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忌能的表現是什么
李林甫,唐代天寶年間的宰相,是大唐王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對“安史之亂”的爆發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林甫忌能的表現是什么,望大家喜歡。
李林甫忌能的表現是什么
開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接替張九齡成為了當朝宰相。他在任十九年,有幸成為了唐玄宗時期在任時間最長的宰相。在此期間,他閉塞言路,對政治意見和自己不同的人大肆打壓,對能力高于自己的人竭盡其能將其鏟除。他往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時人稱之為“口有蜜,腹有劍”。
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宴請眾臣,宴會結束后,唐玄宗躲在簾子后面觀看街景。忽然看到有個人風度翩翩地騎著馬走過,皇帝對他大感興趣,就問左右:這人是誰。近臣告訴他,這是兵部侍郎盧絢。此時李林甫剛剛掌權不久,生怕有人替代了他的位置。當他得知這件事情后,十分緊張。于是找到盧絢的兒子,說:皇帝現在的心思都放在對廣州一代的建設上,那里急需一個人才去治理。所以皇帝想派你父親去那里。可是那個地方山高水遠,很窮,如果你父親不想去,就上書皇帝說有病,請求調到東都洛陽去當個太子詹事吧。盧絢的兒子信以為真,就和他父親把這事說了,盧絢于是上書皇帝。唐玄宗一看,十分惋惜,只好調他去當了華州刺史。一個月后,李林甫又誣陷他身體不好,調到東都洛陽當了太子詹事。
當唐玄宗想網羅天下賢士的時候,李林甫害怕這些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于是設了個法子,讓那些前來應征的人士一個都沒中選。他在皇帝面前說:天下的賢士已經都聚集在長安了,這次來應征的都是些粗野人士,不值一提。皇帝信以為真,大肆慶祝。而實際上,此次“野無遺賢”的笑話中,大詩人杜甫正是被篩選下來的賢士之一。
在他擔任宰相時,任用京兆法曹吉溫和杭州人羅希奭掌管刑獄,幫助李林甫打壓異己,只要落進著兩人手里的,誰也別想逃脫。當時人稱這二人為:羅鉗吉網。
而其實,當時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這些事。安史之亂后,唐玄宗對他在位期間的宰相一一點評,從姚崇、宋璟開始,一直提到張九齡。唐玄宗說:張九齡排除異己,無人能及。當時和他一起談論的大臣裴士淹說:陛下既然知道,又為何讓他當了那么長時間的宰相呢?唐玄宗默然以對。
安祿山為什么怕李林甫
唐玄宗是個自小就聰明過人的人,他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政變,誅殺了韋皇后、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這些對他政治掣肘的大人物,把武則天時期遺留下來的黨羽和企圖模仿武則天的人殺得那叫一個干凈。
然而,就是他這么聰明的一個人,這么會栽在安祿山的手里?首先,唐玄宗到了晚年,窮奢極欲,當年的銳氣早就沒了。他信任楊貴妃,而楊貴妃信任安祿山,所以他也信任安祿山,他把安祿山當成了可以永葆大唐江山的功臣。是繁花似錦的大唐江山迷惑了他的眼睛。但是安祿山這個人,早就被人看透。之前張九齡就斷言過他必反,李林甫也能一眼看穿他在想什么,甚至連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都說過安祿山這個人有反意。但唐玄宗卻都沒有相信。
要說安祿山,最怕的那個人還是李林甫。據說安祿山每次進京的時候,總說斜著眼不停地在觀察左右,甚至要把周圍都看過好幾遍,才肯進殿去。由此可見,安祿山其實打從心底里就一直在覬覦著大唐的錦繡河山。
安祿山仗著唐玄宗對自己的無比恩寵,自以為無人能出其右。當初見李林甫的時候,他很沒把李林甫的那個老頭放在眼里。李林甫不動聲色。當時大夫王鉷在朝堂上和楊國忠齊名,身兼二十多職,混得風生水起。李林甫就把王鉷叫過來問話,王鉷對李林甫態度甚是恭敬。這讓安祿山很是意外和驚恐,從此以后,他見到李林甫就再也不敢放肆了。
而在此之后,李林甫和安祿山的每次對話,仿佛李林甫都可以摸透他的心思,這更讓安祿山驚懼不已。安祿山把滿朝文武都不放在眼里,唯獨對李林甫是畢恭畢敬。據說在和李林甫對話的時候,哪怕是數九寒冬,安祿山也會大汗淋漓。安祿山甚至直言:他這一生誰都不怕,就怕李林甫。而李林甫自己也知道,安祿山對他的忌憚,所以兩個人就這樣互相掣肘牽制。
安祿山謀反之心早就有了,這一點張九齡早就看穿了。當然李林甫也知道。不過出于安祿山對李林甫的畏懼,他不敢輕舉妄動。估計那個時候,安祿山就想等,把唐玄宗和李林甫兩個人都等死。誰知道等了十幾年,李林甫倒是死了,誰知唐玄宗七十多歲了居然還沒死。據統計,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不超過五十歲。唐玄宗實在是長壽。安祿山再也等不住了,他身體肥胖,長瘡。說不定唐玄宗沒死,倒把自己等死了。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借口清君側,鏟除忤逆楊國忠為由,在范陽起兵,揭開了大唐王朝“安史之亂”的序幕。
唐朝李林甫的人物介紹
李林甫,是唐代玄宗皇帝時期的宰相。是唐朝由勝轉衰的至關重要的一個人物之一。李林甫這人,有幾個很顯著的特征。
一、文化程度不高。根據記載,李林甫從小精通音律,也就是很會填詞作賦。按理說,這樣的人應該文化水平不低。李林甫的文化水平確實比普通百姓好一點,但和他之前的幾任宰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有一次,他看到“杕杜”兩個,其中他不認識杕字,就問吏部侍郎韋陟說:“‘杖杜”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韋陟不好意思指明,只能低頭不語,因此后人就以“杖杜宰相”嘲笑他。還有一次,李林甫的表兄弟姜度生了個兒子。李林甫去表示慶賀,在賀詞上寫道“聞有弄獐之喜”。“弄獐”原因為“弄璋”。意思是將來這個孩子持玉做官。結果李林甫寫了“弄獐”的錯別字,別人知道后,后人又稱他為“弄獐宰相”。
二、比賽言路。一次,李林甫對諫官們說:你們沒看到那些立仗馬嗎?他們不亂叫,就能吃到上好的飼料,如果他敢亂叫,就會被趕出去。之后他們要是再也不亂叫了,也不可能再被重新任用了。所以從此以后,再也不敢有人在皇帝面前進言了。
三、忌妒賢能、李林甫對于那些才能和名望比自己高的人,都會用盡一切手段將他們鏟除。比如李林甫被拜相時,張九齡不同意。所以李林甫一直對他記恨在心。一次周子諒彈劾牛仙客沒成功,被流放了。因為周子諒是張九齡推薦的,李林甫就對皇帝趁機進饞。結果張九齡因此被罷免了。
看了“李林甫忌能的表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