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什么居士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白是什么居士,歡迎大家閱讀。
李白什么居士
眾所周知,李白號“青蓮居士”,那么李白到底為什么要自稱青蓮居士呢?“青蓮”又有什么來路呢?有些人以為是因為當(dāng)時李白曾在青蓮鎮(zhèn)居住所以這么叫的,但是其實在那個時代李白住的并不叫青蓮鎮(zhèn),是后來因為李白的青蓮居士之名才改成青蓮的。
李白之所以叫做青蓮居士,其實有著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李白自己就非常喜歡蓮花,他寫過很多關(guān)于蓮花的詩句,其中包括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和李白非常相配,也是李白自己高潔內(nèi)心的寫照,這樣的號正好反映了李白這種類似的高尚情懷。
其次有部分人認為這和當(dāng)時盛行的佛教信仰有關(guān),因為青蓮花是佛教的圣花,而居士又是不出家的信佛者的稱呼,所以李白這么自號是因為李白對于佛教的信仰。但是其實不然,說到宗教對于李白的影響,毫無疑問影響李白最深的是道教,而除了道教之外,儒家對于李白的影響也是巨大的,以至于他一生都渴望能夠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相比而言,佛教對于李白的影響是較小的。其實蓮花不僅是佛教的圣物,也是道教的圣物,在道教的神話傳說中就有不少的蓮花仙子,也有很多神仙都是坐著或者拿著荷花的,而且因為佛教的流傳,當(dāng)時的道士也可以自稱居士,所以李白這個“青蓮居士”的稱號其實應(yīng)該是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影響。
李白的詩
李白是我國著名的詩人,有詩仙的美譽。李白一生寫下了無數(shù)的詩歌,這些詩歌中又以絕句和樂府這兩項最為有名,達到的成就也最高。李白所寫的詩歌是留給后世寶貴的歷史資料,是一筆無盡的財產(chǎn)。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其幼時便十分聰慧,在當(dāng)?shù)赜猩裢姆Q號。等到十五歲時,李白放棄考科舉入仕,而是選擇了仗劍遠游。這是李白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正是因為李白游歷了祖國的大好河山,最后才能寫出氣勢磅礴的詩歌。李白謳歌祖國的壯麗河山,將自己遠大的抱負和人生理想都寄托在詩歌中,使其所寫的詩歌意境深遠。
李白的詩歌打破了原有詩歌的固有模式,開創(chuàng)出了一個全新的寫法。李白詩歌最大的特點就飄逸自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李白擅長使用夸張、擬人、比喻等一系列修辭手法,從而勾勒出一個具有神奇色彩和富有想象的世界。賀知章曾對李白有過這樣的評價,他認為李白是一名“謫仙”。這一評價增加了李白的傳奇色彩,想到李白時,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xiàn)出李白一身白衣如雪的樣子,這為后人對李白的形象留下了無盡的想象。
李白為人灑脫樂觀,放蕩不羈,但同時他又懷才不遇,自己的理想抱負無法實現(xiàn),這種幾乎相矛盾的性格也深深影響著李白的詩歌。我們閱讀李白的詩歌時常常會在詩中感受到豪放之情,但同時也會品味出一絲絲寂寞與孤獨。
李白會武功嗎
對于李白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而近些年有不少人對于他會不會武功感到很好奇,那么李白會不會呢?這里可以很明確的告訴大家李白會武功,而且還不低,至少不是那種只能拿到唬唬人的小菜鳥。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的《俠客行》描寫的不只是他敬佩的那些個俠客,同時也是他自己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他向別人介紹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15歲就開始學(xué)習(xí)劍術(shù),小的時候在西域長大的他作風(fēng)比較的剽悍,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曾經(jīng)他幻想過像是蘇秦等人一樣縱橫天下然后歸隱于江湖之間,而且川蜀之地多高山大川,所以民風(fēng)也比較兇悍,李白在那兒長大,又有著俠客的志向,學(xué)武術(shù)是很正常的。
據(jù)說當(dāng)年李白出蜀的時候,曾經(jīng)一人一劍殺了好幾個人,殺人可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這種在正面打斗之中,以一敵多殺了數(shù)人,可以證明李白無論是武功還是膽識都非常不錯。而且當(dāng)時天下有三絕,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術(shù),張旭的草書,而裴旻就是李白的師傅,能夠被當(dāng)時公認的第一劍客收為弟子,可見李白的實力也是有的,而且除了這么一個武功高強的師傅以外,他還有一個水平不錯的俠客徒弟,叫做武諤,曾經(jīng)因為李白的兒子伯禽深陷亂軍之中,而李白脫不開身,所以幫助李白把他的兒子接過來。這么一個豪爽的俠客肯定不會是想要和李白學(xué)寫詩的,更能說明李白的武功肯定不一般。
看了“李白是什么居士”還想看:
1.歐陽修是什么居士
2.李白有什么稱號
3.李白有什么故事
4.李白的身世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