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字獄介紹
清代文字獄是統治者為了強化思想壓迫,鞏固統治者的統治,加強文化控制而想出來的文化高壓政策。也是中國歷史上至今為止,獨一無二的恐怖制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代文字獄介紹,望大家喜歡。
清代文字獄介紹
清代大興文字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好的壓迫和鎮壓對他們有害的知識分子,之后摘取部分對其有害的字句,判定那些知識分子罪名,從而構成著名的冤獄。著名的清代文字獄案件有康熙一朝的莊廷鑨《明書》文字斥責滿洲文字案和戴名世《南山》文字材料案。浙江湖州富商莊廷,因為購買了朱國禎《列朝諸臣傳》稿本。并請人增添明末天啟、崇禎兩朝歷史史事,因為其中有指責斥罵滿州的問句,所以在康熙二年(1663)的時候被人告發.雖然被吿發的時候,莊廷鑨已死,但是仍然被開棺戮尸。
因為這件事被處死者高達72人,充軍邊疆者數百人,妻子兒女均發邊疆為奴。清代文字獄也有很多危害,大興文字獄不但影響當時社會上良好的文化風氣而且也嚴重影響力當代思想家的思想及作為,甚至一些地方官吏以查出禁忌文字為邀功,借此升官發財。就如,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名言"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只為稻粱謀",大意是"在談話的過程中聽到文字獄就會嚇得立即躲遠,甚至一部分文化人以寫書為生計,導致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是對清代文字獄后果的真實寫照。
文字獄危害介紹
文字獄是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統治,限制知識分子的思想的冤獄。文字獄最嚴重的便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那時,和尚函可因攜帶了一本記錄抗清悲壯事跡的史稿,在被清軍查獲后,受嚴刑折磨一年后被流放到沈陽。
文字獄給社會的文化和風氣帶來了嚴重的惡劣影響。大多數文人都是因為生計問題才選擇寫書,讀書做文章容易惹來殺身之禍,為保全性命,身為讀書人的他們只能泯滅自己的思想,苦讀背誦《四書》、《五經》,導致人才凋零,文治廢弛。
文字獄的危害還體現它敗壞了滿清的官場風氣,清朝的官員大多數都是通過科舉考入的,他們作為文人的話就會成為文字獄的犧牲品,作為官員的話,他們就要同統治者一同迫害下層的文人,他們既不愿意自己去觸犯法律導致自己家破人亡,也不愿意因為沒有徹底貫徹皇上的盛譽而獲罪,所以他們只能向著謹小慎微沒有思想的方向發展,由此可見,文字獄的危害有多大。
在文字獄最嚴重的時期它銷毀了無數珍藏的歷史文化典籍,這也是文字獄的危害之一。在思想文化上樹立君主專制的思想是清朝文字獄的根本目的。文字獄的危害及其大;它嚴重影響了中國的進步和發展,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后果,間接的造成了當時中國整個社會思想的落后。
什么是文字獄
文字獄是什么?在思想開放的今天,在言論自由的時代,當今學子們都不理解為什么一個人會因為幾句無心的詩詞,甚至只是一個無形的文字而獲罪,輕者下獄重者殺頭連坐禍及師友,這正是文字獄的恐怖之處。
文字獄是什么呢?文字獄就是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在思想上對文人加以束縛,使文人百姓在心底對朝廷畏懼,不敢造反,這就是文字獄。
清朝時期,只因為有文人寫下“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的詩句就被殺頭,原因是含沙射影的辱罵清朝的滿族統治者是少數民族,是文字出現較晚的蠻夷民族。雍正正是當朝的皇帝,以大不敬之罪將此詩的作者立即斬首。還有就是在詩詞中體現出有反清復明思想的文人同樣會慘遭橫禍,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的輝煌時代,但也是文字獄的高發期,發展到最后不管作者本身是否具有反清復明的意愿,只要在當地官員和統治者認文人的詩句中隱含了這層意思就會將文人治罪,所以文字獄中大部分都是冤案假案;官吏為了升遷和政績還會特意制造文字獄。
從深層次上看,文字獄是什么呢?本質來講文字獄就是一個思想上的枷鎖,通過嚴刑峻法的形式表現出來,只要有文人敢于突破這個層次,對統治者產生質疑,統治階層就會殺之以儆效尤,從而鞏固自身統治。
看了“清代文字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