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相如的個人資料
藺相如是戰國時期趙國人,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官拜上卿,和廉頗等將領同高。藺相如出生在山西省呂梁市柳林縣,藺相如去世后,被葬于邯鄲市磁縣南城鄉羌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藺相如的個人資料,望大家喜歡。
藺相如的個人資料
在司馬遷所著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講述了藺相如的故事,其中完璧歸趙體現了藺相如勇敢的個性,澠池之會中展現了藺相如大義凜然的精神,負荊請罪中刻畫了藺相如具有遠見卓識。在這整個故事中,將藺相如的性格特點展現的淋漓盡致,深受后人的稱贊。
通過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次經歷,趙惠文王對藺相如十分寵信,認為藺相如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將藺相如封為了上卿,和廉頗等將士擁有同高的官爵。廉頗知道此事后,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認為藺相如只用動動嘴皮子,便得到了這么顯赫的官位,而自己帶領士兵們打天下,在戰場中浴血殺敵,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廉頗就處處為難藺相如。而藺相如也不在意,為了不和廉頗起沖突便謊稱自己生病不去早朝。藺相如的門下們,看到藺相如如此躲避廉頗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是藺相如卻告訴他們其中的利害,自己不與廉頗起沖突是為了趙國的安定。而廉頗知道其中原因后,便前去藺相如府上負荊請罪。后來,倆人成為莫逆之交,并為趙國的強大共同努力。
后來,藺相如大義凜然的故事也被流傳至今,成為眾人學習的典范。
廉頗藺相如的故事
成語負荊請罪講訴的就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之前是宦官繆賢的門客,后來被繆賢推薦給趙惠文王作為趙國的使者,帶著和氏璧出訪秦國。藺相如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務,并且毫發無傷的完璧歸趙。
在這次事件中,藺相如給趙惠文王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后來,在澠池會戰中,面對強大的秦國,藺相如表現的無所畏懼,處處維護趙惠文王和趙國的形象。澠池之會中,趙惠文王被藺相如機智的才能所折服,于是封藺相如為上卿,官位與武將廉頗同高。
廉頗得知后,心中百般不服氣,他認為藺相如一介文人,動動嘴皮就能換來高官爵位。而自己,常年帶兵打仗,靠的都是勇猛殺敵才換來今天的成就,于是廉頗處處給藺相如難堪。藺相如知道廉頗的想法,也不與他爭辯,反而見了廉頗就繞道而走。甚至裝病在即不去早朝,避免和廉頗的正面沖突。藺相如的門下看見藺相如如此的害怕廉頗,心中很是憤懣。藺相如將廉頗和秦王對比,告訴門下說,自己連秦王都不害怕,怎么會怕廉頗呢。自己繞著廉頗走,就是不想和他有沖突,現在秦國不敢攻打趙國就是因為自己和廉頗鎮守趙國,要是和廉頗鬧不合,吃虧的就是趙國了。門下聽了藺相如的話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過了一段時間,廉頗知道藺相如繞他而走的原因,滿是羞愧。第二天,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請罪。此后,廉頗和藺相如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共同為趙國的發展奉獻綿薄之力。
后人將他倆的故事為藍本,創作了京劇《將相和》,至今仍為表演劇目之一。
藺相如評價
藺相如是趙國著名的外交家,他不辱使命的完成外交任務,成為趙國上下稱頌的人物。藺相如去世后,后人也給予藺相如高度的評價。司馬遷、王世貞等人都對藺相如的出使行為給予了高度的贊揚,認為藺相如只身一人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并且面對強大的秦王時,藺相如絲毫不畏懼,反而積極爭取趙國的利益。
憑借機智的話語和出色的人格魅力贏得世人的稱贊。藺相如原本只是趙國宦官繆賢的門客,因為趙國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這一消息很快在諸侯國傳開了,而強大的秦國更是提出了以十五座城邑來換取和氏璧的交易。秦王的這一做法讓趙國上下慌了陣腳,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時候趙國宦官繆賢就向趙惠文王推薦了藺相如,給趙惠文王講述了以藺相如曾經奉勸自己的事。隨后,趙惠文王便接見了藺相如并且問了他的意見。藺相如決定只身一人把和氏璧拿去給秦王,如果秦王不給城邑,那么他將把和氏璧完整的歸回趙國。在朝堂之上,面對秦國勢力,藺相如更是視死如歸,哪怕他和和氏璧玉石俱焚也不會給秦國。藺相如這一做法,讓秦王折服了,按照藺相如所說的做法,秦王同意齋戒5天。藺相如以此為契機,將和氏璧帶回了趙國,等到他再次返回秦國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成功化解了和氏璧危機。
藺相如的機智在于他臨場應變的能力,即使面對權貴依然保衛本國的利益。除此之外,他出色的外交能力和大義凜然的性格特點,更是贏得后人一片喝彩。
看了“藺相如的個人資料”