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的著作介紹
在中國農業史上,賈思勰的著作《齊民要術》可謂是享譽世界的巨著。在《齊民要術》里,涵蓋了農、林、牧、副、漁等農業方面的知識。他認真借用前人典籍和農業書中的精華,并加以實踐證明,總結經驗,使得他的著作風靡一時,并流傳至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賈思勰的著作介紹,望大家喜歡。
賈思勰的著作介紹
賈思勰的著作《齊民要術》還曾被達爾文所借閱,而且在海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力。此書是中國保存至今最為完整、全面的農業知識古籍。成書于東魏武定二年之后,具體成書時間不詳。
《齊民要術》全書共有九十二篇,正文大約有七萬多字,注解有四萬多字,總共有十一萬字之多。書中有《自序》和《雜說》,借用前人的著作有一百五十余種,農業諺語有三十多條。全書涉及農、林、牧、副、漁等各個方面,而且還記載著農副產品和畜產品的加工、釀造的方法,還有對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使用,甚至還有文具的制作與應用還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術。在書前的自序中廣泛的摘取前代君民、有識之士注重農業生產方面的事例,并記載他們所獲得的成效。而書前的雜說,據說是后人加進去的,但是現在已無從考據。
賈思勰的著作給后人的影響非常大,給農業發展史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里,他的著作無疑是最受人喜愛的。著作涵蓋范圍廣,經驗足,對當時的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論依據,致使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迅速壯大。
賈思勰簡介
賈思勰是北魏時期著名的農學家,生卒年不詳。在賈思勰簡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他所著的《齊民要術》。賈思勰是青州人(今天的山東壽光縣),曾經任職高陽(今山東臨淄)太守。
在現存的歷史記載中對賈思勰簡介并不詳細,根據歷史推斷出他是生活在公元五世紀至六世紀之間,他在北朝時期的北魏末年和東魏,南朝宋、梁時做過高陽郡太守。他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祖上就非常喜歡讀書、學習,尤其對農業的生產技術和農業知識研究的興趣很高,這位賈思勰的影響很大,為他以后能著成《齊民要術》很有幫助。
賈思勰長大以后,走上仕途,曾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沒到一地,他就會非常認真的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而且還會向那些有經驗的老農夫請教,獲得了很多關于農業方面的知識。
等到賈思勰中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家鄉后,根據自己所學到的農業知識,親身實踐,養過牲畜、家禽、魚、蠶,并研究過它們的疾病防治,還加工過農、副、畜等產品。他還種植過莊稼、蔬菜和各種林木,還研究過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這些經歷對他以后能著成《齊民要術》有了一個里程碑試的進程。
賈思勰簡介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著成了《齊民要術》,這對后人的養殖、種植等農業方面有了很大的幫助。甚至《齊民要術》還傳播至海外,達爾文在研究進化論時曾參考過此書。可以說賈思勰給中國,甚至世界農業生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賈思勰的貢獻
中國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和他所著的《齊民要術》,可謂是中國農業發展史的里程碑。在農業方面賈思勰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貢獻不僅僅限于在農業生產技術上,還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內容。
在農業發展體系上賈思勰的貢獻是空前絕后的。他不僅在種植、飼養、水產方面做出重大貢獻,還在農產品的加工、釀造與利用上做出重大貢獻。從生產初期的準備工作到收獲后的成品加工都做了詳細的論述,他使農業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甚至有些技術到現在還有人在研究,并加以利用。可以說他建立了一個完整的農學體系。
在動物的養殖方面賈思勰的貢獻也是不可多得的。他的《齊民要術》講述了牲畜、家禽、漁業的養殖方法,提出役畜要量其力能的結論。還總結出了“食有三芻,飲有三時”的經驗。
在農產品的加工與利用方面,賈思勰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酒、醬油、醋等烹調用品出現的很早,但是它們的制作過程都沒有具體的記載,而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卻記載的很詳細,可以說賈思勰最早記載了烹調用品的制作過程。就拿醬的制作來說,他就記載了肉醬、魚醬、蝦醬、魚子醬等的制作方法,而且還有儲藏蔬菜的方法。
他還非常重視農業生產技術做了很全面的分析。比如瓜果蔬菜、植樹造林、養魚、釀造等,詳細的描述了如何多樣經營,提高產量,增加收入的記錄。根據這些,可以說賈思勰的貢獻是無人能比的。
看了“賈思勰的著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