秦軍前線傷亡已經很嚴重。雖然太史公在《史記》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秦軍的傷亡人數,但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史學家呂思勉大師在其《呂思勉讀史札記》中推斷秦軍的傷亡至少高達到25萬人,甚至是過半(30萬人)。
史學家往往把長平之戰稱為戰國時代的分水嶺,長平之戰后秦國統一全國的時間表開始進入真正意義上的倒計時。而史學家在描述長平之戰的時候常常記述“趙國因長平之戰而一蹶不振”。 要知道,長平之戰的確讓趙國損失慘重,趙國近40萬的青壯年一日同死,這對人口只有500多萬的趙國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看了“長平之戰遺址在哪”還想看:
1.長平之戰遺址在哪里
2.長平之戰遺址導游詞3篇
3.長平之戰影響有哪些
4.長平之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